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 School Dynamics

  • 4月24日,中国—保加利亚教育文化合作联盟成立大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出席会议并致辞。保加利亚全民教育基金会主席Grigor Vladimirov、瓦尔纳自由大学副校长Eleonora Tankova、保加利亚亚洲体育文化旅游协会秘书长Law Sarah应邀参会。王卫东代表学校对联盟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向远道而来的保加利亚来宾及兄弟院校代表致以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我校概况及国际交流成果,并表示,保加利亚是首批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中东欧国家之一,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深度融合,已成为中欧人文合作的典范。他希望联盟成员高校以此为契机,拓宽合作领域、深
    2025-04-25
  • 4月23日,纺织服装学院举办高端纺织青年科学家论坛,论坛聚焦前沿技术交流与产学研深度合作,邀请来自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南昌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院所的9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副主编、福州大学赖跃坤教授作了题为“仿生特殊浸润性功能膜层构建及其多相分离应用”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多孔超浸润分离膜材料的理论模型和制造策略,及其在烟气过滤、油/水分离等多相分离领域应用。太原理工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院长王建成教授作了题为“煤基固废制备多孔材料”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粉煤灰制备介孔分子筛CO2吸附剂、气化渣炭灰分离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及气化渣分离炭制
    2025-04-25
  • 4月22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晓军一行前往南京江北新区,调研对接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出席交流会。陆卫东充分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在高端人才、优势学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与良好发展态势,也高度关注了南通高新区的发展。他希望家乡的大学和高新区能够协同发展,并与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生物医药领域优质项目实现产业化落地。​华亮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学校将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积极遴选具备产业化转化潜力的重大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及前沿产品入驻区域技
    2025-04-24
  •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联建共建的优势互补作用,4月22日上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系党支部与通大附中第四党支部(物理学科)举行共建签约仪式。通大附中党委书记成平介绍了通大附中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第四党支部在物理学科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就双方共建后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优化、党组织凝聚力强化、党建与业务创新融合等方面提出建议。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凌介绍了学院党总支和物理系党支部的基本情况和特色亮点工作,希望通过双方共建,构建起校地资源互通、课程共建、师资协同的“大中衔接”全链条培养体系,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同频共振,为“名城名校”融合发展贡献力量。物理系党支部书记邵旭萍、通大附中第
    2025-04-24
  • 4月21日—22日,2025年度南通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培训班在我校举办。开班式上,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朱小娟致辞,向培训班开班表示热烈祝贺,详细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表示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培训班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全方位后勤保障,助力学员提升专业素养,鼓励学员借此契机加强交流学习,推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南通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汪春荣在动员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一函两书”制度在维护职工权益、规范企业用工方面的关键作用。他期望学员珍惜培训机会,认真学习,提升业务能力,精准运用“一函两书”,
    2025-04-24
  • 4月22日下午,民进南通大学基层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南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文圣,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城应邀参会。副校长、民进南通市委会主委陈玉娟出席会议。民进南通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朱宁主持会议。王文圣希望民进南通大学基层委员会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强化民主党派履职能力、严以律己树标杆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聚合力、建诤言、强担当、促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谱写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王卫东对校民进基层委的成立以及新当选的领导班子表示祝贺,指出基层委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赓续党派血脉,筑牢团结奋斗的政治根基;夯实组织根基,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聚焦时代重任,彰显服务发展的使
    2025-04-23
  •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2014年12月,我校主动策应国家战略,依托江苏沿海沿江发展研究院,成立专门服务于长江经济带与江苏发展的高校智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十年来,研究院倾力打造“头雁”领航、“强雁”协同,带动“群雁”齐飞、“雏雁”振翅的雁阵效应,及其勠力创新、聚智辅政的不懈探索,成功入选CTTI来源高校智库百强榜,是江苏省宁外高校唯一省级重点高端智库。内联外引,构建专兼互补“人才矩阵”与社会智库、党政部门智库相比,地方高校智库不仅具有学科基础和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还具有人才密集和对外交流广泛的独特优势。
  •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棉花播种期。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纤维之一,从衣服到被子,再到日常生活中各种纺织品,都离不开棉花。然而,棉花的生长并不容易,它要面对干旱、盐碱、低温和病虫害等各种挑战。因此,如何培育更高产、更抗逆的棉花品种,是植物学家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棉花育种改良离不开对棉花基因遗传分析等基础研究。近日,生命科学学院王凯教授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成功完成了四倍体陆地棉标准系TM-1端粒到端粒的全基因组组装,首次揭示了多倍体作物着丝粒的动态演化规律。该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不仅填补了以往发表的棉花基因组版本中数万个空白区域,
  • 癌症防治,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造影检测是肿瘤筛查中的必要环节。药学院师生团队从肿瘤代谢特性出发,研发出基于肿瘤选择性的体外喷洒型荧光造影剂HTC,创新给药方式,突破解决适应性窄的问题,能够让肿瘤快速“现踪影”,大幅度降低使用剂量同时还对患者无副作用。团队研发成果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秦创原”创新挑战赛国赛中斩获金奖。“当下的显影剂副作用大、选择性低、成像时间模糊不定,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团队指导老师、药学院凌勇教授介绍道,肿瘤显影剂作为癌症诊断和治疗重要一环,显影剂市场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用于临床的荧光造影剂主要有亚甲基蓝和吲哚菁绿,但显影剂存在对肿
  • 我是来自公共卫生学院预防213班的李佳悦。今年,我有幸获得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让我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决心愈发坚定。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的点点滴滴,这是一段满溢着温暖与成长的逐光之旅。梦想启航:志愿萌芽绽微光2021年金秋十月,我背上行囊,来到了江海之滨的南通,就此开启了憧憬已久的大学生活。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述的南通“莫文隋”原型汤淳渊老先生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内心的角落。那句“别人有困难,我就要帮助他”,宛如一颗饱含善意的种子,深深埋入我的心田,从此,志愿服务的萌芽便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