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常用栏目  专题报道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政治老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发布时间:2016-12-20 00:00:00 阅读次数:787 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河南固始双沟小学的成长礼在支教老师周金菊的主持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们正齐声诵读者着八礼的内容,进行成长宣誓。

周金菊是政治学院政教师范141班的学生,同时也是我校伯藜学社的副社长。这已经是周金菊第二次参加伯藜学社暑期支教团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她是作为队长带队支教,兴奋之余肩上更多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尽管支教条件艰苦,但她从不畏难。“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政治老师,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思政专业适合我,对我而言就是最好的”

暑期支教结束后,周金菊一回学校就迫不及待地向社员们介绍支教学校的种种情形,说到激动之处,音量总会提高几度。谁也不会想到,如今谈笑自若的周金菊原先可没有现在能言健谈,由于出身贫困,又来自边远山区贵州,她自小就害羞胆怯,从不敢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我特别记得当初从学前师范转到政教师范专业面试时,我的腿直发抖。”

周金菊高中读的是文科,专攻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当时写议论文作文时,谁要是能够结合一两例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同学们就会觉得很高深了。”渐渐地周金菊便对政治课“上了心”,除了爱上政治课,还每天看新闻联播关注时事热点。随着对政治知识日益了解,越发入迷,周金菊在高考第一志愿里填报考了南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高考录取时,她被调剂到了学前师范专业。

为了从就业率高的学前师范专业转到“受人冷遇”的政教师范专业,周金菊可谓是几经波折。她的想法遭致家长和老师的一再否定。作为贵州马郎村龙家院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妈妈总是劝周金菊在就业前景较好的学前师范坚持下去。“都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前师范的确是好,可是它不适合我。”周金菊决定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选择最初就向往的政教师范专业。

选择师范专业就是选择了“冷板凳”,选择政教师范面临的挑战更大。作为政治学院转专业第一个转进来的学生,周金菊特别记得当时转专业面试场面很隆重,政治学院的书记、院长们全都来了。面对部分老师“政治学院从来只有转出去的学生,还没有转进来的学生”的感慨,周金菊笑道:“我可是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优待,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老师都对我非常关心。”

“高大上的思政理论同样可以接地气”

怀着一份对思政专业的热忱,周金菊一走进大学就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旁听了政治学院很多课程。“大一的时候,我去听了万时乐老师的《社会学》,万老师风趣的谈吐和鲜活生动的课堂氛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思政理论课程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无聊。”一次次的旁听、一次次的感触更坚定了周金菊转专业的脚步。

成功转入政治学院,周金菊便有了更多机会和平台与她喜爱的思政学科对话。“其实高大上的思政理论同样可以接地气!”周金菊介绍到。“听吴老师说法论道”,常常是吴延溢老师的课堂正确打开方式,课前畅读品评社会热点问题则是蔡娟老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除了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因势而新建立了的网络教学平台——思政网。“只要学生登录账号,便可以浏览思政课程简介、参考资料、课堂教学录像、习题库等,极大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政治学院院长顾玉平说,近五年来,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思政任课教师的教学一直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优良率达99.5%。

在创新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政治学院还系统推出了“修身成长从我行”思政育人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推出“德育答辩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推出“与时俱进看南通的调研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推出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看张謇、长征精神大讨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推出热点问题半月谈活动。“将理论知识运动到生活实际中去,这是我们从这些活动中的最大收获!”周金菊说,这些活动不仅让他们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收获丰硕,甚至让那些不喜爱思政专业的同学们逐渐改观。

“校园文化让思政课堂延伸到课后”

“很多人都说,因为我们的到来,双沟小学感到荣幸。可我认为,该感到荣幸的是我们,是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们去实践,去享受。”

“为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董家坪小学募集的冬衣已经募集完备,就等着打包配送了。这个冬天,希望他们不再冷。”

……

进入周金菊的QQ空间,满满当当都是对学社活动的感悟与宣传。作为政教师范专业的学生,周金菊深知思政课堂在课上更在课后,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将课堂知识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大一暑假,她就加入了伯藜学社的暑期支教团,主要带领学生开展德育课堂、素质拓展等活动。“当我能够把爱国、诚信、友善……潜移默化地教给我的学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我就特别满足。”周金菊说,双沟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都没有经历过升旗仪式,当支教团成员修好旗杆后,全体学生要求她带领他们唱国歌时,她知道自己的教学成功了。

“核心价值观是个很大的概念,我不能说我每点都能够做到,但是我会朝着它的方向去做,虽然说观念是一个虚化的东西,但是只要每个人都相信它、运用并懂得维护它,那它就真正存在!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中共党员,但是至少我作为共青团员的时候,我能遵守团的章程;当我成为了一名党员,我能遵守党的章程;即便我是一名群众,我能够遵纪守法,我认为这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周金菊说,南通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形式无处不在,象征廉政文化的青松竹柏、新生“开学第一课”、“寻访长征足迹”主题教育活动、助力‘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万人签名接力仪式都如春风细雨般将核心价值观在整个校园传递。

“通大是个有人文关怀的地方,我在这里过得很好。”离家几千公里的周金菊从不觉得家有多远,因为在学校,老师、同学都关心着她;在校外,有学生牵挂着她。有了家里的支持、老师的鼓励、学生的认可,周金菊思政追寻梦愈加明晰——“把我的思政理念带入我的讲堂,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校报记者 范苏 校报实习记者 张莉丽)

    打印本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