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我校举办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14
分享

阅读次数:14发布时间:2025-09-29 17:40来源单位:科学技术处 责任编辑:余小乔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我校积极响应首个“全国科普月”号召,系统谋划、精心组织,集中开展包括“科普阵地探未来,交流通达新世纪”主场活动,“跨校协同・科普赋能”“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走进自动驾驶,点燃科学梦想”“医药科普”等四个分场科普主题活动在内的系列科普活动,有效弘扬了科学精神,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校园与社会氛围。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出席主场活动。

“科普阵地探未来,交流通达新世纪”主场活动由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与南通市新区学校联合举办,将“交通强国”战略元素融入创新实践环节,为学生们打开了通往前沿科技的窗口。华亮在活动中指出,科普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肩负着将优质资源辐射至基础教育阶段的责任。他鼓励同学们热爱科学、积极参与科学探索和实践活动,未来以科技报国,为国家“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贡献智慧。活动期间,新区学校的同学们参观了工程训练中心各实训场地,近距离了解现代工业制造的基本流程与设备操作。在实践体验环节,大家亲身体验了“3D打印”“激光内雕”“智能科技互动”等项目,并通过虚拟现代加工技术,在沉浸式互动中过了一把“工程师”的瘾。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积极推进“跨校协同・科普赋能”行动,与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展深度交流,为科普月活动注入了校际协同的新活力。学院同步开展“AI系列‘1+X+应用’”主题科普活动,推动人工智能走进多类场景。张晓峰教授与窦立云博士赴南通中学开展“AI赋能课堂教学”指导,助力教师掌握智能教学工具;鲁松副教授作《AI驱动宣传新纪元》讲座,促进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深度融合;王皓晨老师以《AI赋能法律事务面面观》解析AI在法律实务中的运用,激发学生探索技术落地与学科交叉的热情。系列活动有效拓展了师生科技视野,强化了AI赋能实效,助力构建跨学科、跨学段的科普新生态。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紧扣“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全国科普月主题,结合学科特色与资源优势,成功组织开展了“深学《科普法》,共筑强国梦”主题宣讲会、“三分钟讲透一项科创成果”展示大赛、“科技群星闪耀时”科学家故事展示以及“电亮求知路,自绘青春梦”科普进校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科普活动,覆盖师生及社会公众近千人次,在校园内外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展“走进自动驾驶,点燃科学梦想”主题科普活动。平鹏副教授走进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借助自动驾驶出租车、扫地机器人等视频开展“自动驾驶”主题科普讲座,将抽象技术化为身边实例,带大家走进自动驾驶世界。他还以《三国演义》“木牛流马”视频讲述古人对“自动驾驶”的想象,并通过趣味互动游戏模拟自动驾驶感知原理,帮助孩子们拓宽科技视野,同时播下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

药学院以医药科普为主题举办第二届“青春耀无限 科普‘药’健康”药学科普创新大赛,重点围绕常见疾病防治及药学服务等内容开展创作,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强化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对推动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薛琴 方小霞 邵蔚 马天源 鞠敏 孙政)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