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老树春深更著花

331
分享

发布时间:2016-09-22 00:00阅读次数:331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今年上半年,我校大学文化建设喜事连连。

原副校长、南通著名画家沈启鹏绘画六十年回望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吴元新收集的南通蓝印化布艺术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

国内高校首个全景展示教育技术内涵与发展的实体博物馆——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在我校落成使用。

从校内到校外,从南通到北京,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活动,展现了这所百年老校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学校坚持传承办学理念,始终致力文化建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校长程纯说。

 

挖掘资源  激发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

4月下旬,“民智兮国牢”——南通近代校歌文化与精神论坛在南通大学举行,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南通近代校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展开交流和研讨。校歌是大学的精神闪光,“民智兮国牢”开启了中国近代校歌的先河,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绝无仅有的南通近代校歌现象,也是先校长张謇留给南通大学人的一块文化瑰宝。

1912年,清末状元、民族实业家、思想家、教育家张謇先后创办了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后更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并分别题写训词“祈通中西,以宏慈善”、“忠实不欺,力求精进”。它们是国人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和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纺织最高学府。

2004年,由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发展而来的南通医学院和由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发展而来的南通工学院,以及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新组建的南通大学继承张謇的办学理念,确立“祈通中西,力求精进”为校训。这八字校训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浓缩了百年通大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渊源,也见证着代代通大人的励精图治和执着奉献,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升华,凝结为学校发展的精神之魂。

在南通大学,对张謇教育思想的研究从未停歇。张謇诗集研究、张謇近代新式教育研究、张謇伦理思想研究、张謇文化对大学生励志教育价值研究……研究张謇思想、弘扬张謇文化、打造张謇品牌成为南通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举。“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首重道德,次则学术……时至今日,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学校张謇研究所所长王敦琴教授感慨地说。

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在100多年的薪火传承中,南通大学人始终秉承校训精神,坚持走校地互动融合发展之路,积极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作为文脉延续之地,南通大学以其厚重而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品格,成为南通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

一个个文化项目相继诞生于通大的沃土。“十二五”期间,范曾艺术馆、张謇教育史馆、眼科博物馆、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南通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会相继在南通大学成立、落成,不仅成为传递美育精神的宝地和师生接受高雅艺术熏陶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示南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构成了南通大学独特的文化基因,默默发挥着文化育人的特殊功能。

这是南通大学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期许,也体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不仅是抢救和保护,更重要的是激活和再生。

每年9月开学季,作为入学教育的必修课,新生们都会走进校史馆和张謇教育史馆,了解学校发展脉络,聆听学校发展故事。新生们说:“这样的教育,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一所百年院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体味到先贤的教育情怀,更能激发我们爱校荣校的热情和勇气。”

如今,张謇研究、廉政文化研究、范氏诗文研究、蓝印花布研究,业已成为南通大学对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南通大学范氏诗文研究所荣获文化部表彰;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该项目的责任保护单位,南通大学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植根沃土  彰显润物无声的文化亲和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植根于百年学府丰沃的精神土壤和文化血脉,在一代又一代通大人的薪火传承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精神已融入每个通大人的血液之中,内化为“崇真尚美、通精极致”的通大人特质,成为南通大学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浸润在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4年,一场以“同心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南通大学如火如荼开展。来自各部门学院的31位教师和36位同学纷纷登上讲坛,以自身学习工作经历或身边的人和事为素材,从不同角度诠释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传播有爱之道’的价值。”文学院青年教师王舒雅道出了自己的感悟。16位后勤集团普通职工也走上演讲台,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我们只是在最平凡的岗位,用善良和关爱真诚地服务好每一位师生,不图回报。”任志红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观众不禁潸然泪下。

我校是“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2015年是“莫文隋”精神源起20周年,“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10周年。20年间,在“莫文隋”精神的传承和浸润下,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大爱奉献在校园内不断生根发芽、蔚然成风。

莫文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老师刘飞介绍,志愿服务活动立足校园,辐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点,打造出“情系村小”、“多背一公斤”、“校居共建”、西藏民族中学爱心助教团等特色品牌,志愿者们在爱心助教、助残、敬老、环境保护、法律援助、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等多方面均有不俗表现。2003年西部计划项目启动以来,南通大学先后选拔了近400名志愿者,志愿服务西部、苏北、绵竹,广大志愿者扎根基层,用心服务,获得了服务地的一致好评。因为感动而汇聚,一届届通大学子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服务的公益事业中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项,参与近50万人次,先后有50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2011年,南通大学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团支部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走过百年的南通大学,以师德为根脉,塑风范于本真。张謇先生所题训词中内蕴的文化力量及其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师德风范已建构起学校的软实力,凝结为事业发展的精神之魂。

黄竺如教授早年留学日本,他主动放弃国外优裕条件,坚持回国参加学校初期建设,晚年患有心脏病,在遗嘱中要求捐出自己的心脏以作临床病例研究。夏元贞教授矢志不渝跟随中国共产党,晚年加入党组织,临终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骨捐献给学校,并在遗言中写道:“要让学生抚摸着我的骨架走进医学的殿堂”。陈瑛教授终身致力于眼科医学教育、逝世后毅然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为两名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如今,每两年一次的南通大学师德标兵和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已经成为全校师生高度认同的师德建设品牌和文化建设品牌。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五届。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应以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程纯说。

 

引领社会  发挥蓬勃向上的文化辐射力

今年4月初,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在南通大学举行。全国200多位国内长江经济带研究专家学者围绕“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群建设”这一主题交流研讨,展开头脑风暴。两天的会议,展示给公众的,是一个高规格、高层次的学术交流。

这是南通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主动参与国家重大现实课题研究,发挥大学文化的推动力,引领地方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大学文化建设,不仅需要继承和发展自身文化,更要彰显大学文化对区域的辐射引领,把大学真正建设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说。

现在,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力量,与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合作成立长江经济带联合研究中心,与南通市委市政府共同成立“南通沿海研究中心”,与启东市政府共同成立“江苏沿海沿江发展研究院”。目前,研究院正与中央媒体、国家高端智库、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开展强强合作,以协同打造新型智库为目标,致力于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理论研究基地、江苏长江经济带发展决策咨询基地和复合型智库人才培养基地。

去年10月,一场特殊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课在南通大学开讲。丁富生、王敦琴、成云雷三位教授登上演讲台,围绕“传承优良家风”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张謇《家诫》作精彩解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这些张謇的家训语录,久久萦绕在众人耳畔,犹如甘甜的雨露,滋养着党员干部的心田。校纪委副书记吴菁说,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更是一堂生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

作为全国首家由地市级纪检部门与高校“联姻”组建的廉政文化研究机构,南通廉政研究中心自创办以来,积极服务地方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为地方反腐倡廉建设献计献策。历经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本杂志、一个研讨会、一个讲坛、一个网站、一支队伍构建起中心的“五个一”,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由成云雷教授主编的《廉政微阅读》被誉为茶余饭后或工作间隙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廉政文化口袋书。

从文化地标到文化品牌、文化现象,南通大学的文化建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彰显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推动“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四有”大学建设中焕发出持久坚固的蓬勃动力。

“文化是大学之根,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通过这样的文化传承,让每个人的个性品质在共同精神家园中充分张扬,让每个人的人生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竞相出彩。”成长春说。

(校报记者  陈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