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交通学院“新工科”建设的探索之路

2141
分享

发布时间:2018-11-09 15:49阅读次数:2141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范苏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一等奖、全国“华夏杯”科创大赛一等奖……今年至今,交通学院人才培养喜报频传,已有116人次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斩获40余项荣誉。

交通学院院长施佺说,“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学院不断探索‘新工科’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分不开的。”

合理定位“新工科”

明确地方高校的建设发展方向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在转型中形成新的工科教育模式,如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各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主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对于南通大学来说,工科,不仅是学校的建校基础,也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学科。从2004年学校组建至今,这十多年来,我校在工科转型发展上更是主动布局谋划,积极和地方经济发展接轨。新工科建设提出之初,学校就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一年来,先后召开了五次会议研讨新工科建设,并迅速做出战略调整。

“新工科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类型的高校有着不同的分工,作为地方高校则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对于工科相关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有着清醒的认识。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交通学院以办“有责任担当”的学院为己任,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南通“产业、城市、交通”三大转型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南通市当前正在建设轨道交通,急需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施佺说,为此,学院今年专门增设了交通运输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引进了该专业方向的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整合了计算机、机械、电子、通讯、管理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实验与实践环节,组建了以智能交通为工程背景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科研和实验教学团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目前就业很火,非常开心能学习到这方面的课程,作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真的有必要学习管理类、通讯类相关的交叉知识。”在上完这学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的第一堂课后,交通运输171班的陈旭对今后的就业充满信心。

新工科是学科交叉的产物,突破高校在学科交叉上的制度瓶颈和行政壁垒,是新工科必须跨越的一道坎。作为江苏省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交通学院建立之初就主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凝练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打破固有学科专业壁垒,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联合开设本科交叉课程,从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新工科人才。经过七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围绕交通领域的软硬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多学科发展格局。建设的“交通运输在线虚拟仿真实验”获江苏省级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和完善了智能交通综合训练中心、汽车运用与服务综合训练中心、交通系统仿真实验室、道路交通仿真模型室、交通工程材料实验室、交通工程检测与养护实验室以及桥隧和港航工程检测与养护实验室。其中,“智能交通综合训练中心”成为了江苏省教育厅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

正如校长施卫东所说,“新工科虽然提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在我们学校,早在前几年没有新工科概念时,就主动与地方新经济发展接轨,着手关于新工科专业理念的建设,正好契合了国家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思想。”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新工科”人才核心竞争力

新工科人才培养,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是更多的知识,还是做知识的脚手架,是学习还是如何学习?

“对于‘新工科’建设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远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施佺的见解富有新意。“我们要求教师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充当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推动者,让所有学生加入到老师的课题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

走进“智能交通综合训练中心”, 全尺寸交通沙盘仿真模型让人眼前一亮,交通检测器、信号灯、高清摄像机、信息发布屏、收费匝道等智能交通模拟设备应有尽有。交通设备与控制专业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高速越野车转弯试验,这里成为学生们提升专业能力的演练地。“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指导、查阅、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实训实践中扎实成长。”曾获得中国交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的魏明老师介绍说。

教学是“第一课堂”,实践是“第二课堂”,在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衔接中,很多学生都会困惑: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实际?如何获得机会并把握机会去实践?如何不断总结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只有走出校园,向社会寻思路,创新才有生长的土壤,科研才有更强的生命力。各类专业竞赛就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演练地和实战场,只有积极参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谈及教学经验,施佺如是说道。

在去年11月份举行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由施佺任指导老师,刘宪瑞、茅一波、包银鑫、孙涛、李鹏、姜宇桐、沙海洋等八人组成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以其研究的创新项目《面向水产养殖检测的无人巡航船控制系统》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江苏省特等奖、全国二等奖。

“去年夏天,我们到如东调研水产养殖现状及难题。正是与养殖户交流中发现了这个项目的设计初衷。” 交通设备142班刘宪瑞说,在调研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养殖的鱼虾对于温度、食料的稳定非常敏感,稍微有一点温度的变化或食料不足都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回到学校后,他们就在思考能否发明一种装置既能对对水温进行监控,又能准时、精确投放食料,还能解决在夜里人工无法监测的问题。

经过多次的头脑风暴,无人巡航船成为他们最后确定攻克的目标。灵敏的船头感应装置、超声波避障装置、高效的船身双投放器……这个服务水产养殖检测的无人巡航船控制系统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肯定:“作品实用、新型、产品化程度高。”

“通过自行创新,我们不仅将课堂上的所学应用到社会中去,还更加坚定了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信心。”刘宪瑞说,“尽管我们的作品受到了肯定,但我们知道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我们会继续将无人船打造成'两减一增'的水产神器,实现减少成本、减少损失、增加产量的三目标。”

“我们要培养的是工程师,不能只是单纯的理论家,必须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多地锻炼动手能力,更加深入理解理论知识,从而能胜任以后的工作岗位。”交通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必裕说道。近年来,交通学院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际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构建人才培养的交叉立体式实践教育体系,从点滴实际中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对接行业龙头企业

打造产业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合作不仅是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的需要,同时也是“新工科”建设中培养工科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校在这方面早有尝试,十年多的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校企人才培养的深入合作,为学校问新经济发展培养人”“问行业需求培养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多次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奖”的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型交通工程施工企业,其与南通大学交通学院合作共建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已有四五年,每年都会为该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从各部门反馈的信息来看,通大实习生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潜力上都非常不错。”公司吴副总经理告诉记者,企业都会安排一位部门经理充当导师,帮助学生适应从学生阶段进入到社会的心理转变和技能提升。“随着合作体系越来越成熟,我们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这样更有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对通大实习生的需求不断递增,从侧面也反映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信心。

交通工程专业的2018届毕业生尤威是在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实习并顺利转正的学生,今年刚与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从事道路桥梁方面的维护建设工作。“幸好能有这样的实践平台,让我能够尽早接触到工作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尤威说,“从大二暑假开始,我连续三年都会到公司顶岗实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我的专业特性,在实习过程中,我明白了道路桥梁的数据是多么的重要,而这些数据的测量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他告诉记者,得益于通大工程教育改革,他不仅掌握了专业的交通行业知识,而且多学科融合、国家化视野、创业精神等方面的能力,也在企业实习中有较好的发挥。

尤威的成功,得益于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交通学院采用“嵌入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加强校企联合,面向交通行业需求,培养适应交通企业发展趋势的人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培养方式,不搞填鸭式的教育,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创造力激发出来。

“交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高质就业为根本。” 郭必裕说,“目前许多院校人才培养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有时候会出现脱节,导致很多学生学了很多年,企业却并不满意。”

为契合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交通专业紧缺人才,交通学院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形成“一专业对接一龙头”,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在毕业年级,学院改变以往的分散实习模式,改为学院将学生安排到德邦物流、东南工程咨询、海康威视等交通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带薪实习,企业以准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将企业育人与学校育人相结合,建立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机制。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工科建设,学院未来还将邀请企业联合改进教学模式,完善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全面实践交通行业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新工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浦玉忠说,“我们将继续秉承‘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人才培养理念,让通大‘交子’遍布在连接中国大地、中国与世界的交通网络中。”

(校报记者  范苏)

交通学院院长施佺指导学生进行交通仿真模拟实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