最新动态

践行“两学一做” 建设“四有”大学(五)

631
分享

发布时间:2016-07-03 00:00阅读次数:631来源单位: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我校加快建设“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四有”大学,书写“中国梦”的南通大学篇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四有”大学,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培育具有南通大学特色的大学文化,是建设“有文化品位”的大学题中应有之义。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有一个“高大上”的好名字,而在于其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更在于为全校师生高度认同的大学精神。事实上,剑桥、哈佛、麻省理工这样的世界名校之所以有名,关键就在于长期办学过程中的大学文化积淀。

谈到大学精神,有必要聊一聊西南联大。这所诞生于烽火连天岁月的高校,堪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案例:国家多灾多难,西南联大却人才辈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易社强这样评价西南联大:“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

西南联大为什么能成为中国高教史上的一座丰碑?靠的不是高大上的校名,也不是物质支撑。国难当头,西南联大无论是校舍,还是教师居住条件都很艰苦,难能可贵的是,西南联大教授身上的那种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而这正是当下高校最稀缺的宝贵资源。

在南通大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莫文隋、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为代表的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学文化。追溯南通大学百年办学历史,师德建设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彰显着它的历史变迁、深度融合与和谐发展。南通大学创办初期,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办学思想,如今南通大学校训就是张謇先生当年亲笔题写的“祈通中西、力求精进”,不仅浓缩了百年南通大学的精神气质,体现了南通大学的文化渊源,也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升华,凝结为学校发展的精神之魂,成为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恒久动力,激励一代代南通大学人励精图治、追求卓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大学文化是高校的宝贵精神财富。南通大学精神不仅体现了通大特色,也与时代精神高度契合,正在被全校师生广泛认同并成为通大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南通大学人应该倍加珍惜自己的大学文化,这是南通大学人的精神气质,必将转化为建设“四有”大学的恒久动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