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光明日报:《南通:鲜明个性塑造魅力城市》

891
分享

发布时间:2015-10-23 00:00阅读次数:891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10月23日出版的《光明日报》经济社会新闻版,刊登该报记者郑晋鸣采写的通讯南通:鲜明个性塑造魅力城市》。

文章从江风海韵,崇文尚德闯江闯海,艰苦创业开江辟海,开拓开放三个方面展示了南通这座沿海开放城市的独特魅力。文章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我校先校长张謇先生重实业、办教育的丰功伟绩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介绍了发源于我校的全国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现象。文章指出,城无文不立,无德不兴。崇文尚德、知行合一的品质,是人文精神和城市风貌的彰显,也是支撑南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校报记者 陈妍)

相关链接:

http://news.gmw.cn/2015-10/23/content_17449893.htm

南通:鲜明个性塑造魅力城市

近日,持续5个月的2015中国南通江海国际博览会即将闭幕,博览会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展等专题活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海内外嘉宾在互动中领略了“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

南通是江苏唯一一座通江达海的城市,大江的奔腾和大海的坦荡孕育出这座城市特有的个性。记者执笔三十载,也曾到过南通数次。当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记者惊喜地发现:许多昔日破败的小渔村摇身变成了繁华的“华侨村”;曾经世代务农的农民开起了多家境外公司;原本遍布的滩涂变成了碧海银沙的休闲港湾。这座曾经落伍的沿海城市,成了江苏最大的一匹“黑马”。

江风海韵,崇文尚德

在睁眼看世界的年代里,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南通创办全国第一座博物馆、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第一所警察专业学校、第一个医学院、第一所戏剧学校……南通人眼界开放,科学进步,领风气之先。

文化一脉,薪火相传,南通也逐渐发展成闻名遐迩的教育之乡。

从近代先贤以门类齐全的现代教育布局示范全国,到改革开放以来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选择;从试水培养免费师范定向生,到实施名师梯队培养工程的前瞻性行动……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江海文化精神,推动南通教育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领跑者”。

今年6月,《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36年间江苏“状元”的出处进行统计,并对江苏的顶尖中学进行排名,其中南通7所上榜中学共“出产”21位高考“状元”,位列全省第一。

教育的繁盛带来的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20年前,有一位署名“莫文隋”的陌生人,无偿资助困难学生却从不留名。当一场寻访“莫文隋”的媒体接力拉开,南通城里却涌现出更多“莫问谁”:帮助弃婴的“无名”,汇款给社会福利院的“为群”,资助贫困生的“卫英才”……如今,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有注册会员27000余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项。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座城,江海儿女用凡人善举叠加出精神文明的“南通现象”。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城无文不立,无德不兴。崇文尚德、知行合一的品质,是人文精神和城市风貌的彰显,也是支撑南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闯江闯海,艰苦创业

记者曾在南通听到一个小故事:每当潮水退去,黄海滩涂上的蟛蜞就会爬出来呼吸、觅食。其钻洞能力之强,行走速度之快,让人惊叹。南通商人具有蟛蜞般敢闯敢拼、吃苦耐劳的精神:行走于江湖之上,涉足于有人之境,没有通商不可去的地方,也没有通商去不了的地方。

清末民初,张謇兴办实业,种棉花、兴盐业、修水利、办船务,筚路蓝缕,祈通中西,将南通建设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新时期的南通商人延续着这份精神,创造出著名的“南通铁军”“南通模式”。

去年,以建筑业商人为代表的“南通铁军”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5800亿元;承建施工面积6.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94%;全市建筑业地税入库税收94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6.33%,高居全国地级市榜首。

敢于“闯出去”是南通人的可贵品质。在海门市三星镇林西村,记者了解到,3500多名村民中有300多人先后到智利、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生意,创办200多家境外公司,年创汇2亿多美元。而林西村这个昔日破败的小渔村,已经摇身变成了一座“家家有华侨”“户户是侨属”的“华侨村”。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江海儿女选择走出祖辈相守的土地,脚步遍及世界各地。数据显示,南通民营企业家赴海外创业的人数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这些海外商者把自己的事业、前途和国家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开江辟海,开拓开放

10多年前,当时的江苏省委书记到南通考察,留下一句让南通人尴尬的话:南通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曾经的江苏“四小虎”,但如今的发展形势与这一美誉很不相称。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每个“老南通”,几乎都有“出门难”的记忆。南通襟江带海,既有沿黄海的“黄金海岸”,又有长江“黄金水道”。但长期以来南通却“有海无港”“有江无桥”,让很多外来投资者望洋兴叹。在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南通也是唯一一个不通火车的城市,邻近的上海、苏州也被长江阻隔,南通甚至一度被称为“难通”。

南通人终没有辜负这浩浩江海。2008年6月,主跨1088米的世界跨径最大斜拉桥苏通大桥通车。从此,从南通驱车上海只需1小时,耗时仅为从前的五分之一。同年10月,洋口港初步通航,南通从此跨进了桥港新时代。四面八方的商旅开始涌入南通,过去的“苏南苏北”变成了今天的“桥南桥北”。

南通的地理潜力释放着开拓创新的“南通力度”。张开怀抱迎接跨江而来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联手苏州和上海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园,打造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等跨江跨国园区项目……一个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呼之欲出,2008年,南通GDP增速全省第一,2013年的GDP是2008年的两倍。

坚守优势,遵循当地发展规律,差别竞争,个性取胜,南通正在实现一个新兴临海城市的崛起。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