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周建忠名师工作室:丹心热血做公益 因材施教致育人

2093
分享

发布时间:2018-08-10 15:42阅读次数:2093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莉丽

 “酷暑消溶桂影连。秋声渐起北池莲。龙潜豹隐寒鸦外,云淡鸿归冷月边。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这是我应节而作的一首诗……” 87日,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我校周建忠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周建忠教授在暑期开展的《古代诗词的格律解读》公益讲座最后一讲,现场依旧火爆如初,南通地区百余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汇聚通大,与周建忠教授共话诗词格律。

此次活动是周建忠名师工作室在假期开展的公益性系列讲座之一。周建忠以教材为基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灵活生动的方式与场下小听众们共同诵读诗歌、分析诗歌韵律,启发大家要在诵读中体会感知写作,在写作中领略感悟诵读。通师一附即将踏入六年级的周裔程是全程与周建忠互动最多的学生,听完课后她兴奋地说:“我真的很喜欢周爷爷,他讲课风趣幽默、平易近人,从来不因为曾经当过校长就高高在上,每次跟他对话,我就觉得像是在和朋友聊天。我原本对诗词只是喜欢,但听了周爷爷的课后,更让我有了一种想要从事文学创作的冲动!”

讲座结束后,大家还不愿离开,有围着周建忠探讨教育方法的、有互相交流育儿经验的……“周教授的这种无私奉献的公益行为不仅减轻了我们这些教职工的压力,而且还惠及了我们的下一代,我儿子虽然才上一年级,听了周教授两节课之后,回去之后常常‘诗兴大发’,喜欢作诗,我有时候哭笑不得,他却说,周爷爷可以以乡下种的黄瓜写诗,说明生活处处有诗歌!”保卫处职工苏晓香说,“这样的公益行为真的让我们通大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越来越持久!”

除了惠及学校教职工子女,很多社会人士也慕名赶到学校听课,年过七旬的易微微老奶奶腿脚不太方便,但还是打的带着即将升四年级的小孙女来听课的,“偶然一次机会,我加到周教授的微信,昨日看到他在朋友圈发布了今天的讲座预告,便想来听一听,周教授谈吐幽默,讲的课通俗易懂,孩子听了之后一定会有很大启发。”曾经是周建忠的学生,如今是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的老师,方红英带着儿子听完课后,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带着娃,再去听老师上堂课,老师您温润依旧,学生我谦敬如昨,身旁的孩子专注倾听,也希望能在您的谆谆教导下快快成长!”

看到假期的讲座成效,周建忠疲倦的脸上却是止不住的笑意,谈起办公益讲座的初衷,周建忠说,因为自己小时候过过苦日子,也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想成为教师后,也主动地去帮助学生,用自己一点行动把爱传递下去。但是,只是通过物质去资助一些困难大学生,他觉得还远远不够。今年3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立,周建忠入选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我常参加全国语文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被全国各地邀请给‘亲子联盟’上课,在讲学的过程中,看到很多中小学老师都在外办辅导班,且收费昂贵,同时,高校青年教师常常面临职称评定、科研等种种压力,往往在子女教育方面有所缺失,这对我触动很大,我是南通大学的人,为什么不能给学校教职工的子女提供帮助?”于是,一个办公益培训班的想法在周建忠的内心酝酿而生。

与此同时,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首个名师工作室——周建忠名师工作室,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立足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周建忠心想:“何不利用这个平台开办公益讲座,既能惠及广大教职工,同时也能够让这些青年教师在这个平台上锻炼成长!”于是,周建忠便把自己的想法发到了名师工作室的微信群里,“真的让我很高兴,这些年轻人个个都非常踊跃,争着报选题,有的不是专业老师的就主动做工作人员、做服务人员,我们有主持人、还有助理主持人,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没有召开一次正式的会议,没有三令五申的要求,通大公益系列讲座就在一群致力奉献社会的大学老师的积极建言中如火如荼地办了起来。周建忠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贾飞是系列讲座中的主持人之一,他坦言到:“第一次做主持人,为了做好这个主持工作,我下了很大功夫,说实话,真的很紧张,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真的感谢恩师周教授,让我体验了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

此次系列公益讲座是我校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关注于教职工与学校融合共享的发展的一个缩影。人事处处长姜朝晖告诉记者:“此次活动通过周建忠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延伸到教师的下一代,帮助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为更好更快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做贡献。内容丰富,涉及诗歌、数学、体育、书法、艺术、礼仪等诸多方面,讲座对象涉及中小学师生家长等,将秉持“低调开班,贵在坚持;落地管用,助力成长”的公益理念,计划持续开展5年。”

百年基业,教书育人。“我认为作为一位名师,不仅要在专业方面成长、更要在服务社会方面成长,要为他人做奉献,为社会做贡献!”周建忠身上散发着坚毅自信与蓬勃朝气,“我希望从我这一个小点发散出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投身公益,热爱公益,50岁之前,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50岁以后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人才上。”

(校报记者 张莉丽/文 吕少蓉/摄)

周建忠教授向小听众赠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