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擦亮美丽呼伦湖

1396
分享

发布时间:2021-09-06 17:20阅读次数:1396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范苏

参与6次水环境与水生态调查和1次全流域草地植被调查,足迹遍布呼伦湖周边及主要入湖河流近3000平方公里区域,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平台建设项目1项,已发表相关论文5篇,公开发明专利10件,授权实用新型7……2018年起,地理科学学院呼伦湖生态保护师生科研团队每年暑期都会来到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连续四年进行野外实地调研采样,开展呼伦湖生态保护研究。

呼伦湖是亚洲中部草原最大的淡水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组成部分。“湖泊、河流、沼泽、草甸等构成了呼伦湖区域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在调节气候、防止荒漠化、维系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平衡乃至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团队指导老师、地理科学学院刘波副教授介绍,近20年来随着北方气候暖干化的影响,呼伦湖上游来水显著减少,导致大面积湖滨芦苇湿地丧失,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部分物种栖息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由于呼伦湖生态环境具有进一步退化的风险,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党中央高度重视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八次做出重要批示,提出要着力抓好呼伦湖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的更加牢固。

为此,地理科学学院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等单位于2018年一同合作开展了呼伦湖生态安全调查评估项目。学院师生团队着重围绕构建呼伦湖流域水环境模型需求,聚焦污染源参数本土化获取与优化,针对呼伦湖关键内源与外源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与机理,通过野外原位监测和室内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进行呼伦湖陆地、湖泊污染源关键参数的本土化研究,为相关单位制定呼伦湖生态环境治理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每天早上八点不到,师生团队就扛着监测仪器,手持采样器皿,奔走于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今年暑期,团队的任务是开展呼伦湖周边草原典型植被群落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研究。“我们3位教师带领9名同学主要对呼伦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与水生态、呼伦湖周边草原典型植被群落以及呼伦湖典型区域地下水流场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刘波副教授表示,此次研究可以预测呼伦湖周边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和不同物种的响应方式,为今后植被生态恢复和保护、合理配置植被模式以及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呼伦湖地处高纬度地区,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极易将皮肤晒伤,师生们都是“全副武装”,帽子墨镜齐上阵。然而大草原的天气往往瞬息万变,从晴朗无云到滂沱大雨只需三五分钟,团队成员们被大雨淋湿、被蚊虫叮咬都是常事。“野外工作主要是采集水样和底泥、水生植物、附浮游生物、温室气体等样品,并现场测定水质与水文指标。”实践团队学生队长、环境科学192班钱玺亦说,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消化课本上知识,才能更好地锻炼专业能力。

对各类水质、水系沉积物环境样品进行统一登记,填写编号;对采集的底泥样品进行预处理,仔细观察并挑拣底栖动物,将挑出的底栖动物放到75%酒精中保存……科研没有捷径,每天团队们都仔细地进行着同样的工作。由于北京时间21点才会夜幕降临,为了项目任务能按时推进,团队每天野外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一瓶水、一袋面包,就是我们每天的工作午餐。谈起野外采样的艰苦,团队成员、环境科学201班薛孟勇笑着说道,在大草原上野餐也是别样的享受,我们还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一些鸿雁、黄羊、草原雕等野生动物。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如何结合专业特点与科研实际,拓展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空间,这是刘波副教授一直进行探索的课题。“引导同学们参与我们老师的科研项目,构建起师生共同的科研团队,营造出浓厚的科研的氛围,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与求知欲望。” 刘波副教授说道,从2015级到2020级本科生,已有20余人参与了呼伦湖相关研究工作。围绕相关研究项目,同学们已获得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9项,还曾荣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二届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优秀奖1项。目前该项目已培养了10名本科生考取了相关院校研究生。

“能参与呼伦湖生态保护研究,这是我们大学生活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钱玺亦说,看到曾经一度萎缩的呼伦湖,随着近年来一系列修复和治理项目的实施,水域面积逐年扩大,湿地生态逐步恢复,这在他们的心中播种下了一颗热爱自然的种子。我们会继续在专业学习研究中发光发热,努力探索环境科学的前沿知识,为实现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报记者  范苏)

地理科学学院呼伦湖生态保护师生科研团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