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常用栏目  专题报道
交相通达传新意
发布时间:2016-09-18 00:00:00 阅读次数:612 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90多所高校,255件参赛作品,首届“交通 未来”大学生创意作品大赛高手云集。由我校交通学院魏明任指导老师,刘宪瑞、繆永杰、张琪、张晓峰、陈磊五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以其研制的“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模型”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问鼎“交通工具模型制作”组别最高奖项一等奖。

用体操机器人作为交警,用智能车模仿道路车辆,运用无线传输等技术为支撑……这样一个模拟未来交通系统深得大赛评委青睐:“车路协同这个项目很有创新性,我相信我们这个项目在未来的20-50年是有可能实现的。”

依托平台 总结创新

“在未来的交通系统中安全、高效是首要任务,我们的智能交通模型采用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让机器人担任交警一职,解放人的操作,实现人、车、路智能对话。”队长刘宪瑞是这样介绍“车路协同”项目的设计初衷的。

看似简单的描述,但这一idea的确立在当初却是十分“烧脑”的事儿。怎样确保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参赛作品?怎样在契合“交通·未来”的主题的前提下另辟蹊径?怎样保证参赛作品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作为首届大赛参加者,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我们更多的是迷茫,怎样规划研究方向,心里确实没底。”繆永杰表现出深深的担忧。

为了方便同学们进行作品设计、制作成品,引导同学将专业与生活相联系,交通学院建设有单独的实验室。刘宪瑞带领他的团队在确定组团参赛之后几乎整天泡在实验室里翻资料,除了领馆一线的探讨,实验室了就只能听见翻资料的‘哗哗’声,“实验室里有历届学长们的作品设计资料和学院的一些项目思路资料的存档,我们从中找到了不少灵感,‘车路协同’这个大方向就是从学院项目中确立出来的。”

在总结了历届项目的经验之后,“点子王”张琪提出:“不能禁锢在前人的思路中,我们得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大家头脑中萌生出了用机器人来解放人的劳动力的念头。机器人项目是我校的传统项目,有着成熟的技术基础和多次的竞赛经验。“未来将会是机器人时代,未来交通也不例外。在这么紧迫的时间里,能不能将现有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应用到交通系统当中,以机器人项目为技术支撑,构建未来交通场景。何况机器人项目本来就是我们学校的优势项目,应该加以继承并发扬。”依托学院实验室里固有的项目和自身的创新改进,“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模型”应运而生。

迎难而上 见招拆招

回顾比赛历程,从分工、设计、定稿到制作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可这短短一个月对他们五个人来说却是极其难熬的。作为首届大学生创意作品大赛的参与者,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凭着一股子热情劲儿和重在参与、学习的信念,他们开始在摸索中修行。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有体系的思维是核心,处于“放养”状态下的刘宪瑞们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为了培养合作默契,五个人经常找一些项目进行思维训练。“那段时间,我们五个人整天泡在实验室一起讨论项目,有一次繆永杰趴在桌上睡着了,在梦里还在讲‘这个装在这儿,装在这儿’”陈磊半开玩笑地说,“不过接触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自己的合作模式,各人也找准了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后来很多问题只要老师稍加点拨整体思路就清晰了。”

“基本上每天都处于见招拆招的状态,会接触到不少新的软件、硬件。”提交作品的前一天晚上张晓峰还在挑灯夜战,为确保设计的顺利进行,更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业余软件设计爱好者张晓峰特地向深谙各种软件、硬件的老师——陈海龙求教。“刚开始一段视频剪辑十几次,一张图片修了二三十次是常有的事儿。”为了赛场上能大显身手,团队成员也是格外的努力:设计图改了多少遍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张琪更是每天都在调试机器人,细枝末节也毫不含糊。凌晨一点当周围一切都睡去后,实验室里还不时传来讨论声、相互鼓励声。作品设计到了尾声,实验室完全成了大家的第二个宿舍。“就好比跑1000米,最后50-100米就是冲刺阶段,来不得半点马虎。”不在实验室的时间,大家也没有丝毫的松懈,随时随地,微信群消息提示音“嘚嘚嘚”的此起彼伏,一遇到的问题,微信群里就会讨论得热火朝天,“就连吃饭手机也不离手,随身带着充满电的移动电源,生怕手机没电错过了群里的讨论。”

师生同心 收获成长

如果说,成员平时的辛苦耕耘为收获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师的指导和陪伴给同学们带来最大的信心和动力。“当时师母快到临产期了,可魏老师更多的是陪着我们,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周内,魏老师还是常常在实验室待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家,当时师母总是埋怨,可魏老师总是说‘两边都是我的孩子,这次比赛可能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影响,我得对他们负责’。”张琪动情的回忆。

4月18日,为了便于一路上指导学生,魏明抛下还在月子里的妻子孩子,收拾好行李,带着刘宪瑞和张琪登上了去成都参加决赛的动车。“他们都是我带领的学生,第一次出远门参加全国性质的比赛,让他们单独去,我不跟着还真不放心。”

除了每天晚上8点给妻子和孩子捎去问候外,魏明与学生吃住同行,贴身指导,“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跟我进行模拟答辩,直到比赛前一晚还在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当时觉得他太苛刻了。”刘宪瑞那几天一遍一遍地修改着答辩稿,“和我们一起参加决赛的几乎都是‘985’、‘211’学校学生和一些南京、上海名校的学生,跟他们一起竞争压力确实很大,魏老师却经常鼓励我们,为我们放下包袱。”

虽然获得了一等奖,但这支团队的成员们并没有就此止步,经过这次比赛的历练,他们发现无论在团队意识、做事态度、反省意识还是主动性和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正着手准备下一个参赛项目的刘宪瑞:“有了之前的参赛经验,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在这次的准备中轻松了不少。”“比赛结果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比赛过程。”见证了学生的蜕变成长,魏明也深感欣慰,“大二的学生能做到这样确实不容易,通过比赛让他们快速地介入并学习软件和硬件等专业基础才是参加比赛的最终目的。”

(校报学生记者 丁慧敏 钱颖科)

 

 

    打印本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