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常用栏目  专题报道
生日那天撤离ECMO,她32+1岁
发布时间:2020-05-06 16:55:19 阅读次数:2824 来源单位: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陈妍

“如果没有你们的救死扶伤,我不可能拥有这‘321’岁。”56日上午,郭女士从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康复出院,谁能想到,20多天前,她还是个昏迷病人,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32岁的郭女士家住启东,平时身体健康。414日早晨,她爬楼后觉得胸闷、胸痛,大约十分钟后突发晕厥、意识不清,同事和家人立即将她送到启东市人民医院,以“心源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入院抢救。在进行了升血压、氧疗等紧急治疗后仍循环不稳定,需要大剂量升压药维持血压,考虑到患者病情来势凶猛,情况危急,随时可能发生心跳停止,启东方面请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会诊。

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ECMO小组即刻出发紧急救援,就地实施了ECMO治疗,V-A模式心肺辅助下,患者生命体征初步稳定,当日下午郭女士由120转运至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继续抢救治疗。

今年,大家在新闻中经常看到抢救新冠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需要用呼吸机治疗,但在患者的肺部病变非常严重、呼吸机也无济于事的时候,还得使用救命神器ECMO。据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公众号介绍,ECMO俗称“人工心肺”,即体外膜氧合,是一项体现医院医疗水平的重症救治技术,可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及循环支持,以维持患者的生命。我国仅有400多台ECMO,国内现有26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可以常规开展ECMO技术。ECMO设备价格高昂,治疗维护费用高,人力成本也不菲,需配备“豪华技术”阵容的医护人员团队。

数据显示,即便使用了昂贵的ECMO,救治存活的患者比例仅为55%左右。郭女士是幸运的,启东与南通两地医生密切联系,无缝对接,通大附院ECMO团队的医务人员到达启东后,快速为她实施了ECMO治疗,在全程密切监护下转运到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

ECMO的治疗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在郭女士昏迷抢救的日子里,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精心救治,为她评估心脏功能、监测血容量、机械通气、镇痛镇静、抗病毒、营养心肌等,医生们每天都要给她做2-3次床旁B超进行评估,专业护士更是24小时守在床旁、分秒不离。病程中并不一帆风顺,郭女士出现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等多次危险,都被医护人员化险为夷。

420日是郭女士的生日,这一天,她撤离了ECMO421日,郭女士意识完全清醒,她称自己现在是321岁。

醒来后的郭女士对医护人员非常感激,她说自己在昏迷中总是做噩梦,睁不开眼睛,但是只要有一点点意识的时候,耳边听到的,身体感受到的都是医护人员对她最真切的关心。她知道医护人员都在拼命救她,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他们,放心又踏实。当她醒来时,医务人员欢呼欣喜,那种幸福感和她的家人一样。

昏迷中那些熟悉的声音都是来自谁?醒来后没几天,郭女士就记住了很多医护人员的名字。可以写字后,郭女士在病床上几易其稿,写下了自己病中的体验和对医务人员的感恩。

薛晓慧

郭女士与附院医护人员合影。



 

 


    打印本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