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起,5976名应届毕业生参与非实名制调查的《南通大学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为91.85%,对母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为92.25%,而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更是高达97.83%。
缘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如此之高?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整合资源、实施精准化就业指导,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学校实现学生高满意度的关键。
创新实践育人开设“特设课程”
中国机器大赛暨RoboCup国际公开赛一等奖;
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亚军;
江苏省大学生就创业知识竞赛优胜奖;
……
这是电气学院17届毕业生李晨的《学生成长卡》,每个在校学生都有这样一本小册子,里面记录着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特设课程”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和心得体会。《学生成长卡》是我校创新全程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缩影。“每个学期学院将根据《学生成长卡》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它最终将会放入学生档案袋中,在就业时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教务处副处长顾健辉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校就将《大学生职业辅导》课程列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成为江苏省最早将就业创业课程列为必修课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高校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富有特色、适合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三三二”教育教学模式即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三个教学模块,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集中授课与日常指导、校内指导与校外实践三个教学课堂,第三学期与第六学期、理论考查与团队实践两个教学考核。作为“三三二”课程的具体实践,每个学院根据各自特色,开设了与之相匹配的“特设课程”即职业发展必修课程、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及综合素质拓展及文化素质拓展。“学生必须修满‘特设课程’的20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顾健辉告诉记者,“综合素质拓展及文化素质拓展原是团委打造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内容,如今我们打破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界限,使就业教学与教育有效融合!”
商学院14届毕业生沈建祥便是“特设课程”的直接受益者,其自主创业的水果零售企业“唐顿果园”仅在短短三年内,就从学校超市外5平米的零售式销售小摊位拓展成6家“零售+量贩”式销售门店。当记者问及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业绩时,沈建祥说:“这都得力于当时卢兵老师所教授的KAB课程知识和线上线下联合运营的技术。”
开辟全员育人完善“特训基地”
中南控股董事、中南资本总裁、中南谷创始人,这位光环等身的主角便是我校建筑学院2011届优秀毕业生邱泽勇。他是学校第一个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也是我校第一个“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的获得者。回忆当初参赛的情景,邱泽勇说:“商学院的庄宇老师和时任团委副书记秦保军老师不仅给我们解决技术难题,甚至还与我们吃住同行,贴身指导!学校推行的‘导师制’不仅指导了我的实践活动,更对我职业生涯规划大有裨益!”
“导师制”是我校针对理工科学生较早推行的一项针对群体性就业创业的指导措施,其特点为全院联动、分管领导扎口,分为两个阶段:大一大二以班级为单位由辅导员负责学生职业规划理论学习;大三大四以5-6名学生为小组,具体落实到每位老师,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作为“导师制”的补充,学校继而推出“一生一策”举措,针对困难家庭、少数民族等毕业生群体,实施个体性、精准化就业帮扶。目前,正在新疆乌恰县民族宗教委员会志愿服务的理学院毕业生萨达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入学伊始,学院了解到萨达底子薄、难以适应新环境的特殊情况,便立即“对症下药”,为她配备了两大“金刚”——一位是专门负责学业的辅导员王宇深,另一位是为她生活难题答疑解惑的关工委退休老教师曹志高。“都亏了曹爷爷和王老师,我才能够顺利回家乡就业!”说起这两位恩师,萨达的心里总是暖意融融。
如果说“一生一策”则实现了就业帮扶从“喷洒”式向“滴灌”式的转变,那么以竞赛引领创新、以竞赛激发创业实现了学生创业从“专业化”向“精英化”的提升。
仅去年一年,我校就有1.4万多名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694项,其中,我校在机器人竞赛上成绩显然,5年来共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冠军奖项20余项。此外,学校还配备了总建筑面积达18800平方米的工程训练中心及近1000个校内外就业创业实践基地供学生实习创业,形成了文、理、医、工各具特色的实训平台,在全校营造出全员创新、优秀创业的好氛围。“有全员化的培训指导、有人性化的实训平台,学生就业创业才会节节高升!”学工部副部长姚春雷告诉记者。
强化文化育人实现“智慧就业”
“伊思达能够做强做大真正源于‘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通大校训,这八个字不仅是我们通大百年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渊源,也教诲了所有通大人在工作岗位上励精图治、执着奉献!”我校染整专业的87届校友、江苏伊思达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恽中方深刻感触到,“企业要发展根本还在于科技创新和文化自信,伊思达的未来还得借助母校的科研力量和文化辐射!”这几年,恽中方一直为了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奔波于南通与常州两地。
就业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更需要吐故纳新的与时俱进。
去年12月,我校首次举办了网络视频招聘会,这次成规模化的网络招聘也是江苏省首次在大型供需洽谈会上使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向企业投递简历,与企业进行视频面对面交流。“这不仅效率高,还节约成本,面试视频将合并存储,复试时招聘单位可以回看视频作进一步了解,完全实现了智慧招聘!”姚春雷说。来自全国的100余家单位参与了网络招聘,化学化工学院16届毕业生蒋嵘锋正是通过这场网络招聘与弘国化学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
目前,学校依托点击量过亿次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联盟,运用“通大就业”和“通大就创协”微信订阅号、手机APP、微博微信、移动短信平台、就创业网站,形成多重覆盖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定点推送。
“智慧就业”是应时之举,不仅形式上要创新,更要由表及里,将理念、内容渗透入就业指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随着2014年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为适应长江经济带沿线经济产业和江苏沿海开发升级换代的需求,实现学生高就业、好就业,学校谋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一方面,加强现有专业的产业对接性、实现相近专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创办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与信号控制、海洋工程等专业对接现代交通和船舶海工产业中对中高技术的需求。其中,现代交通相关专业大力服务地方经济,积极发挥骨干引领和辐射带头作用,得到长三角地区很多交通类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和好评。目前,学校已构建10个学科门类、99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有力回应了长三角产业新体系构建和城市转型中的人才需求。
百年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数次革故鼎新腾蛟起凤。如今,学校遵循创始人张謇老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理念,在厚植人才培养新沃土,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校报实习记者 张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