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常用栏目  专题报道
梦想的接力
——记南通大学莫文隋研支团的教育扶贫路
发布时间:2020-08-18 19:28:53 阅读次数:1784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陈妍

“一年来,大家克服了高原反应和疫情影响,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认真投入支教工作,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在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中激扬青春、收获成长,我感到非常高兴。”

7月23日,一封振奋人心的回信,从2000公里外的江苏南京“飞”到正在青海省贵德县支教的南通大学第21届莫文隋研支团成员的身边。近千字的信件,字里行间洋溢的满是浓浓的关爱和殷切的期望。写这封信的,正是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

手捧回信,研支团成员激动万分:“支教的一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责任’二字的分量,未来无论我们所做何事,身在何处,始终不会忘记娄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坚定将‘小我’融入‘大我’,更好地传承弘扬‘莫文隋’精神。”

回信背后的故事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贫困面广,经济发展滞后,对口援建成为帮助当地摆脱贫困的最佳路径。于是十年间,从扬子江畔到三江之源,“苏青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把两省人民紧紧连在一起。教育扶贫,成为江苏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生动注脚。

时间回溯到一年前。去年8月7日,娄勤俭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青海,就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进行考察交流。考察期间,他专程看望慰问了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支教团成员回忆说,娄书记看到4人都戴着眼镜,和蔼地说道:“在青海的一年,研支团既要履行好志愿者的职责,也要保护好眼睛,多看看绿色大草原。”他还嘱托大家,“在服务他人与奉献社会中书写青春华章、实现人生价值。”

家乡书记一番亲切的话语让同学们感动不已,也让他们更加安心地在青海支教服务。在即将完成支教任务之际,他们兴奋地提起纸笔,向娄书记汇报了一年来的支教体会:如果以后有人问及我们的梦想,我想那一定是‘守护孩子们的梦想’……

回望这一年,研支团成员始终牢记嘱托,在教育脱贫攻坚的实践中不断成长。

对于研支团团长钱颖科来说,最难忘的莫过于那次特殊的班会了。这是他们支教的第64天,照旧是6点起床,7点早读,8点到操场集中。唯一不同的是,再过一天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站在国旗下,每个人的心中都激情澎湃。“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这堂意义非凡的班会课上,他们带领当地的孩子制作小国旗、给孩子们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风雨历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孩子们稚嫩又坚定的藏语童音响彻整个校园,钱颖科不禁湿了眼眶,“这一刻我更加体会到‘汉藏一家亲’的感觉,也进一步坚定了我在三千米高原传递爱国信念的决心。”

今年初,严重的疫情蔓延了整个中国。2月25日,研支团4名成员一接到江苏援青指挥部通知,便买好返回青海贵德县的机票,并成为第一支返青的高校研支团队伍。完成各项检查与信息登记后,回校已是深夜10点多,宿舍里早已整整齐齐排放着学校准备的各种食物,而校领导也一直在学校等他们回来。“你们还需要什么东西,学校明天就送过来。”去忽热校长看着风尘仆仆的成员们,关切地问道,“六楼的宿舍是不是没有锅?我马上安排。”

看着这一切,研支团成员们无比感动:“一路走来,各级领导、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们这条风雨兼程之路开满了幸福的莫文隋之花。”

难忘的支教路

“如诗如画的雪山草原、澄澈清亮的黄河源、朴实善良的藏族同胞……娄书记的回信带着我们再次回到了魂牵梦萦的青海贵德。”看到回信,已经完成支教任务的前三届莫文隋研支团成员激动不已。

回忆起自己一年的支教历程,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感慨,在贵德的点点滴滴像电影般在眼前浮现……

编顺口溜、编情景剧、讲故事、讲百科……这是南通大学首批莫文隋研支团团长石艾秀在支教这一年做得最多的事。初来乍到,她感到慌乱又无助。学校里有很多农牧区来的学生,有人26个字母写不全,十以上的加减乘除也算不通,这让她深受触动。在她看来,山沟沟里的教学资源紧缺和牧民放牛羊过一辈子的老观念是主要原因。她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一现状。

为了一堂45分钟的数学课,她常常要花上十来天的时间仔细琢磨、备课、练习,只为了让孩子们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是精华,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对她的数学课越来越喜欢,考试成绩也一点点提升,第一学期期末的综合成绩就已经从倒数排到年级第二名了。

在石艾秀们的努力下,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当地学校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后来几届研支团成员去支教时,县里好几所学校的校长都亲自去当地教育局‘抢人’呢。”研支团带教老师王宇深颇为得意地说。

令研支团成员杨强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的元旦。青海贵德盛产梨,学生们经常带各种梨给他,为了不给学生添麻烦,他总是借口说:“谢谢啊,老师不喜欢吃梨,以后不要再送老师梨了好不好?”谁知道学生们竟跳着问:“那老师喜欢吃什么?”他想了想说:“老师喜欢吃香蕉。”因为他知道青海不产香蕉,这样他们就不会再送水果了。

元旦那天,学校发营养餐,一人一大袋水果,什么都有。中午回办公室的时候,杨强发现桌上堆了好多香蕉。接着又听到有人喊报告,又有几个学生手里拿着香蕉,笑嘻嘻地跑过来说:“老师,给你,香蕉!”看着孩子离开的背影,拿着香蕉,杨强的眼泪一点点落下来。原来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孩子们一直都记在心里。

贵德县四面环山,许多孩子只在书本中、电视上看过大山外的世界。“带孩子们出去看看”一直是第19届支教团的愿望。2017年11月8日,龙珠措等7名少数民族孩子终于乘火车来到北京。

天安门广场、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的一切给这些孩子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藏族姑娘龙珠措在日记里写道:我看到了一些以前只有在书本上和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东西,比如宏伟的建筑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物,我深切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老师们给龙珠措带来的“望远镜”,龙珠措还想将它传递出去。“以后我也要像老师们一样,当一名志愿者,告诉家乡和其他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世界真的很大很美。”

支教临近结束时,第19届研支团团长王健接到了上一届支教团的师姐来电,他们聊到了基层的贫困、人们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渴求、孩子们对生活的希望。挂电话前,师姐突然严肃地问起王健:“你觉不觉得,从支教中获得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是啊,我们教孩子们读书,带他们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广博与精彩,与此同时,我们不也从孩子们身上学会了感恩、尊重和单纯的快乐吗?”王健深有感触地说。

传承有序的梦想接力

对于所有研支团成员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终身难忘的支教之旅,更是一次梦想的接力。

“听了一场演讲,我就来了。”谈起支教的理由,王晓亮说,在第18届莫文隋支教团一位师哥的班上,有个孩子考得非常好,想吃个汉堡包作为奖励。为了这个汉堡包,师哥带他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当时我就想,我得去支教,把他们带出来!”

在莫文隋研支团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支教过的老成员都要带一个“徒弟”。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彼此间就显得格外亲切。第20届莫文隋研支团团长张玲就是石艾秀的“徒弟”。从青海回来后,石艾秀毫无保留地把在当地支教的经历讲给张玲听。从当地的风俗习惯、老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到孩子们的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她总是不停地“念叨”,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俩人就黏在一起练习粉笔字、强化教学基本功。

直到现在,张玲还清晰地记得到达支教学校的第一天,孩子们欢喜地又蹦又跳,簇拥着她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们,高兴地说:“大哥哥、大姐姐,你们又来啦!”

张玲有些激动地说:“在孩子们心里,我们的支教团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她很感激学长学姐为他们打下的良好的基础,她也会把自己学到的、感受到的一切传递给学弟学妹们。

如今,张玲也已支教归来,成为了第22届莫文隋研支团团长陈佳旭的“师傅”。

“这种传承有序的带教接力,正是学校大爱奉献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莫文隋’身上的最好体现。”南通大学副校长侯文华说。

“你要问我是谁,请莫问我是谁”。20多年前,原南通工学院(南通大学前身)副院长汤淳渊化名“莫文隋”默默资助贫困生的事迹传遍了南通的大街小巷。这一善举在社会上引发了一股争相学习、效仿的热潮,“莫文隋”现象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

在“莫文隋”精神的长期传承和浸润下,南通大学的“莫文隋”由最初的一个人,发展成现有注册会员27000余名。从本地志愿服务,到支教青海新疆、“洋雷锋”参与服务,志愿者们广泛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做着不计名利的实事,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项,参与人数近50万人。

2015年,南通大学获批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高校。学校将研支团命名为“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将支持西部基础教育事业融入到江苏对口支援青海、南通对口援建贵德的重大方略中。至今已招募21名志愿者,其中15名已赴青海省贵德县开展支教工作。2015年,莫文隋研支团成立后即发起“通大爱传青海”公益行动,募集6万余元善款;2017年7月,联合县教育局、团县委在贵德县成立“莫文隋”奖学助教基金;2018年,在支教学校建立“南通大学图书角”,捐赠价值近3万元正版图书;为贵德民族寄宿制学校募集价值2万元的体育教具。在海拔近3000米高原的凛冽寒风中,一批批南通大学研支团正用行动诠释着“莫文隋”的无私大爱。

8月中旬,第22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即将接过学姐学长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在贵德这片热土奉献青春才智。“加入这支团队,我感受最多的是爱、奉献与责任。我将义无反顾地续写好支教之情,成为当地孩子们的梦想‘摆渡人’。”陈佳旭满怀憧憬地说。

“我们一定会进一步传承弘扬莫文隋精神,做好、做大、做强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贡献南通大学的新力量,为祖国教育扶贫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说。

(校报记者 陈妍)

南通大学莫文隋研支团在青海支教。


    打印本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