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看点
特种医学研究院的精彩一“夏”
发布时间:2024-09-01 17:21:59 阅读次数:11 来源单位:特种医学研究院(与航海医学系、航海医学研究所、疼痛医学研究院合署)  责任编辑:余小乔

进入暑期,特种医学研究院也进入了潜心实验、科研攻关的黄金时期。导师和研究生们齐心协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任务指标,努力建设“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试验田”,打造“攀登特种医学研究高峰”的“特种兵”。

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并驾齐驱

基础医学研究是研究院的“特长”,如何把科学研究原始创新与服务民生、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让研究人员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让“研究”与“服务”并驾齐驱,这个暑期,特种医学研究院又往前走了一步。

前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关于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研究院4名青年博士分获1个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3个面上项目,充分显示了研究院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水平。

特种医学研究院与海苗生物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8月18日,研究院和苏州海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企合作协议在太仓签约,标志着研究院服务地方工作再结新成果。苏州海苗是一家致力于基因表达调控与癌症发病机理研究,以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领域诊断试剂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院与该企业长期保持技术交流,双方商定未来将在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推进研究院成果在企业转化;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推动校友、校友企业与海苗公司交流合作;鼓励企业在研究院设立奖助学金。

与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还有江苏溯源病理、南京金域医学、南京绿叶制药、江苏高新科谷、苏州亮迎纺织等高新技术企业。暑假期间,研究院深入以上企业走访,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并围绕研究院内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专利成果与企业开展洽谈交流,以期寻求新的技术突破和科研创新。与江苏高新科谷合作成立的“转化医学服务中心”,利用暑假时间为即将举办的泛长三角转化医学论坛做着积极准备。

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比翼齐飞

研究院把科学研究和科普活动当成研究院前进的两翼,鼓励师生把自己的研究讲出来,让专业知识活起来,让深奥的原理简单起来。研究院举办五分钟学术汇报、三分钟英语演讲、赴生源基地开展专业宣传、欢迎中小学生走进实验室等一系列活动,让科学研究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捕捉研究创新点,通过科普活动反哺科学研究。

研究院举办潜水科普开放日暨潜水科学夏令营

今年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海日”。这一天,研究院聚焦“潜水救援”,在航海心理学与潜水医学实验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潜水科普开放日暨潜水科学夏令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航海与潜水科普小讲堂、知识竞答、潜水舱生活、工作体验、潜水员生命支持、潜水救援技能培训,以及潜水心理能力拓展等,让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大呼过瘾。这是特种医学研究院与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中国潜水救捞行业职业健康专业委员会、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第9次科普研学活动。作为全国地方高校中唯一以潜水医学保障为主题的科普基地,研究院还被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2024年南通市12大科普研学路线之一。

“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奔赴

6月27日,研究院院长高永静、党总支书记贲智勤率队赴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访企拓岗”,了解该公司产品生产和研发情况,寻求双方在研究生工作站、产业教授申报、以及研究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机会。公司首席科学家杜攀、人力资源总监张国洋等接待了高院长一行,双方对研发合作,包括对阿尔兹海默症领域的研究达成了很多共识。7月23-24日,诺唯赞企业派员专程来研究院回访并开展了“基于Cut-Tag技术研究蛋白-DNA互作”的专场培训,还给与会师生提供多个样品的实验检测和技术服务。

研究院参访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8月15日,高永静、贲智勤又率队赴青海大学医学院开展学习交流和招生宣传活动,并就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研究院像这样“走出去”的交流日益增多,今年暑期高永静院长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了两年一度的国际疼痛大会并做壁报交流;袁圆博士参加了第五届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2024年国际生理学学术大会并做壁报交流。

研究院不仅欢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同行前来讲学,还热情邀请校友返校交流。8月10日,研究院91级航海医学专业毕业生在阔别30年后重返母校,他们在分享各自奋斗故事的同时,围绕如何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航海医学教育质量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致力于“特殊环境、特殊人群、特殊领域”的特种医学研究有这样一个共识:“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人员互访、开展学术交流,不仅是借鉴互学的好形式,还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好机会。如果能更多地置身于一些特殊的真实环境,与同行同业人员研究交流并采集到真实数据,研究院就一定能在攀登科学研究最高峰的征程上行稳致远。

(翁凌燕)

    打印本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