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校企联盟成立大会暨AI赋能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12 月 28 日,地方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校企联盟成立大会暨AI赋能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丁晓昌,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庆,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在开幕式上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骏主持开幕式。
杨宇民对联盟的成立与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重塑教育生态,对教育的内涵与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在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中占据关键地位。积极搭建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的校企联盟,既是响应省教育厅关于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倡议的重要行动,也是开拓教育创新路径、推动高等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迫切诉求。地方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校企联盟的成立,将高效整合区域内高校与企业的多元资源,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以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杨宇民表示,作为联盟单位,南通大学将充分挖掘联盟平台的潜力,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变革,全力培育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他期待与联盟成员单位紧密协作,深化交流互鉴,持续促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构建稳固且富有活力的校企合作共同体,携手探索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共进的新方向、新路径,为江苏乃至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创新突破贡献智慧与力量。
丁晓昌在致辞中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对举办本次会议的意义表示肯定和赞扬,并介绍了近年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所开展的工作。
徐庆在致辞中指出,江苏是高等教育大省,要有先行先试、率先垂范的勇气和精神。他勉励各高校要密切合作,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将联盟打造成江苏高等教育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示范和代表。
15家成员单位代表共同按下校企联盟启动键
会上,南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警察学院、常州大学、江苏海洋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成员单位代表共同按下校企联盟启动键。作为联盟理事长,徐骏表示,联盟将通过校企联动、发布教研课题、组织培训活动与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致力于确立通识人工智能素养建设规范、共建共享“人工智能+专业”示范课程体系、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案例资源库、构建共建共享长效机制、开发面向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特色教程、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人工智能素养水平。他指出,联盟的成立,将显著强化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协作与交流,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转化,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繁荣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与保障,助力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浪潮中抢占先机,书写教育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研讨会上,南京大学副校长周志华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回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及最新发展成就,剖析了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中心副主任刘洋作了题为《从平台视角看AI赋能高等教育》的主题报告,从技术基础与平台搭建、教学环节赋能、学习评估优化、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对AI 赋能高等教育进行展望。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方亮、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成、我校教务处处长姚登兵、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教育事业群副总裁及高教事业部总经理陈红斌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苏大实践”“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的重塑与发展”“南通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人工智能助力高校人才培养与数字化转型之路”等主题进行案例分享。
本次会议由我校主办,联盟其他14家成员单位协办。省内外20余所高校以及企业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陈克江/文 范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