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跑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加速度”

2024
分享

发布时间:2020-01-03 17:11阅读次数:2024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范苏

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今年,我校在各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中“百花齐放”,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发展希望所在。我校积极回应时代呼唤,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首要任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全面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校园内形成了学生向学、老师乐教的“竞赛现象”。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如何通过研究肿瘤免疫疗法的关键靶点PD-L1,精准地找到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机制,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我从大一接触到这个课题,三年多来,放弃了所有寒暑假,埋头实验。”在不久前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决赛中,医学院本科生团队参赛项目《免疫检查点PD-1/PD-L1(PD-L2)的调控机制研究》斩获特等奖,捧起奖杯,团队负责人吴英成感慨地说。

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是最有潜力根治肿瘤的疗法之一,针对关键靶点PD-L1寻找更有效的调控手段是治疗肿瘤的重中之重。吴英成团队所要攻克的,正是这样一个医学难题。研究的过程是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团队率先发现PD-L1上游的一个分子开关是其高表达的本质原因,首次提出内皮细胞可作为评价肿瘤预后效果的新型生物标记物。由于该项目找到了肿瘤免疫治疗个体差异的关键原因,被《国际肿瘤学》选为研究亮点。

2016年,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吴英成接触了学校开设的“双创课堂”,课堂里的“科研大咖”们对学生的一番科技创新教育,让他为之一振。从此,为医学研究做出贡献的想法便扎根心底。在主动提交申请书后,他加入了范义辉教授的课题组。“这是我们接触肿瘤免疫疗法的开始。”

除吴英成团队外,我校还有许多同样优秀的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外国语学院学生团队敏锐地意识到,在“一带一路”倡议对外宣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带一路”传播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利用语言专业优势,他们开展了“印度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情感变化及原因对策分析”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并荣获了“挑战杯”全国一等奖。“在传播社会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创新精神,更需要家国情怀。”团队成员张明慧同学感慨地说。

在工科专业领域,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团队针对复杂结构件常存在焊接质量缺陷,且缺乏焊前焊缝清理、焊后应力消除专用自动化装备,成功创新研制“船用复杂结构件智能焊接系统”, 提出多模式融合的焊后残余应力消除、基于声信息处理的加工全流程质量测控、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机器人“知识库”开放共享等技术。团队负责人赵佳皓自豪地说,“这一系统填补了国内外焊前、焊中、焊后一体化自动作业技术和装备空白,为船舶、海洋工程等大型结构件高效智能焊接奠定了基础。”

实践启发创意,落实创意则需要不断地钻研。“比赛让我们看到了‘山外山’,获奖更坚定了我们的科研路。”展望项目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将更多着眼于成果的实际应用。吴英成们的眼中满是希望。“科研创新虽然枯燥,但我们都不觉得苦,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在做很有意义的事。”通大学子向大众展示出了当代青年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

造就高素质的师资

“真没想到,指导学生比赛获奖也能评上教授。”文学院王舒雅老师得益于学校新推行的职称政策,在今年的职称评审中,她直接获评教授,跨越了以往职称评审中的种种“门槛”。这一跨越缘于她指导的学生研究项目“江海廉友文化活动中心廉能量廉洁文化传播”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夺得金奖。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而培养优秀的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为激发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从2018年开始,文学院对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进行了“校本”的探索和创新,提出在教书育人一线的教师,如果开发了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等高水平的教学资源,或者指导学生在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高层次奖项,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都可以通过认定评审渠道申报高级职称。

淡化学历、论文、资历等传统评价要素,更看重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以实绩论英雄,实现优绩优酬,南通大学人事制度的改革受到了广大教师欢迎。今年2月,我校还对照师生期待,相继出台了岗位聘用工作实施办法以及岗位绩效定档管理办法,在现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体系的框架下,依据教师前三年的综合业绩进行定档,灵活运用由学校自主调控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鼓励想干事业、能干事业的教师脱颖而出。

理学院副教授郭跃华从教30余年,一直潜心教学,早在2002年就指导本科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8年再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这一成绩不仅让他得到学校颁发的卓越贡献奖,还通过认定评审渠道获评教学为主型教授,岗位绩效从“副教授6档”被提升到了“教授3档”,实现了“名利双丰收”。他表示,“新制度的施行让人人都能发挥所长,让我们可以踏踏实实的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我们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说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厚土”,那么,第二课堂——各类专业竞赛就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演练地和实战场。“对教师来说,如何把课程与科技前沿、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怎么打造‘金课’,让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也是一个考验。”王舒雅认为,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增加师生共创,推动教师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哪里,人才培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在南通大学,只要教师取得有示范引领效应的高水平成果,我们就应当认可。”校长施卫东说道。“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激发人才活力,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把‘初心’和‘使命’真正转化为推进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

打造创新创业的丰沃土壤

“50万的奖励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魄力。”在不久前召开的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表彰会上,“挑战杯”全国特等奖获奖团队指导教师范义辉教授拿到了学校发放的最高人才培养成果奖励。

为了将创新创业的火花擦得更亮,我校将鼓励开展学科竞赛作为系统性改革的重点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对获得“挑战杯”“互联网+”以及数学建模等竞赛全国奖项的指导老师和团队学生进行奖励就是其中一项“接地气”的举措。根据2018年出台的《南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实施办法》,学校对今年28支获奖的师生团队给予重奖,奖励总额达414.5万元。每笔奖金中有50%会直接发放给团队的老师和学生,另外50%将用于团队今后的项目建设和成果的孵化。

获得学校重奖,各师生团队们都很振奋。“这是学校对我们努力的肯定,也为今后学生创新创业营造了更好的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的师生加入,我们一定会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投入到人才培养的光荣工作中。”范义辉教授说道。

多元化的激励制度有效牵引校内的创新创业资源。学校修订了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标准,建立起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推动课程内容重组,凝练核心课程体系,灵活设置课程模块,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自主学习;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法,全面推进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探索灵活多样的开放考核方式;引领全校教师开展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以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建立了“国家、省、校”三级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打造“四层三维”学科竞赛平台,完善实践创新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评价制度,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近年来,每年立项资助创新训练项目逐年增加,省级以上立项数跃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每年投入近百万元。仅仅今年就有1.5万多名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达900多项,在全校营造出全员创新、优秀创业的好校风。

当前“新工科”建设热火朝天,科技创新更多是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间涌现。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学校依托重点学科,整合优质资源,成立张謇学院;与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共建了“南通大学通科微电子学院”与“南通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采用个性化培养方案,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共建创新平台,通过项目参与、教学实践、定向培养等方式鼓励师生到科研和产业平台中进行锻炼。

从“人才培养方案”到“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再到“产教创新平台”,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师生团队实现创新创业目标提供了一条畅通的助力跑道。“推进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引领学校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校党委书记浦玉忠说。

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们在南通大学这片乐土中学习、成长、飞翔。通大教育者们笃信,只有用一份因为执着而毫不懈怠的认真,用一份因为满怀希望而大胆追求的无畏,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挥洒汗水,无私奉献,播撒出希望的种子,成就学生灿烂的明天。

(校报记者 范苏)

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积极备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