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并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如今,“文化自信”已然成为高频词,社会普遍关注,学界高度热议。
为什么要建设文化自信?我们提出“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又该如何践行“文化自信”?在5月6日举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研讨会上,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我校,聚焦“文化自信”这一重要命题,交流学术成果,碰撞思想火花。
研讨“文化自信”意义何在?
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智慧的结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瑰宝,更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核。“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高举我们的文化旗帜、坚守我们的文化理想,以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开宗明义,“选择文化自信这样一个课题来进行深入研讨,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当今社会现实”。李忠杰认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价值优势,通过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勇气和决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于沛阐释了文化自信的两条重要原因。一是从世界范围看,国际文化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我们把文化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来看待,加强文化自信就是要解决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信力,加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的基础;第二个方面,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前提就是文化自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
南京大学哲学系刘林元教认为文化自信标志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新高度。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文化观念的灵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二是科学技术文化和文化艺术文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干;三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补充;四是西方世界的非马克思主义文化,需要合理借鉴。他认为,这四种文化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丰富了中特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实践性、社会主义方向性,是国家提出建设“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建设“文化自信”,地方综合性大学要有怎样的责任担当?
南通大学研究基地入列首批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自2015年揭牌以来,研究基地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立足理论前沿,致力于打造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双重平台,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到底需要有怎样的责任担当?
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琪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实践的起点,伴随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坚持文化自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次研讨会主题聚焦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南通大学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责任担当。
李忠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大文章,昨天做了,今天做了,明天还要继续做。”要抓住现有的或者未来可以开发的课题深化研究,要更好地发挥对社会现实的作用,出好主意、出高招妙招,真正转化为现实能用的。他认为,对南通大学来说,更要善于走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的道路,在不同类型的学科上做出特有的贡献,从而带动学科的发展。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更好地运用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引导、组织学生认清现实、投身现实。
苏州大学正校级巡视员任平建议,要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重大的问题,集中全校乃至全社会之力选择一两个重点方向进行突破,要聚焦江苏“两聚一高”以及南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来选择方向,把中特基地变成高端人才的制造基地,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彰显研究特色。
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杨明认为,南通大学作为省中特基地,要充分立足本校、立足本地,形成特色。要立足自己的学科优势壮大南通大学基地的优势;要加强学术交流,更多地在理论界、知识界、学术界发声;立更宏大的志向,真正为地方、为区域乃至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独到的理论见解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形成自己在江海之滨的一个研究阵地,进而辐射全国。
“强化党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的宣传工作,将社会主义文化新的理念向社会广泛传播,推动全社会形成普遍共识。”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刘旺洪则对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方向。
当代青年该如何践行“文化自信”
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也是民族最有希望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然而,如果把青春浸泡在酒杯里,它就会腐蚀生命的钙质;如果把青春流连于湖岸边,沉迷于手机当中,它就会让岁月过早地飘零。
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种种社会问题,与会专家无不表示担忧。那么大学生该如何体现主体意识?怎么树立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长江学者、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永贵主张,“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有担当、有责任、有义务做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他认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应更加有自信,面对碎片化的知识要去加强学习,了解什么才是我们应当坚持的文化,做一个优秀的传播者,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的表率和榜样。
“首先必须要懂文化、知道文化。了解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长处和优势在哪里?将文化这门课的根和基础打牢。其次要通过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和我们国家的过去比较,立体地学习,取其精华,懂得分辨,不盲目追崇,以此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宣传部部长周显信如是说。
河海大学中特基地主任余达淮认为,在当今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不仅要吸收传统文化,更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引领并实践现在这个时代的科学文化。
在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看来,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首先要把自己的专业学扎实,进而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导向,还要把创新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最终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自觉。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理论研讨会,传递了更为明确的指向,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为进行好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源源不断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校报记者 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