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践行“两学一做” 建设“四有”大学(二十)

584
分享

发布时间:2016-07-08 00:00阅读次数:584来源单位:航海医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十次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从八个方面为全体党员如何“继续前行”提出了行动指南。6月29日,在南通大学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校党委书记成长春指出加快建设“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四有”大学,书写“中国梦”的南通大学篇章,是全体通大人的共同追求,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航海医学研究所在实现通大人的共同追求、发展通大人的共同事业的进程中,积极响应,责无旁贷。近年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航海医学研究所发展势头喜人。现有教职工26人,是一支相对稳定的从事特种医学研究的队伍,其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江苏省特聘教授1名,专任教师(含3人博士在读)的博士化率达到100%,有“航海与潜水疾病机制与防治、低氧生物医学、疼痛研究、交通安全与心理技术保障”4大科研团队;围绕特种医学相关学科方向开展研究,近5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科研经费1260多万元;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70篇,并有多项科技奖励、授权发明专利和行业标准;2014年初联合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等单位共同完成了200米氦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为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在中国南海海域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现有研究生49名,近五年获研究生创新课题26项,其中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课题7项,江苏省硕士论文抽检“优秀”率为29.2%,“良好”率为95.8%,合格率100%,学位授予率100%,就业率90%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研究所将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目标管理任务的实现,加强学科建设,弘扬创新精神,从学科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建设“四有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特种医学”是医学门类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提高研究水平,培养高质量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服务,增强行业服务能力,实现本学科的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在学科方向的布局上继续强化“航海与潜水医学”的特色,加大“低氧生物医学”、“运动损伤与疼痛医学”等学科方向的研究深度,提高“交通心理学”服务交通特殊职业人员的能力。

二、搭建创新平台,夯实工作基础。在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共建的“特殊环境医学研究创新平台”和“特种医学研究实验室”、交通运输部资助的“航海心理学与潜水医学实验中心”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和拓展,从研究需求出发,搭建了交通心理学、光学成像、形态学、小动物行为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化学分析、电生理等若干个实验平台群,建立平台负责人制,加强平台内部管理和绩效考核,不断提高平台服务功能和运转效率,夯实研究工作的基础。

三、强化团队建设,提升创新能力。人才队伍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研究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内涵,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各研究方向的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和科技拔尖人才,建立一支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的师资队伍,大力提升面向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的能力,产生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特种医学”一级学科提供强力支撑。

四、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合格人才。研究所有30年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历史,在多年探索中逐步建立并不断改进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使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障,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质资源,发挥重点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学位点、导师队伍、课程、创新基地等各项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通过落实已建立的各项制度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利用优质资源进行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推动研究生实践和创业活动的开展;注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监管,研究生在读期间受到良好的创新思维学习和严格的科研技能培训。

五、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制度建设。创建“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四有”大学,必须更加注重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固有定势,全面推动六大改革。为此,航海医学研究所领导班子将在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团队建设;通过坚持和完善所务公开制度,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师生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不断增强研究所的事业发展动力,为书写“中国梦”的南通大学篇章增添精彩的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