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通大这十年——实学研攻 赋能高水平大学建设

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纪实

1593
分享

发布时间:2022-09-23 09:37阅读次数:1593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余小乔

2012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014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ESI全球机构排名从2013年的2953位上升到今年9月的第1344位,共跃升1609位;自然指数全国内地高校排名从2018年首次上榜的第181位上升到历史最优排名第91位,共跃升90位……过去十年,我校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实力增强,迈上新台阶;科研工作全面发力、多点开花,实现新突破。

牵住“牛鼻子”,打造“硬核力”。2012年以来,我校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持续强化学科特色打造和特色学科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一个个不断抬升显示度的特色学科、一项项累积科研贡献度的项目,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聚动能、添砝码。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构建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和统领,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十年来,校党政坚持“高峰引领、重点突破、统筹发展”,推动实施学科建设提升工程,构建出“高峰培育学科、高原建设学科、特色发展学科、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为框架的学科体系,学科实力全面增强,高地高峰建设卓有成效。

围绕优势学科建设任务目标,学校先后成立“南通大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南通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高水平大学与优势学科建设工作,并定期组织召开优势学科建设工作研讨会、总结会,集中力量建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学校还牢牢把握省优势学科立项建设重大机遇,围绕“聚才”、“提能”、“增效”,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建设效能,全力推进学科建设工程。

2013年5月,具有学科传统和发展基础的临床医学学科,率先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一举在国际上提升了我校的学科声誉度,也由此开启了我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新征程。为推动已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再上新台阶、推进潜力学科早日迈入ESI前1%学科行列,2016年,学校确立“定向投稿、鼓励合作、专项奖励”指导思想,出台ESI学科培育和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对进入ESI前1%榜单和潜力值大于0.5的学科实施专项奖励,强化政策激励。当年,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成为学校第二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2018年,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行列。

“申博扩硕”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题中之义。十年来,学校党政多方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和平台,持续加强学位授权培育学科建设,制定建设方案,明确行动路线,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差异化发展。围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申报建设,校领导一次次听取进展汇报并作重要指示,倒排时间、挂牌作战、整改短板,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把控,“申博扩硕”工作取得持续突破,学位点布局得到进一步拓展优化。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  提升科研生产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校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2012年以来,校党政坚持有效科研理念,鼓励教师多做推动学科发展、反哺教学、契合社会需求、促进自身发展的科研。

为此,学校大力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先后修订出台《南通大学科研业绩分计算办法》、《南通大学科研项目认定办法》《南通大学科学研究论文等级认定办法》《南通大学教学和科研成果类专项工作量补助办法》,研讨制定《高水平论文成果视同折算办法》,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分级等工作中做好成果视同折算认定工作,促进高水平论文成果的产出。

同时,学校还以科研质量和贡献度为导向,不断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建立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质量成果为目标的科研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实施“科技改革30条”,简政放权,打通校内政策,有效建立了让各种智力资源“动” 起来的制度体系,激发和释放科研人的创新活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社科基金立项数是衡量一所学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尺,也是学校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学校围绕二次党代会、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进一步增强科研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动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批既“顶天”又“立地”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和交叉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实现了国字号科研平台的突破。依托这些平台基地和重点项目,全校教师的科研热情被点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量不断扩大。

作为一所扎根江海大地的区域综合性大学,校党政始终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紧紧围绕聚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高级别项目、集聚高质量成果、拓展高水平平台“四个重点”,深入实施政策引领驱动系统化、项目成果培育精品化、科研平台建设高端化、科研队伍提升全员化“四个工程”,精心打造学术沙龙、名家讲坛、高端论坛等“三个品牌”,协同培育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三大战略”,通过更高质量“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更好氛围“聚起来”,夯实内涵,凝练特色,打造高峰,扩大影响,形成了体制机制完善、学科生态优良、队伍结构合理、学术影响深远的科研工作格局。

以成果产出为导向  增强学术影响力  

励精图治谋发展,创新求强铸辉煌。在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政策指引下,在全校上下驰而不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中,学校捧出了不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十年答卷”。

学科建设从数量扩张向高地高峰转变。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个学科入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7个学科上榜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3个学科获批“十三五”省重点学科、5个学科获批“十三五”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学科获批“十四五”省重点学科A类,6个学科获批“十四五”省重点学科B类。

科研创新从做大项目体量向量质齐升转变。自然科学方面,全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55项,其中重点项目8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项;获省部级项目298项,其中江苏省杰青3项、优青2项;自然指数历史最优排名位列全国内地高校91位、全球高校401位。人文社科方面,十年共获纵向研究项目2283项,实现各级各类项目立项全覆盖,其中国家级项目161项、省部级项目322项,立项数创历史最好成绩。

科研平台从做多做大到做优做强转变。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高端智库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7个,其中,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实现国家级平台零突破,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的“组织工程技术产品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唯一获批建设的组织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从提升显示度向提高贡献度转变。新增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53项,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500余部,发表SCI来源期刊12000余篇、CSSCI来源期刊2000余篇;《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多次刊发学校科研成果,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和肯定;通大附院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年度“百强榜”,并于今年作为苏中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医院入选“十四五”江苏省研究型医院。

往绩可述,来绩无穷。历经110年积淀与传承,学校已经正式迈入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冲刺阶段,每一位通大人正以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行动自觉,扛起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共同谱写百十通大精彩华章。

(校报记者  余小乔/文 范苏/摄)

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团队成员在研发疫情用防护材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