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探寻“一带一路” 走出“青春丝路”

1236
分享

发布时间:2019-10-24 16:44阅读次数:1236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陈妍

梳理调查印媒“一带一路”新闻1048篇,总计字符数400余万;组建跨学科团队,融合专业优势,深入分析印度国内六大主流英文媒体;采取计算机词云分析、情感分析,语料库搭配检索等方法,探索计算机辅助大规模媒体话语研究范式……

我校外国语学院有这样一群学生放弃平时休息时间,对他们的项目《印度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情感变化及原因对策分析》展开研究。

聚焦研究文献   调查分析1048篇印媒新闻语篇

2013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该团队的研究初衷就是了解印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情感,破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印度困局”,进而引导国内受众理性看待外媒涉华报道。

“我们借助CiteSpace文献梳理工具,检索了近五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一带一路’话语研究文献,一共获得文献481篇。据项目申报人、英语162班张明慧介绍,他们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后发现,近五年“一带一路”话语研究主要聚焦“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国家形象”“国际传播”“主流媒体话语建构”等议题,大多采取“批评话语分析”“评价理论”“框架理论”等理论框架,重点关注“西方媒体”“海外华文媒体”“东南亚媒体”等新闻媒体。

随后,项目组进一步聚焦“一带一路”媒体话语研究文献,发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播学和语言学领域,涉及两类内容:一是对国内媒体“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的研究;二是对国外媒体“一带一路”新闻语篇的分析。

“前者考察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等国内媒体‘一带一路’报道的话语策略、话语风格及传播者身份和国家形象建构等,也有研究关注到国内媒体对外传播‘一带一路’倡议时的翻译问题。后者是借助功能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一带一路’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据项目组成员、翻译161班葛志安介绍,“我们发现对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话语研究数量少。仅有的几篇研究多为基于《印度时报》等单一媒体10-20篇小规模新闻语料的定性分析。所以考虑到我们要不要从这个角度尝试下研究。”

于是,项目组运用LexisNexis数据库迅速检索了201411日至2019531日《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报》《印度教徒报》《经济时报》《印度电讯报》《新印度快报》等印度六大主流英文媒体的报道,筛选出1048篇“一带一路”新闻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处理。

“我们遵循‘文献梳理--语料检索--理论分析--定量统计--定性分析--对策建议’的技术路线,把1048篇新闻报道的英文标题翻译成中文,再进行情感分析,考察印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是积极,消极,还是中立,同时对YouTube等网站相关话题的受众评论进行收集、分析。”张明慧介绍到,在这样的分析下,能够客观呈现出印媒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情感变化趋势。

组建跨学科团队   建设大规模历时性印媒“一带一路”新闻语料库

该课题缘起于外国语学院18届毕业生钱琳霞在校期间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当时研究的范畴很大,研究的是‘一带一路’周边的所有国家,评审专家说,这个项目很大,一个学生是研究不完的。后来,我们就考虑到把研究范畴缩小,形成学生梯队不断接力这个项目。一步一步慢慢来,逐渐完善。”指导老师王雪玉说道。

两年多来,这支队伍从一个人发展成为一个11人的大团队,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最开始的大创项目全是人工翻译、人工分析,最初的语料也只有两百多条,规模大、效率低,最终只能止步于省赛。”如今,大规模数据的处理仍旧使人发愁,王雪玉开始思考只有引进计算机技术,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鞠小林老师聊了两句项目的情况,他当即向我推荐了软件工程专业的陈天翼同学,为我们的项目做技术支撑。”

今年年初,陈天翼加入了这个大集体,主要负责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工作,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量化分析,运用语料库检索系统描述新闻的话语呈现。“天翼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为我们团队如虎‘添翼’。他帮助我们使用在线词云生成工具形成关键词云图,实现关键词可视化;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新闻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自动化摘要;使用语料库分析工具对“一带一路”搭配高频词进行检索,并将其还原至新闻语篇中进行分析……有了他的技术支持,我们的工作量小了整整一半!”指导老师刘道影说道。

前不久,这个团队又多了一个新成员,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楷阳同学,“我们之前更多的倾向于政治话语、文化话语方面的研究,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刘楷阳主要负责分析印度主流媒体关于经济方面的言论,他会比我们更加专业!”指导老师王媛媛说。

打破了专业藩篱,在探索中融入不同学科的特色,在不同专业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负责文本分析、情感标注和新闻标题的翻译工作,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负责经济话语分析,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项目组将1048篇印媒新闻语篇录入系统,总计字符数400余万,建设了国内大规模历时性印媒“一带一路”新闻语料库,“我们还会不断地扩充完善这个语料库,让它成为最全的‘一带一路’新闻语料库!”刘道影说。

有效引导受众  为对印传播“一带一路”提供话语策略

“So maybe you heard about Belt﹠Road Initiative before?”

“I think I heard about One Belt and One Road once on the newspaper.I have no idea,but It sounds like a very important strategy.”

……

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以来,印媒对“一带一路”关注度攀升,关注内容涉及“经济”“区域”“安全”等议题,同时印媒认知情感发生变化,经历了最初的“不关心”“缄默”,到“怀疑”和“批评”,再到“回暖”和“期待”直至近期“有褒有贬”的过程,整体呈现出的是“螺旋上升”的态势,表明中印关系是在曲折迂回中逐渐好转。

这样的结论不仅得益于他们对大量新闻报道的分析,还离不开事实的佐证,为此,项目组成员走访了21名来华印度留学生,并对他们进行了细致的访谈,内容包括:你怎么看待、翻译“一带一路”?你们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有什么样的期待?等等。

“话语表现上,印媒有意选择了“一带一路”搭配资源及话语主题。从文化传统关系上来讲,印媒消极态度与印度“大国情结”“地维思想”、中印历史遗留问题及西方主流媒体报道的影响不无关系,同时近期情感好转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及周边国家的加入等。通过对社交媒体受众评论进行分析,辅以对留学生的调查,考察媒体的社会影响,发现受众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与媒体相似,负面情绪居多。虽然在华留学生大多对“一带一路”不了解,但他们都希望能在汉语教学课程中融入对“一带一路”知识的介绍。”张明慧说:“基于调查结果,项目组针对‘一带一路’对印传播提出建议:

首先,针对印度“大国”心理,在后期对印传播中既要坚定立场,又要多些耐心,强调中印两个亚洲大国的合作共赢,言语上不卑不亢,以诚动人;其次,印媒具有正向情感倾向的新闻报道往往与经济、投资、合作与回报议题相关,建议后期的对印传播应聚焦经济回报,将合作项目具体落实;第三,可以借助非政府的传播与沟通渠道,针对留学生开设国情课程,促进中印沟通合作。

“该项目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外宣部门‘一带一路’传播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国内高校留学生课程设置提供建议。”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施旭对该项目予以高度评价,他甚至很惊讶这样的成果竟然是由本科生团队完成的。

同时,团队成员游方晓和陈青还将研究结果形成了阶段性论文,他们撰写的《印媒“一带一路”新闻语篇内容及情感变化——基于<经济时报>的文化话语分析》已经在传播力研究杂志社发表。“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对文本的批判性分析和解读,她们已经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中,将知识进行分解,也学会了创新,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的判断。”对于学生的成长,王雪玉赞不绝口。

如今,团队项目又增加了最新五个月的新闻篇目,他们也开始了新一轮分析研究。“这是一个很大的项目,现在我们研究印度,以后我们还希望研究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等我们毕业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学弟学妹们接续上来,我们要把这个项目做得越来越好!”这是项目组成员一致的心声。

绵绵古道,驼铃声声,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欧亚大路的遍地黄沙中艰难行进;悠悠中华,灿烂文明,这是一条能让我们触摸祖先脉搏的路,更是一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路。跟随着“一带一路”,这支团队又铺起了属于他们的“青春丝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大的舞台。

周丁瑾 穆丹妮)

课题组学生跟印度留学生做社会调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