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坚守百年传承 构筑通大精神家园

2451
分享

发布时间:2018-11-26 15:43阅读次数:2451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范苏

连续三次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校园)”称号;39个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获全国、省市表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多次对通大人的善行义举进行了深度报道……二次党代会以来,南通大学接连取得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建设成果,充分展现了百年老校厚重历史文化积淀,也彰显了现代大学的蓬勃生机和责任担当。

大学教育的灵魂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是对人文精神的坚守。学校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中,旗帜鲜明的提出建设“有文化品位”的大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特质,提升学校文化的精神凝聚力,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的神圣使命。

弘扬百年文化传统  描绘通大美好特质

校门的厚壁上,镌刻着先校长张謇先生亲笔题写的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遒劲大气的八个大字,浓缩了百年通大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渊源,也见证着代代通大人的励精图治和执着奉献。

大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7月8日,南通大学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大会提出了“文化建设工程”在内的十大工程。在校党委二届四次全会上,学校与时俱进地提出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等十个方面的关系。这些顶层设计,勾勒出大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精美画轴。

通大历史绵延而丰厚,这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精神源泉。学校深入挖掘在一百多年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宝贵文化资源,认真制定《南通大学大学文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不断提炼总结学校在办学实践中产生的新思想、新经验、新成果,不断丰富发展南通大学精神的时代内涵,营造担当进取的良好氛围,筑牢通大人团结奋进的信心和决心。

“办大学就是办氛围”。今年5月,学校发文正式确定5月28日为南通大学校庆日,系统化建设南通大学形象标识,完成校名、校训、校歌、校标、校旗、校徽等的规范化、标准化设计基础文件,并在全校开展“我们的校庆日”主题系列活动。师生用最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故事向母校告白,献礼母校106岁生日,营造出浓郁“爱校荣校”氛围。

学校还建立健全宣传思想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制定出台《南通大学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暂行)》《南通大学新闻宣传成果奖励办法》《南通大学新闻宣传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充分发挥校报、校园新闻网、新媒体等平台阵地内聚人心作用,为实现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导向和精神支撑。

为发挥学院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17年,学校在全校各二级学院开展学院文化建设活动。结合专业教育特点,各学院把加强学院文化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富于专业特色和文化传承特点的学院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文化走廊”“文化墙”“文化园地”等,充分展示学院历史沿革、办学成果、文化特征,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爱校情愫、爱院情结。

走进通大校园,春有牡丹、郁金香,夏有荷花、广玉兰,秋有菊花、葱兰,冬有腊梅、山茶……近年来,学校新建了树君缘、牡丹园、樱花园等园林景点。校园里种植了120余种花卉,30013棵各类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46%,“绿树成荫、四季芬芳”的花园式校园已然形成。

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连续三次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校园)”称号,连续五次获“南通市文明单位(校园)”称号。2017年,学校获省道德讲堂精品课程三等奖,新闻舆论工作位列全省本科院校第六名,获评“2016-2017年度南通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媒体累计刊发报道2291篇次。官方微信平台拥有用户63607人,校庆日当天的“通大,生日快乐,我们爱您!”推送更是突破十万阅读量。

坚持核心价值引领  塑造通大文化品牌

“大学之大在大师,大师之大在大德,大德之大在大爱。”这是张謇先生所题训词中内蕴的文化力量。在百余年的办学传承中,学校相继涌现出黄竺如教授、夏元贞教授、陈瑛教授等许多师德典范。这些都已建构起学校的软实力,凝结为事业发展的精神之魂。

以师德为根脉,塑风范于本真。学校建立健全师德考评机制,强化师德标准作为岗位聘用的首要条件,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薪火相传青蓝继。顾晓松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在组织工程化神经研究领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用有情怀,更有温度的方式教书育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周建忠不仅成立名师工作室,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还在假期开展公益性系列讲座,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延伸到学校教工的下一代。“要照亮别人,自己先得有光。”教育科学学院教师许映建严重摔伤后仍坚持赶到课堂,为不远千里来通求学的学员上课。“我们坚守平凡岗位,怀揣一颗热忱服务的心,向学生真诚地传递着每一份关爱。”被学生亲切称为“朱朱阿姨”的楼宇服务中心生活辅导员朱建云为学生钉纽扣、缝补衣服、悉心照顾生病学生,把每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教导……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一届届通大学子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服务的公益事业中来,用爱心和奉献回馈社会。学校坚持志愿精神培育,选树志愿服务典型。目前,学校共有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健康中国志愿服务总队直属队等2项国家级志愿服务项目。从2014年开始组建青海研究生支教团,2017年又组建新疆伊宁支教团。今年8月,学校首个青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海南州揭牌,不断放大了“莫文隋”效应,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校园里的文化活动也是精彩纷呈。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研究生学术论坛、文化读书月、校园多元文化交流日等特色品牌校园文化项目持续推广,引起了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学校充分发挥大学文化陶冶情操、润物无声的特殊育人作用,隆重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优秀学生颁奖典礼等活动;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先导,开展“明德修身、励志成才”“学在通大”等主题教育活动;紧扣时代主题,组织开展“双团双巡”十九大精神校园宣讲、“再走长征路,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剧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校园文化品牌不断突显。莫文隋志愿者协会服务总时长达到494487小时,组织活动6182次,位列全国志愿者组织第一位。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获银奖1项,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上获铜奖1项, 39个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获全国、省市表彰。学校连续4年被表彰为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获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十佳优秀项目奖。

植根地方社会发展  彰显通大文化辐射

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大学文化建设,不仅需要继承和发展自身文化,更要彰显大学文化对区域的辐射引领,把大学真正建设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在百余年的薪火传承中,南通大学人始终秉承校训精神,坚持走校地互动融合发展之路,在多元的文化中展示通大的独特魅力,以其厚重而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品格,成为南通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首重道德,次则学术……” 时至今日,先校长张謇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南通大学,对张謇教育思想的研究从未停歇。张謇诗集研究、张謇近代新式教育研究、张謇伦理思想研究、张謇文化对大学生励志教育价值研究……研究张謇思想、弘扬张謇文化、打造张謇品牌成为南通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举。

特色文化建设彰显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与魅力。学校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建立全国首家由地市级纪检部门与高校“联姻”组建的廉政文化研究机构——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创办《廉政文化研究》杂志,举办反腐倡廉南通论坛、打造江海廉政大讲坛,积极服务地方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成功走出了一条校地合作、特色明显的廉政文化建设新路。

楚辞源远流长,研究楚辞就是弘扬爱国精神,将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作为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致力于楚辞考古学、楚辞文化学、楚辞学史、域外楚辞学、楚辞知识库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中心共承担科研项目15项,出版楚辞学专著19部,发表论文250余篇,造就了一大批以楚辞为学术研究方向的青年学者,从而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地域性的楚辞研究团队。

作为全国第一个把国家级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引入大学的高校,学校在非遗的学术研究、教育、作品创新、培养传承人方面做了大量着实有效的探索,相继成立了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入选了文化部、教育部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对蓝印花布的抢救、传承中,已走在全国前列,三度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大医精诚,救死扶伤。无论是在平凡的义诊活动中,还是在突发的重大灾难面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用博爱的情怀、精湛的医术托起生命的希望,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医院以“江海名院品牌建设工程”为抓手,率先在国内举办国家级医院形象传播论坛,系统开发了国内首个综合性医院卡通形象。医院荣获首批全国特色医院文化建设示范医院,医院文化建设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挖掘、整理和弘扬江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参与《江苏地方文化史》(南通卷)的编撰;申报《张謇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之景观规划》课题,为唐闸工业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以“道德讲堂”为阵地,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着向心力;高端纺织、电子信息、交通工程等一批优势学科专家教授纷纷走出校园,全面对接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为政府破解难题,不断打造自身特色,塑造优势品牌,凝聚起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软实力。

文化是大学之根,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从文化地标、文化品牌,到文化现象,南通大学的文化建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彰显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焕发出持久坚固的蓬勃动力。通大人将坚守百余年的文化传承,在共同的精神家园中竞相出彩。

(校报记者 范苏/文  沈晖/大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