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只争朝夕  谱写通大发展新篇章

记暑期高温坚守岗位的通大人

1841
分享

发布时间:2018-09-03 16:23阅读次数:1841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莉丽

新增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项、江苏优秀理论成果奖5项,学校研究成果首登国际顶级期刊Cell杂志,毕业生钱佳睿、石高峰在雅加达亚运会中分获金银牌,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33%,通大学子在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突破……暑期的通大校园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荣誉的背后离不开这样一群坚守岗位的通大人,在炎炎夏日,他们用执着与拼搏、坚守与汗水、奉献与担当践行着通大精神,浇灌出别样的暑期生活。

耕耘:学之不倦 知行合一

清晨书声琅琅,夜晚灯火通明,暑假期间主校区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一号教学楼,这是通大学子假期坚守的学习阵地。商学院电商151班的郑万生是千万考研大军中的一员,他的志愿是兰州大学金融专业。7:00准时到教室,22:00回宿舍,洗漱完毕后再将一天的复习内容回忆一遍是郑万生备考期间中的一天生活。“与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天天在一起复习,完全没有孤军奋战的感觉,我相信现在的辛苦、努力在未来一定有所回报!”郑万生信誓旦旦地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暑期是学习充电的好时间,更是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好时机。尹翼和俞邱红是杏林学院14级临床病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目前已经辗转了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等多个科室。“每天的生活虽然忙碌却很充实。”尹翼告诉记者,“体验了不同科室的工作内容,我才真正发现书本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太不一样了,怎样更好地将理论转化成实践是我这段期间将要致力于学习的重点!”

医务工作缺不了医生,更离不了护士。护理学院护理专业15级学生徐桂娟和吴云霞既是宿舍里的上下铺,更是实习中的好姐妹。“护士最基础的工作是静脉输液,虽然在学校里我们也常常练习,但是第一次真正为病人戳针,我还是很紧张,但是我们总会相互鼓励,相互提点。”徐桂娟说,在医院工作常常会目睹很多生离死别,这也让她在实习中真正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但是炙热的天气并不能阻挡暑期实践志愿者们的步伐。7月上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走近IT企业,触碰职业梦想”调研团走进南通软件园和科技园,先后走访、调研了大批IT企业。“这次调研我们领略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IT企业风采,深刻感受到IT行业的‘创客风潮’,创业者身上那股‘爱拼才会赢’的劲头更深深感染了我们,让我们原本迷茫的心变得通透。”调研团成员王昊在调研报告中写下了自己的实践感悟。

92日的傍晚,记者见到了从南京参加集训风尘仆仆归来的电子信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研三学生安立源,整个假期,他们都在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备战。在团队成员不断的调试与测验下,设备已经进入逐步优化阶段,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荣誉,获得了第四届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这个假期,学院机房和会议室就是我们的驻扎地。整个赛程,傅怀梁老师也是全程陪同,与我们同吃同住。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在国赛中崭露头角。”安立源说。

而另一方面,积极备战“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王舒雅的带领下,入围国赛的江海廉友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团队坚守备战岗位,不断完善项目产品:奔赴宜兴、苏州、河南、深圳、重庆等地传递廉能量;联合南京江宁区汤山街道设计建成廉洁博物馆;运营江海廉能量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辟廉洁物语、有声廉语、廉故事等栏目……

坚守在自习教室、坚守在实习岗位、坚守在实践一线、坚守在备战现场……通大的青年学子遍布校园各处,遍布祖国各地,用知识与智慧书写着青春的序曲。

坚守:砥志研思 丹心育人

“科研圈”流行这样一句话:科学研究没有假期,有的就是认真与坚持。延续着与科研事业的约定,这个暑假,通大科研战线依旧保持着与夏天一般的“热度”。

濠河岸边杨柳依依,启秀校区由于暑假显得十分静谧,一个身影匆忙走向5号楼,一到办公室就换上工作服,准备好显微镜,开始了观测、分析和研究工作,他就是医学院院长孙斐。“在孙院长的科研世界里,从无假期一说。每年他只在春节给自己七天时间休息,常常夜深十一点半还能够看到孙院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医学院教师杨锦飞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实验室的师生们在科研魅力和孙斐的感召下,暑假不回家也要“赖”在实验室做科研。同样把家“安”在实验室的还有江苏省特聘教授、医学院教师范义辉夫妇,他们整个假期都在实验室加紧科研,在细胞分化和肿瘤转移的研途上下求索。

每天早晨8:00到校,晚上9:30离开是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姚勇雷打不动的假期工作时间,他坚持到校是为了与学生一道做科研。“姚老师真的是‘稀有’导师,天天到校给我们指导,我们在实验中遇到了难题,随时都能得到解答,有他在就会觉得特别安心!”化学化工学院研二学生孙思宇说。

从老师到学生,从教学者到求学者,从科研大牛到科研新兵,在他们眼中,似乎早已没有假期的概念,也没有家与实验室的概念。

今年刚刚入职纺织服装学院的新教师潘伟刚在假期除了往返于纺织服装学院A1115办公室和工程训练中心的江苏省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工程实验室做实验、写论文外,他还有了个新的身份——18级新生班班主任,潘伟刚觉得压力有些大,“这一批学生60%以上都是00后,怎么带好学生,说实话,我心里还真的没谱!”为了熟悉新生以及带班模式,潘伟刚不仅通过大数据琢磨学生情况,还在网上搜索班主任带班心得体会。

赵敏既是理学院在职教师,也是上海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博三的学生,假期中几乎天天来校学习研究,她说,“新时代高等教育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正在着手博士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深造学习,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从心底愿意学、主动学。”

体育科学学院教师汤道志牵头成立篮球俱乐部,为南通地区中小学生提供篮球培训场地以及专业训练,在实践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与反思,不仅完善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水平,更为学院创收12.6万元的效益。

泮林革音,浓厚的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氛围在通大校园蔚然成风,假期一个个坚守科研、教学岗位的工作者比比皆是。

担当:恪尽职守 蓄势奋发

“召开各类座谈会、推进会、研讨会,率队奔赴兄弟高校、高新企业调研学习、交流经验,走访慰问酷暑坚守在工作一线的教职员工……这个暑假,校领导们的行程安排地满满当当,一刻也没有停歇。”党办主任褚金星、校办主任马卫东告诉记者,在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和校长施卫东的紧抓落实下,假期中全校30项重点工作逐一推进。

816日下午,顶着炎炎烈日,浦玉忠来到青年教师周转公寓1#楼工程调研建设情况。“周转公寓1#楼总建筑面积为24101平方米,地上13层,地下1层,设计公寓套数为353套。”基建处处长秦保军向浦玉忠介绍着公寓的整体情况。暑假期间,在全体基建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周转公寓顺利通过了消防、室内环境、节能专项等各类验收,将于9月初迎来新一批研究生的入住。

走进启东校区学生公寓,地面光滑锃亮、一尘不染,校长施卫东由衷感慨道,“启东校区工作人员战高温、战酷暑、抗台风,抓紧工期保证新生正常入学,真的让我很感动!”为了全力配合杏林学院整体迁入启东,启东校区管委会在暑假实行全员正常上班、食堂正常开放、校车正常运行“三个正常”工作制度,以整装待发之势迎接新生的到来。

“张謇学院如何进行实体化运行?招收什么学生?定制什么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在教务处处长丁锦宏的主持下,张謇学院实体化运行推进会在暑假召开了三次。与此同时,教务处还在假期完成了传达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组织本科新专业申报评审、组织申报教学成果奖,召开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等多项工作。

人才是第一资源。虽是假期,但通大的人才引进工作一步也没有落下,人事处处长姜朝晖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率队先后赴上海、郑州、长春、武汉、美国、加拿大等地延揽人才……此外,人事处还稳步推进职称评审工作、制订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扎实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同样忙碌的还有科技与产业处的工作人员,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实时跟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情况;动员全校组织申报教育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准备军工保密资质认证材料……各项工作在假期中有条不紊地有力推进。

伏夏酷暑,烈日炎炎,通大人坚守岗位的热情较于高温却更胜一筹,他们用奉献与担当保证了假期校园的平稳运转:校办处理工作流400余条、每日保证教职工用章用印;由现教中心、学工处联合教务处、财务处、后勤保障部、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协同打造的2018级本科生迎新系统正式上线;研究生院数次开会逐步完善ESI学科培育和成果奖励办法;人文社科处组织2019年度项目申报暑期培训共计6场;范曾艺术馆接待来宾2000余人次;后勤保障部在台风期间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现场冒雨处置倒伏树木二十余株,清理断枝百余株;人武部组织校特勤中队41名退役大学生队员开展集训,为新生带训打下坚实的基础;各学院假期针对师生需求竭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一份耕耘,一份坚守,一份担当,从教职工人到青年学子,从学校领导到中层干部,无论酷暑还是风雨,他们都热情不减,劲头不松,在自己的岗位中努力钻研、用心服务、认真履职,为暑假期间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新学期的崭新面貌挥洒着无私的汗水。

(校报记者 张莉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