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 School Dynamics

  • 11月7日上午,我校召开2025年度预算执行推进工作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吉明明在讲话中强调,预算执行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落实好。他对全校预算执行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强化政策要求,确保预算执行合规高效;二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压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三是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预算执行工作合力。财务处处长王夏强主持会议,通报了2025年项目库预算执行情况以及2024年、2025年的财政专项预算执行情况。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研究生院等11家单位各自汇报了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用款计划及改进举措,表示将于年底完成相关预算执行计划。各职能部门
    2025-11-10
  • 11月7日—8日,副校长陈玉娟率队赴昆山市第二中学、昆山市秀峰中学和无锡市梅梁中学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昆山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仲跻宏、昆山市秀峰中学校长向辉、无锡市梅梁中学校长张锋接待了我校一行。在昆山市第二中学,仲跻宏对我校到访表示欢迎,介绍了昆山教育的总体情况和昆山二中“轻负高效、教体融合”的办学特色,期待通过与我校合作共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教学创新。陈玉娟介绍了我校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学科优势与人才优势。她指出,未来两校将围绕“双师同行”“数学文化共建”“同辈成长计划”三大品牌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数学教育创新高地,实现“中高协同、共育英才”的目标。期间,仲跻宏与陈玉娟共同为两校共建
    2025-11-10
  • 11月8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率队赴连云港市参加2025花果山英才双创周系列活动,并在2025第四届“灌河云山”英才周开幕式上讲话。华亮介绍了我校基本概况以及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近年来,灌云县“灌河云山”人才政策成效显著,“百川灌河 才聚云来”工作品牌更加闪亮,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华亮表示,我校将进一步深化与灌云的紧密合作,加快校地双方全方位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文化领域互动,携手赋能校地双方高质量发展。开幕式上,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钟永彦代表学校与麦格压缩机(江苏)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创新联合体合
    2025-11-10
  • 11月7日,我校召开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小组会议,副校长陈玉娟出席会议并讲话。陈玉娟对审计处扎实细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评价报告内容详实、问题分析透彻、建议具有建设性。她就进一步聚焦关键风险点、堵塞管理漏洞、提升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内部控制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整改、促进管理,要切实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提升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审计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审计处处长徐晓艳主持会议,汇报了本年度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的整体情况。审计处相关负责人就2024年度“工程项目管理-基建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和“所属法人单位管理-所属企业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两个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
    2025-11-08
  • 11月6日,2025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东北地区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公布了江苏省教育行业IPv6规模部署及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用案例遴选结果。我校申报的案例《探索构建基于“双轮、三维、四域”模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态》入选“信息化建设优秀案例”。近年来,我校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举措,坚持以“党建引领、数据驱动、应用为王、服务师生”为目标,致力于建设常态化、全局型数据赋能体系。此次获奖的“双轮、三维、四域”模型,正是我校系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成果。该模型通过数据与应用的双轮驱动,贯通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与场景应用三个维度,并深度融合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
    2025-11-08
  • 近日,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院校学组)2025年年会在青岛大学召开。我校遴选推荐的6篇论文在年会上获奖。获奖论文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国志、朱依俊的《阿普尔课程意识形态论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袁小平的《新时代廉洁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路径研究》、化学化工学院陆佳鹏的《AI大模型嵌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伦理风险与治理》荣获一等奖,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易承东的《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探析》、教育科学学院唐新红的《数字化时代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双重网络构建研究》、党委宣传部朱立宁的《“大思政”视域下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荣获二等奖。东华
    2025-11-08
  • 心血管疾病长期位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面对庞大的心电监护和防范化解疾病风险的实际需求,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心联智护”科创团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入手,提出复合导联设计理念,开发出可穿戴化的智能监护原型,有效提升了心电监测的精准度与稳定性。团队作品“可穿戴式复合导联智能心电监护系统”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团队一等奖、新思科技人工智能企业专项奖。项目成果在2家三甲医院和2家医疗单位成功应用,实现了智慧医疗的普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全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3.3亿人,如何做到早筛、早诊
  • “希望你们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让涉农院校更加坚定了厚植爱农情怀、建设农业强国的信心和决心。多年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引导鼓励师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练就兴农本领。今年上半年,我校参与共建的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获批成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之一;参与共建的通州樱桃番茄科技小院,入选江苏省科技小院并获立项资助。随着越来越多的我校师生参与科技小院建设,一个个扎根农村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乡土实践逐渐丰盈,一条条农科教融
  • 百年通大,栉风沐雨!自办学之初,学校便始终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相连,孕育形成了通大的校训精神和价值追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岁月中,通大人于枪林弹雨间辗转办学,用青春和生命守护信仰,用执着和坚毅诠释担当。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影像,再现一段历史。“抗战中的通大记忆”主题展中泛黄的照片传递着永不褪色的抗战精神,展现出通大人的热血与忠诚,时刻提醒我们化作奋进力量,绘就新时代通大的崭新画卷。作为我国最早独立创办的医学和纺织高等院校之一。抗战前夕,我校农、医、纺三科已形成完善的办学体系。各学科均拥有专属的校舍与门类齐全的实验室,并建有规模化实习基地
  • 颈髓损伤、四肢瘫痪了十年多,通过“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再经过康复训练,能神奇地完成抓握木块、圆球等动作,甚至还能徒手抓起葡萄送入口中……9月25日上午,在附属医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研究型病房,神经疾病中心康复团队正在对患者顾先生进行功能评估,他是南通市首例、全省第二例接受“植入式脑部采集刺激系统”手术的患者。经过50余天的康复训练,他的康复成效令人振奋。技术革新:脑机接口的“南通样本”从科幻到现实,脑机接口技术正以惊人速度突破边界。这项通过直接读取大脑神经信号,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交互的前沿技术,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11日,附属医院神经疾病中心面向全国公开发
  • 又是一年秋韵初染。九月的通大,一群新生从不同的经纬跨越山河湖海赶来,拖着行李箱、背着梦想,相聚在通大这所百年学府。他们中有人携着馕香与乡愁,有人把家人的经历当成理想,有人手握专利追梦……他们以通大为舟,立志在这里乘风破浪。他们的故事,随着开学典礼的举行,正轻轻翻开扉页。从此,山海同赴,梦想启航。以乡情为根,花开通大行李箱碾过祈通大道的轻响,藏着无数跨越山海的故事。天南海北的新生们,带着故乡的印记和对未来的期许,将难以割舍的牵挂与热爱一一铺陈在通大这片崭新的图谱中。从新疆霍尔果斯市远程而来的王玥同学,刚下飞机就感受到与家乡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江苏有着和新疆一样毒辣但体感更胜一筹的夏日午后,还有潮
  • “老师讲得特别清楚,我终于弄懂这个公式了!谢谢江苏的哥哥姐姐!”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开展的“七彩假期”线下支教活动中,一位维吾尔族学生在课后说道。暑假期间,这支由12个民族、15个专业学子组成的团中央全国重点团队,跨越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等8省13市,以“理论+科技+教育+文化”为笔,在边疆村寨、牧区草原、社区课堂、非遗工坊深情书写新时代民族团结新篇章。今年暑假,校团委紧密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通过成立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校院两级指导机制、细化全流程管理规范等机制保障,精心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3万

科研聚焦 / Research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