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深入机械工程学院调研,全面了解学院在重点任务推进方面的进展与成效,并就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性意见。
陆俊杰认真听取了学院围绕党建工作和高质量发展所作的专项汇报,对学院近三年在党建引航、人才引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学科竞赛以及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院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与担当作为,也凝聚着全体教职工的辛勤耕耘与专业智慧,为学院和学校事业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围绕系统总结“十四五”发展经验与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陆俊杰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六大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二是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命题,激发教师投身教改研究的积极性,以项目化方式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各项任务;三是高举人才强院旗帜,不断夯实学科发展根基,着力建设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机械工程学科,主动出击引进高层次人才,注重发掘并培育学科带头人;四是强化内涵建设,深耕学科特色,深入研究兄弟院校学科发展动态,高起点谋划学科方向布局,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五是提升领导班子办学治院能力,凝聚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合力,以先进的办学理念、高远的战略视野、清晰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陆俊杰还实地走访了学院实验室,并围绕师资引培、学科发展等相关议题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成静)
9月17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深入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调研学院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精准指导、擘画方向。
陆俊杰认真听取了学院标杆院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党建工作汇报。他指出,生命科学学院在党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水平、学科竞赛成果及学生教育管理等多个领域均取得历史性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学院领导班子的坚强有力与团结奋进,更凝聚着全院教职工的扎实付出与专业担当,为学校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学院,陆俊杰提出六点要求: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立足长远,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以鲜明办学特色与核心竞争力掌握发展主动权;二是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的核心命题,培育顶天立地的时代新人;三是优才支撑、激活人才动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团队协作机制,集中力量攻克关键领域课题,在高质量成果产出中释放内涵式发展活力;四是突出特色发展,整合科研团队研究方向,打造学科专业“品牌”,彰显学科核心竞争力;五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责任担当;六是凝聚发展合力,持续维护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学院教职工勤勉敬业、锐意进取,为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陆俊杰还针对学科发展、实验教学人员队伍建设等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并在会后实地走访了学院工作人员办公室、科研团队实验室等场所,进一步了解学院发展实际情况。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就学生工作、科研创新、教学管理等工作作系统汇报。
(靳颖)
10月10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深入教师教育学院调研。
施佺对教师教育学院在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充分准备表示肯定,针对学院当前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着力打造卓越教师品牌,深化跨学院联动机制,整合资源,打造亮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重点培育一批教学技能精湛、学科知识扎实的卓越教师,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二是优化跨学科协同培养模式,加强过程管理,聚焦不同学科导师间的联动融合与资源整合,系统化、精准化地完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体系,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强化实践教学校地联动,打造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加强校内校外导师深度互动,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机衔接的教学体系,通过资源互补共享,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
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师教育管理处处长姜永杰主持会议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他表示,学院将进一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平衡好教师教育和学科教育,积极打造我校卓越教师品牌。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许晶)
9月16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骏到文学院调研相关工作。
徐骏听取了学院“十五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及近期工作汇报,对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中作出的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围绕文学院当前重点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系统推进通识教材编写。要拓宽视野、创新理念,加强通识课程体系的结构化与系统性建设;要以通识教材的编写为牵引,开设有特色的全校通识课,推进全校读书热,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卓越人才。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优秀人才为目标,面向国家发展需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继承发展”内涵,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精准定位,着力培育具有通大特色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要关注当代社会需求,结合学院特长,探索专业改革,培养实用性、实践性人才。三是深化专业改革与优化建设。要紧密对接学科前沿与用人单位反馈,科学修订培养方案,突出特色发展与差异化路径,全面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调研会上,文学院院长顾金春作“十五五”规划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和近期工作汇报,副院长施贤明就学院通识课程和内涵专业的发展作工作交流。
教务处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胡淑英/文 顾寒阳/摄)
9月30日上午,副校长陈玉娟到档案馆调研,与全体教职工座谈交流。
陈玉娟对档案馆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档案馆实际,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始终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确保学校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二是提升攻坚能力。针对数字档案馆建设、校史研究、场馆育人等重点任务,要协同相关部门大胆改革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破解难题、务求实效、推动发展的能力。三是增强全局意识。要树立全馆“一盘棋”思想,以“活水循环”的理念、“做大蛋糕”的眼光和“成人之美”的胸怀,推动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良性互动,激发团队活力。四是树立底线思维。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要抓好各方面各环节管理,特别要注意防火防盗,确保实体档案安全;要与时俱进,切实做好电子档案安全防护;要切实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保密意识,坚决杜绝各种安全事故、失泄密事故。
会上,档案馆与会人员逐一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岗位职责、工作状态、岗位贡献度,以及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等进行发言,并就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等提出系列建议。
(王梦/文 邱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