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老师的责任很重,但我会尽力做好”

2940
分享

发布时间:2018-10-11 15:44阅读次数:2940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莉丽

“王老师,教师节快乐,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指导与帮助,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王老师,节日快乐!祝您在科研上有更大的成果和突破!”

“王老师,恭喜恭喜,教学名师的称号实至名归。”

  ……

走进电气工程学院的一间办公室,满屋的花香铺面而来。 教师节,高级实验师王亚芳老师接二连三地收到了学生送来的鲜花,看着卡片上温馨的祝福语,她感动地说:“真的感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是一名青年教师,比起学院优秀的老教师,我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会尽己所能去做好教书育人。”

良师:亦师亦友

“现在的学生和以往相比,独立自主的意识都比以前强了。”王亚芳执教至今已有16年,每一届学生的变化都被她看在眼里,“90后、包括今年大批入学的00后,他们从大一进校就有自己的想法,想法比较多也很独特。”

在今年第一次见面会上,王亚芳就将大学四年的整个规划提前展现在新生面前。对她而言,除了教会学生有计划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和发展,她更想让学生学会的是如何做人。而在工作生活里,她也确实做到了身体力行地为学生做好表率。

“王老师不管任何时候都以学生为先。”原电106班的胡茂提起曾经指导过自己的老师,一脸敬佩。2013年,胡茂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王亚芳作为指导老师之一随行指导。竞赛是当天早上8点统一在网络上公布赛题,给参赛者们四天三夜的时间完成题目,完成内容包括一份实际产品和一份理论设计报告。指导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从题目出来之后和学生一起商讨方案,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让学生去完成。“比赛的时候别的老师一般陪同到晚上10点多,但是王老师不管多晚,都全程指导我们一起实验。我们结束,她才去休息。” 胡茂说。

在原自动化131学生张佳丽的记忆里,也曾有班主任王亚芳全程陪同的经历,不过那一次并不是因为比赛。

“当时舍友突然生病,幸好王老师及时开车带我们去医院。医生诊治的时候老师也全程陪同,因为老师在身边,所以我们都很安心。”尽管事情已经过了很久,但提起那次经历,张佳丽对王亚芳仍然充满感激,“诊断结束已经很晚了,老师还是坚持开车送我们回去。”在张佳丽的心里,王亚芳既是老师更是朋友。

严师:严教有方

提起王亚芳,学生们的评价总绕不过一个“严”字。在生活中,王亚芳总爱指出学生们在生活起居中的一些小毛病,并要求他们积极改进。“‘教不严,师之惰’,学生们总说我对他们要求严格,爱管这管那,但我认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老师都应该督促他们更好地成长,这是老师的职责!”王亚芳坚定地说。

律己则寡过。生活中的严格养成了学生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中的严格则培养了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51班班长田民曾经跟着王亚芳学习《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提起老师的教学态度,他赞不绝口。“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做实验,有组同学没有预习,所以进度很慢,其他同学都走了,老师还在耐心地教他们实验原理和过程,一一指出他们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田民回忆,他最记得老师常常嘱咐的一句话——“分毫之差都有可能导致千里之失,一定要保证每个环节的准确无误。”这也是他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众多优秀品质之一。

除了教学严谨,在择选教材时,王老师也很严谨。“现在都提倡因材施教,大家普遍理解的是人才的“才”,而我所理解的‘材’既包括人才的‘才’,也包括教材的‘材’。工科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这就对教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更要让学生在实际中能够切实地感知,并能够操作。所以在选用教材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到学校仪器的储备问题。对于教材的选编,王亚芳与教改团队的成员们非常慎重,多次验证,反复推敲。

名师:玉汝于成

“图书馆、家里、火车上,随时随地都能学!”

“遇到疑惑可在线提问,很快就能得到老师的在线反馈,学习成效明显提高。”

“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再也不用担心错过考试重点了。”

……

新学期,由王亚芳主持构建的《数字逻辑电路》在线开放课程第三次开课,学生们的反响一如既往地热烈。“构建在线课程,是国家近年来一直提倡的教改举措之一。”王亚芳介绍到,目前该课程已经实现了课件演示、视频播放、单元作业、单元测验、考试等多个教学环节,线上自学自测,线下重点答疑,线上成绩可纳入到学生平时的考核成绩中去,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随着课程的推广,受众规模已有五千余人,除了本校的学生之外,还有其他高校学生、社会人士参与听课。

目前,该课程获评南通大学2017年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且作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成功立项。成绩的背后,王亚芳坦言:“这些成果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功劳。”为了实地取景,他们赶赴杭州录制视频;为了不断改进课程内容,他们前往多所高校学习经验;为了把准教学方向,配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随时指导……

除了在教学改革上下苦功夫,在科研和教学方面,这位80后青年教师取得的成果也不落于人后: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项;结合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EI收录1篇,核心期刊3篇;作为主要成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二等奖……

  当问及王亚芳为什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还这么“拼命”做科研时,王亚芳说:“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现在都提倡创新,如果老师们都无法掌握专业领域的最前沿思想,又拿什么去指导学生去创新呢?我是一名青年老师,我希望能与学生们共同进步,我更希望我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够自己的专业领域独当一面!”

“王老师,您来给我们看下这个电路怎么搭呢!”

“哎!我来了!”

采访还未结束,听到学生的紧急求助,王亚芳连忙起身向实验室跑去……

(校报学生记者 姜志娟 贾雨芳 魏婷婷/文 袁圳蕾/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