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常用栏目  专题报道
“绿意创客”:给放错位置的资源新生
访教育科学学院“青蓝之约”科普教育团
发布时间:2021-07-31 08:58:13 阅读次数:1809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范苏

废弃口罩清洗消毒后制作成实用的发绳、收纳包;快递盒做成精美的旋转收纳盒;废弃的矿泉水瓶加上花瓣变成漂亮的笔筒……在教育科学学院有一群“绿意创客”,他们投身绿色环保行动,运用创新思维变废为宝,为低碳环保贡献力量,以实践来响应“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的号召。

“很多被浪费了的资源都只是因为放错了位置,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设计改造的方式让它们获得新生。”谈及团队投身环保的初衷,团队负责人、应用心理182班贺金山介绍道。这群绿意创客就是成立于2016年的青蓝之约科普教育团,团队每年都会开展各种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期,团队聚焦大学校园绿色生活方式开展了创新绿色工坊百门专业环保接力快闪、回收利用设计环保创意产品等活动,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的青年学子,共同提升环保意识和绿色行动能力。

随着网购逐渐成为大学生购物的主流方式,同时也导致了快递垃圾的堆积。“快递包装废弃物中80%的纸质类都可以被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快递盒是消化快递垃圾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团队成员,教育技术201班朱美璇说道。如何回收利用好快递包装盒,是团队一直想要攻克的难题。经过不断的尝试,成员们决定把身边废弃的快递盒改造成旋转收纳盒。

“只要我们花心思、用创意、肯动手,就能赋予‘垃圾’新的生命。” 团队成员一同努力,很快确定了快递盒改造方案。首先,把快递盒裁成58x8cm的正方形、317x83cm的长方形、283x83cm的正方形。拼接盒子部分一共做4个盒子,框架部分需要3片长方形和2片正方形,长方形呈字形,正方形居于字两侧。盒子部分和框架部分组装完成后,再安装吸管作旋转转轴。最后剪去多余的吸管,用画笔装饰盒壁,顶部则用贴纸修饰。改造后的快递盒既具使用价值又具观赏价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园快递盒堆放、闲置的困扰,在校内宣传期间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继快递盒创意改造后,队员们又萌发了新的想法。疫情期间,口罩大量使用,部分乱丢口罩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危机。根据海洋保护组织Oceans Asia的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大约有15.6亿个口罩流入海洋,需要450年才能被分解。为此,团队成员收集废弃口罩,将它们清洗、消毒,通过裁剪、手绘等方式制作成实用的发绳、收纳包等。此外,队员们还回收身边的废旧纸质、玻璃、塑料制品,服装布料,包装袋等材料,通过手工设计出了花瓶、酒瓶风铃、手工香薰等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兼顾环保理念的文创产品。

科普教育团还走出校门,来到南通文华小学、观音山扶苗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向中小学生开展环保文化宣教。“淘完米的水可以再洗菜,洗完菜的水还可以用来冲厕所”;“平时要养成节约用水好习惯,随手关掉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不要让水一直流着”……团队“小老师”们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分析了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和水资源节约的方法。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小老师”们还通过一些小实验为孩子们演示酶发生作用的过程、酸碱指示剂的功能,这些生动的科普实验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分析酸碱、判别水质,也激发出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我认为对青少年进行环保科普是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小朋友们有了环保意识,就会带动很多家长去做一些环保的事情。”贺金山介绍道,团队结合以往实践经验,积极创新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低碳生活方式、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如环保酵素科普、环保色彩课堂、母亲河保护、环保材料手工等课程,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元的科普方式吸引未成年人加入美丽中国实践当中。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和坚持,团队成员们已在江苏南通、江苏南京、江苏盐城、陕西永寿、甘肃庆阳、贵州荔波、新疆伊宁等823地开展了近1200场环保宣讲,惠及未成年人5.9万人。团队成员们荣获了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三等奖、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今年,团队还作为唯一一支非双一流高校团队入选了团中央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

“虽然环保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向更多的人传递环保理念,为中国和世界的环保公益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团队成员们用五颜六色的水粉笔,在风筝上面绘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环保心愿,并一起将各自创作的风筝放飞。这些承载着他们绿色青春的梦想风筝,在蓝天白云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校报记者 范苏  校报学生记者 詹梓榆)

教育科学学院“青蓝之约”科普教育团开展创新绿色工坊


    打印本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