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常用栏目  新闻动态
2007届毕业生就业双选市场火爆校园
发布时间:2006-11-25 00:00:00 阅读次数:532 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就业双选市场在我校拉开大幕。25日一早,纷至沓来的应届毕业生们已焦急地等候在方肇周教学楼前,淅淅沥沥的大雨丝毫没有阻挡住学生们热情的脚步,整个楼群被期盼已久的毕业生们围得水泄不通。

9点左右,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的摊位早已摆满了整个教室、甚至楼道,毕业生们怀揣着厚厚的应聘材料,努力寻找着中意的单位,并不失时机地“推销”自己,招聘方则希望通过与学生们的零距离接触,找到合适的人才。放眼望去,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咨询应聘的毕业生,使原本还较为宽敞的过道变得拥堵不堪。

据了解,2007年我校共有毕业生6700名,其中研究生195人。为了这次招聘会的顺利举行,学校煞费苦心,已积极筹备了一个多月,专程派出22路人马,分赴省内及上海等周边地区,与用人单位当面洽谈。与此同时,就业工作人员还通过函邀、电邀、网邀等方式,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11月中旬,学校又专门召开就业研讨会,邀请省有关直辖市人才交流中心、卫生局、教育局的领导来我校指导工作。各种形式齐头并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据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邵小芳介绍,学校原计划摆设的摊位是240家,而在招聘会当天却吸引了538家用人单位来我校挑选毕业生,场面火爆,规模空前,即使在全省高校内部的招聘会中都是罕见的。

安踏集团江苏分公司自营部经理陈朝华就对学校的服务工作感触颇深。他说,安踏集团已经是第二次来南通大学招聘毕业生了,此前,公司已录用了我校4名学生,且现在都成为管理级别的人才,这与学校的准备工作到位和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务实是密不可分的。“走了好几所学校,南通大学的学生给我们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能吃苦,肯拼搏,顾大局,素质高,定位准,相信这次也定能满载而归。”看着面前的200多份简历,陈经理充满信心。

“你为应聘这个职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近期的规划和定位是什么?”……在海澜集团的招聘现场,招聘方不时地向应聘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落落大方的回答让他们较为满意。据该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吉敏生介绍,海澜集团与我校一直保持着长期合作的关系,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是令他们满意的主要原因。此次他们共有纺织服装、外贸等9个岗位需要招聘新人,对他们来说,应聘这些岗位,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专业不同,要求不同,对于单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来说,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呢?毕业生们各有自己的一番体会。电气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袁建是一名学生党员,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规模的招聘会,心情不免有些紧张,一圈转下来,他只向大生集团和扬子江制药这两个规模较大的企业投递了自己的个人简历,用他的话说:“会比较看重企业文化,大型的企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当然,这些企业也注重我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证书,如果是学生党员的话更会优先考虑。”外国语学院毕业生沈熹则有不同的观点:“就业不能只追求大企业,重要的得看企业是否有发展潜力。”英语专业的她更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和重视,“我虽然应聘了外贸岗位,但我会把自己的专业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它将更有利于我拓宽知识面,尽快适应社会。”

如今,用人市场日趋完善,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断凸显。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择业也更加理智,“其实大学生就是普通劳动者,每个平凡的岗位都将成为你成功的舞台。”邵小芳主任鼓励毕业生们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定位,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据介绍,今年我校的毕业生涉及99个专业,学校在分析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及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市场定位,根据市场需求人职配备,并通过举办这种大型的就业招聘会,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的平台。不仅如此,学校还开通了毕业生就业网。这样,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就业双选市场与周末就业市场相结合,学院日常招聘与专场招聘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就业机制。(陈妍)

 

 


    打印本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