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践行“两学一做”工作纪实

569
分享

发布时间:2016-09-14 00:00阅读次数:569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秋风送爽九月到,丹桂飘香开学忙。新学期的到来让秋日的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讲台上,老师们激扬文字、讲解知识;课堂内,学生们凝神专注、求知若渴。教室里,焕然一新、运作良好的多媒体设备与和谐的课堂氛围相得益彰。这一切都得力于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改造工程。

为了保障教学秩序,更好地迎接本科教学审核式评估,暑期勘查近400间多媒体教室,开学前的两个昼夜,升级改造103套老旧多媒体设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30余名职工通力合作,创造出两天完成施工队一周工作量的奇迹,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确保了新学期第一天的正常教学。

凝心聚力 为正常教学保驾护航

开学前一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技术服务部在暑期多媒体教学设备改造工程跟踪中发现工程进度无法保证新学期的正常教学,面对施工承包方“工程大、工期紧,按时完工绝对不可能”的定论,现教中心副主任罗永平不畏难、不逃避,当即决定组织中心职工参与改造工程:“不管多么困难,都要保证开学第一天每一个课堂都能正常教学!”

搬运新设备、拆卸旧设备、铺线、焊头、安装机柜……每一环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员都亲自上阵。

熊健辉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技术能手”,自从接到多媒体教室改造任务,他便和同事们埋头苦干、毫无怨言,尤其是开学前两天,更是在作业一线加班加点工作。27日他在启秀校区加班到凌晨2点,28日早晨7点多又出现在钟秀校区教室的焊接现场,一直加班到次日凌晨4点多。在多媒体教室改造工作总结座谈会上,这个身形单薄、不善言谈的小伙子谈到自己在突击加班中的工作时,不过是寥寥数语:“我不过就焊焊头子、写写代码。”然而焊接头、写代码可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就拿焊头来说,一个拇指大的VGA接头里有密密麻麻的15个脚,焊接头考验的就是细心、耐心,如此精细的操作在熊健辉手中却能做到游刃有余,经他焊接的接头,成功率100%。

为了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心许多职工克服了家庭、身体的许多困难。同为中心职工的殷莉和陈益均夫妇把年幼的孩子交给朋友照看,完成了启秀校区的任务后,又主动支援钟秀校区、主校区,“整整5天没有和孩子见上面,打上电话孩子第一句话竟是:‘妈妈你骗人!’”殷莉抹着眼泪说。

“困境之中见精神,两昼夜突击加班,技术服务部的同志们既是接线员,又是调试员,还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有人双手磨出了泡,有人到最后连走路都没力气了,却还咬牙坚持着,只为一个目标——保证开学第一天的正常教学秩序,真的非常感人!”中心主任丁卫泽激动地说。 

深化改革 谋划事业持续发展

从2009年开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将定期组织职工开展业务学习作为中心内涵建设的新常态。2015年机构重组后,为了提高业务技能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更是利用工作日及假期对全体职工进行了高强度的业务培训并举办了技能考核及比武大赛。

比武大赛团体赛一等奖获得者陆和萍在这次突击加班中体会到了业务培训带来的效果:“原先我是分管计算机机房,只熟悉机房使用与维护,在去年的业务培训中我学到了多媒体、校园网、语音室的各项维修技能,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陆和萍在这次多媒体改造工作中负责多媒体系统的后期调试,原先对多媒体设备一窍不通的她经过去年的业务培训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这次我们中心能够创造两个昼夜完成103套多媒体设备的改造奇迹,不仅与上学期开展的业务培训、考核比武分不开,更与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分不开!”丁卫泽说。

“谋划十三五、开启新百年”是通大人在新的发展阶段描绘的宏伟蓝图。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到要推动中心事业发展、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去年,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敢为人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进行了内部机构重组和人员结构调整。

“对我而言,中心的机构改革真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年资比较低,能够应聘上副主任一职是领导同事对我的信任,我会继续努力下去!”年仅三十出头的教育技术教研室副主任吴延慧告诉记者。所有科室干部实行竞聘上岗,部室主任选择副主任;所有业务岗位聘用实行双向选择,干部选职工;竞聘上岗的副主任大多在35周岁以下;绩效考核全部量化;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不仅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焕发了新的活力,更为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多措并举 创智慧校园普惠师生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备受关注,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纷纷进入校园。借阅图书、消费用餐、购电买水等等,师生们只需使用一张校园卡便能轻松解决日常工作生活所需。

2013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便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未来几年工作的重点。作为“智慧校园”的一部分,一卡通的功能也在进一步延伸。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通过实时监测学生校园卡使用情况并将统计的数据通报给二级学院,以便学院更好地管理学生。

“以往个别学生过度消费、夜不归宿,管理难度很大,现在我们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提供的数据一目了然地就能够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便能明确下一阶段的管理工作任务,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平介绍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监测到的学生日常消费的数据还能够为贫困生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曾经我们从一位‘贫困生’的校园卡消费数据中发现他的月消费金额远超过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经过调查,发现他谎报贫困生申请,立即取消了相关补助。”

“智慧校园”不仅为学院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也将为日后师生办理日常事务简化程序。“办理离校手续非常繁琐,要去学院、财务处、教务处、图书馆好几个职能部门验证,有的还需要递交各种申请才能够办理,要是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就好了。”在征集往届毕业生离校建议时,总能看到学生这样的反馈。

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管理科副科长陈益均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在校师生,积极践行“两学一做”,目前中心开始实施打造师生一站式服务中心和个性化综合信息门户,该门户将面向师生、领导、行政人员完成对不同角色服务内容的重新梳理和归类,提供一站式、覆盖师生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式、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环境,通过建设公共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形成覆盖学校所有核心业务的教育管理信息体系,使用者只需用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授权访问的所有信息系统。师生不用再关注所要办理的事项来源于哪个系统、那个部门,只要登录到办事大厅,即可全部完成。“‘智慧校园’上线运行后,学生能够直接看到哪些是无需办理的,哪些是系统已经代为直接办理的,哪些尚未办理、必须办理后才能毕业离校的,这就能够大大提高效率。”丁卫泽说。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优秀会员单位”……诸多荣誉的背后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全体成员的付出与汗水。如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每一位职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两学一做”,兢兢业业地为建设“服务型、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中心努力着,在学校“开启新百年”的新征程上奋斗着。

(校报记者 范苏  校报学生记者 张莉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