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欢迎返校!”近日,两万余名学子陆续从全国各地回到阔别已久的通大校园。4月17日是学生报到第一天,一大早,校领导就纷纷前往各报到点,现场查看各校区疫情防控工作,详细了解学生报到情况,叮嘱志愿者们认真值守岗位,为学生安全返校保驾护航。
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报到现场秩序井然。为了做好疫情防控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完备的措施,各学院也做好充分的准备,静候学生的到来。
考虑到学生返校随身携带行李物品较多,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啬园校区各校门报到点分别设置了“行李爱心驿站”,为返校报到学生提供物品存放点,并在每个点安排志愿者负责现场看管物品,为同学们多次往返搬运行李提供便利。
为给拖着大包小包的同学们减轻负担,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35名教师主动请缨,披上了学院志愿者的蓝马甲,扮演起了“搬运工”“服务员”,将自己的私家车变成了“搬运车”,忙前忙后为学生搬运大大小小的行李,还主动引导学生们完成返校的各项程序,叮嘱他们做好各项防护工作。
阴雨绵绵,报到现场,由30余名党员教师、班主任老师和教学科研骨干组成的“化院学生返校志愿服务突击队”成为校园里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他们中有50多岁的老班主任,有我校新引进青年博士,还有学院教学科研骨干。19日一大早,他们就坚守在啬园校区北一门,顶着风雨给学生搬运行李、解答疑惑、做好引导。暖心周到的服务让家长们感动不已,19级的一位学生家长为志愿服务行动热情点赞:“新冠无情人有情,通大化院若比邻!家长学生同感激,祝愿通大更伟大!”
“同学,行李给我,我来帮你送到宿舍。”4月17日清晨6点半,外国语学院的“百灵鸽”志愿者早已在啬园校区北一门报到现场就位,迎接久别重逢的同学们。他们在一早完成自身报到手续后,放下行囊便立即前往报到点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为了减少排队等候时间,“百灵鸽”志愿服务队还开设了线上预约搬运服务。“孩子交给你们,我们就放心了”,挥手临别时,一位来自无锡的家长感激地说。从清晨六点到晚上七点,连续11个小时的奋战让许多参加志愿服务的师生脸上多了几道深深的红色印迹,而双手也因长时间戴手套被汗水泡得发白。他们说:“当看到大家久别重逢时喜悦满盈,我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指挥交通,人流引导,搬运行李,干净利索的动作;黑色制服,坚毅眼神,挺拔站姿,英姿飒爽的形象。在保障学生返校的第一线,在巡逻维护校园秩序的道路上,大学生特勤中队的队员们同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
天气乍暖还寒,后勤保障部则贴心地准备了热气腾腾的姜茶,不仅点燃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也舒缓了返校学子的舟车劳顿。
受疫情影响,今年寒假被延长了两个月。医学院辅导员担心长时间封闭的学生宿舍出现受潮发霉、设施损坏等情况,在学生返校前分批检查学生宿舍,做好宿舍通风工作,并对门窗、照明有损坏的宿舍及时联系后勤报修。辅导员们还提前一周开启免费“云接单”服务,趁着返校前的大好阳光,为需要的同学晾晒被子,让阴雨天返校的同学回到宿舍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提前统计了学生返校的具体时间和交通形式,并启动”夜光计划“,辅导员们轮班值守,点对点联系,直到迎回一天中最晚返校的学生。
学生返校后,公共卫生学院党政领导第一时间分头深入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情绪表现和生活状况,并送上装有防疫宣传单、口罩等物品的健康包,并就个人安全防范、生活作息调整、宿舍通风透气等事项作了细致叮嘱。
“谢谢老师们送来的香囊,真是好看又暖心!”刚一进校,药学院的同学们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小礼物——由老师亲手灌制的中药香囊。为迎接学生返校,药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早在开学前半个月就开始组织老师和学生志愿者加紧赶制中药香囊,助力学子提高抗病毒能力。
看到熟悉的校园、亲切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通大学子感慨地说:“从校门到宿舍,这一路上都有老师和志愿者在引导帮助,学校的暖心服务让我们觉得就像回到家一样安心。”
春暖花开,校园里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和青春的气息。
(校报记者 陈妍 范苏)
学生返校报到。
志愿者们为返校学生搬运行李。
药学院学子收到老师灌制的中药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