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常用栏目  专题报道
师者风范(九)
发布时间:2017-05-16 00:00:00 阅读次数:617 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酒精和福尔马林是他最熟悉的味道,讲台和实验室是他最广阔的舞台。

身为医学院教授,张新化主要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同时还进行干细胞分化调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研究。他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位超级“庖丁”。

鞠躬尽瘁 锐意进取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有“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之说。对于刚跨入医学大门的医学生来说,接触到的第一门课就是解剖学。然而,繁多的名词、单调的符号往往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对此,张新化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培养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一周31节课、四个半天、一次三四堂课,这就是张新化一周的教学时间。除了满满当当的课表,改论文、写文章、想课题设计……总有忙不完的事情等着他。“晚上11点看到张老师下班很正常。”临床医学145的周易从教室看完书回宿舍时经常能遇到刚下班的张新化。对于张新化而言,通宵达旦的工作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如果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家里继续工作。”然而,即便再忙,每次上课之前他都会重新浏览并修改一遍PPT,始终把每一堂课当成人生的第一节课。“张老师的PPT不像其他老师都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详细生动的图片加恰当的解释,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经过他的讲解立刻变得通俗易懂。”周易不仅爱张老师课上的滔滔不绝,也爱他精心制作的课件。

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式教学方法一直是张新化探索的内容。在一次突发奇想下,“你画我猜”这个小游戏被他巧妙地带进了课堂。与以往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问答不同,他会把解剖结构的名词展示在PPT上,让同学之间产生互动。其中一个人要准确地指出那个结构大概在哪儿或者比划出来让对面的同学猜,以此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种新颖且灵活有趣的考察模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解剖课变得妙趣横生,更让同学在轻松欢笑之余巩固了知识,还被其他老师纷纷效仿,成为医学院的“热门小游戏”。

张新化还创新性地在班级里进行“PK赛”,即把学生分成六组,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抢答,每组实行积分制,分数最高的会获得自己精心准备的小奖品,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在这样一种趣味教学中,学生渐渐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并对解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样值吗?”同事和家人经常这样问他,张新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值!”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使学生更加容易、更加深刻地接受这些知识更能让他开心了。

桃李春风 亦师亦友

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相较于狂风暴雨般的批评,张新化更倾向于选择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张新化遇到过不少调皮捣蛋的学生,上课讲话、跟老师顶嘴、专业课成绩一塌糊涂……遇到这种“冤家”,张新化每次上课就让他到教室前面听课,主动喊他回答问题,下课后一次次找他谈心,与他聊天。以至于连室友都看不下去了,主动劝他反思、改正错误。最后,那个调皮的学生偷偷给张新化递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工整地写着自己的反省。“只有学生发展的方向不错,一切才有可能。”张新化扮演的就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大学不应该只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授的融合,更为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的碰撞与交融,双方在信任、交流、互动中臻于完善。同样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的张新化与学生有更多共同的话题,平时他们就如师兄弟一般,一起讨论课题、开展科研……

学生生病,他总是冲在第一线联系医生和家长,为治疗和家属探望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经常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询问关于自己和家人疾病方面的问题,张新化都及时给予解答,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他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寻找答案并及时告知。

张新化经常跟学生说的两句话是“阴性结果(失败的结果)其实也是结果。”“不要全盘套用别人的试验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验具体设计恰当的方法。”2016年暑假是临床医学142的马志最困惑的一段时间,从早到晚一直待在实验室进行无数次的海马新生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可是依旧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当实验失败变成一种常态,激情和狂热散去,耐心和坚持也已所剩无几。马志感到的不仅是沮丧,甚至想要放弃。张新化告诉马志:“实验这种东西,很多时候是不会按计划来的,做实验就要慢慢来。”他跟马志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方法的调整,在张新化的指导下,实验技术和流程更加专业、规范,终于得到理想的染色结果。

“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争取比别人多跑半步。”这句话不仅是张新化自己的人生信条,更是他对学生的希望。

砥志研思 一丝不苟

自1992年开始接触临床医学专业,张新化就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直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态度决定一切,所以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用实验结果说话!”对待科研,他始终坚持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博士毕业回校后继续从事科研的张新化,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不该有神经干细胞的地方发生了神经干细胞的再生。这样一个平时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却被他紧紧抓住并潜心研究。为了验证这个现象,他带领学生进行了十多次的重复实验,同时也通过其他实验证明了这一新的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因为取材难度高,经历过多次失败,他和学生也曾出现过放弃的念头,但在张老师的一次次坚持和鼓励下,他们克服了多个困难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研究结果最终发表在了JCR二区杂志《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上,并被多次引用。

正是凭借着这一股钻劲,张新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等各项基金。发表论文被SCI收录4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14篇,并拥有一项专利——一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组件。同时他在神经干细胞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治疗神经性疾病提供了线索,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会自然科学奖、江苏医学科学奖等各类奖项。

在张新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也爱上了科研。2008级检验专业的李伟在上张新化的解剖课时,主动跑过来说自己对科研感兴趣。张新化就亲自带着他,手把手教他,什么都不会,没关系,从基础开始学起;总是失败,没关系,鼓励他、放手让他去做。李伟在主校区而实验室在启秀校区,张新化看他老是坐公交车,来回不方便,就把自己的电动车借给他。在张新化的帮助下,李伟和同学参加2011年的全国挑战杯,凭借《大鼠穹窿海马伞切割对海马伞内神经干细胞再生的影响》获得了大赛的三等奖。李伟的科研经历在考研面试时也备受面试官的青睐,最终他顺利地考入了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

在张新化心里,自己获得荣誉并不重要,学生的科研水平能得到提升才是最重要的。用他自己话说:“我是科研这座大山上的一小块石头,为了更多的人往上攀登。”

二十载初心不改,二十载诲人不倦。在医学的道路上,张新化带着爱心、责任心、创新一路向前,花开两旁。

(校报学生记者 朱袁琪 章俊)

    打印本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