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 School Dynamics

  •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消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提高我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自防自救能力,11月14日下午,我校联合南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在科技创新楼开展主题为“消防正青春·平安满校园”的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担任活动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校党委常委、保卫部部长朱城出席活动。参演人员在科技创新楼三楼实验室点燃烟雾弹模拟电气线路火灾,学生立即模拟拨打119报警,同时向楼宇管理员报告火情。校微型消防站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微型消防车现场开展灭火。楼宇管理员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引导师生捂住口鼻,保持低姿,迅速有序地疏散到楼下广场。校内电工赶到
    2025-11-17
  • 11月15日—16日,我校举办研究生“组合数学、图论及其应用”学术创新论坛。副校长陈玉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陈玉娟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和研究生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她指出,本次论坛紧扣学术前沿,响应时代需求,为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加强校际合作提供了宝贵平台,期望以此为契机,共同探索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新路径。研究生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俊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深入交流,有效激发科研热情与创新潜能。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王林峰教授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成绩,对各位领导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加强交流合作。特邀报告环节,大连理工大学王毅教授、苏州大学季利均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祝宝宣教授
    2025-11-17
  • 11月10日—14日,江苏省2025年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小学数学)培训班在我校开班。来自全省各地的100名小学数学教育骨干在我校开启为期5天的专业研修。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卢志勇在开班典礼上致辞,向全体学员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与培训工作成效。他鼓励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积极投入交流,将培训所学有效转化为教学实践,助力江苏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刘丽莉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与学科优势,重点解读了本次培训的多模块课程体系与多样化教学模式,表示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支持参训教师专业成长。学员代表苏州敬文实验小学张姝雯老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许冰彬老师分别发言,感谢我
    2025-11-17
  • 11月13日下午,我校召开智慧治理与数字人文重点实验室建设点遴选评审汇报会。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主任孙建军,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胡高明等评审专家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陆俊杰代表学校向评审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我校召开此次校级实验室评审汇报会,旨在通过校内实验室建设,有效整合跨学科资源,促进科研范式转型,为未来申报省部级以上实验室奠定坚实基础、储备强劲力量。他强调,本次评审是对我校文科实验室过去工作的全面总结与检验,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有力指引。各申报点应充分展现自身特色与
    2025-11-16
  • 11月14日,我校第十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施佺代表学校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们致以诚挚欢迎。他介绍了我校办学概况,以及物理学学科的发展积淀与成果,期望本次论坛成为青年学子深入学术对话、碰撞创新思想、拓展科研视野的重要平台。他鼓励研究生们积极分享研究成果、激发学术灵感,共同推动物理学科跨领域融合与学术创新突破。本次论坛由研究生院主办,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论坛以“凝聚态物理前沿:理论与计算”为主题,吸引了物科院全体研究生参与。论坛期间,研究生们围绕凝聚态物理的理论研究、计算模拟方
    2025-11-16
  •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11 月 14 日下午,由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牵头的“校企警社”四方党建共建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骏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 徐骏对通创投资公司、紫琅湖派出所、小海街道近山社区给予学校事业发展的鼎力支持与悉心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党建共建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整合各方资源、服务中心大局的有效路径。此次“校企警社”四方共建,既是学校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拓展党建工作广度与深度的积极探索,也是企业、公安、社区深化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效能的务实之举。他强调,学校将以此次共建为契
    2025-11-15
  • 日前,第28届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招募宣讲会暨支教团成立十周年分享会在我校啬园校区艺术中心剧场举行。现场,一个个感人的支教故事让人热泪盈眶。“把自己的热爱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奋斗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徐雨辰的发言得到了所有支教团成员的共鸣。自2015年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我校组建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10年间,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横跨祖国东西部4000余公里,扎根3000米高原、西北边陲,为青海、新疆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一线教师200多人。用爱心浇灌成长的花朵“老师,我是福利院的,没有爸爸妈妈……”望着刚刚还在课堂上交头接耳、调皮捣
  • 心血管疾病长期位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面对庞大的心电监护和防范化解疾病风险的实际需求,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心联智护”科创团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入手,提出复合导联设计理念,开发出可穿戴化的智能监护原型,有效提升了心电监测的精准度与稳定性。团队作品“可穿戴式复合导联智能心电监护系统”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团队一等奖、新思科技人工智能企业专项奖。项目成果在2家三甲医院和2家医疗单位成功应用,实现了智慧医疗的普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全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3.3亿人,如何做到早筛、早诊
  • “希望你们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让涉农院校更加坚定了厚植爱农情怀、建设农业强国的信心和决心。多年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引导鼓励师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练就兴农本领。今年上半年,我校参与共建的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获批成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之一;参与共建的通州樱桃番茄科技小院,入选江苏省科技小院并获立项资助。随着越来越多的我校师生参与科技小院建设,一个个扎根农村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乡土实践逐渐丰盈,一条条农科教融
  • 百年通大,栉风沐雨!自办学之初,学校便始终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相连,孕育形成了通大的校训精神和价值追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岁月中,通大人于枪林弹雨间辗转办学,用青春和生命守护信仰,用执着和坚毅诠释担当。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影像,再现一段历史。“抗战中的通大记忆”主题展中泛黄的照片传递着永不褪色的抗战精神,展现出通大人的热血与忠诚,时刻提醒我们化作奋进力量,绘就新时代通大的崭新画卷。作为我国最早独立创办的医学和纺织高等院校之一。抗战前夕,我校农、医、纺三科已形成完善的办学体系。各学科均拥有专属的校舍与门类齐全的实验室,并建有规模化实习基地
  • 颈髓损伤、四肢瘫痪了十年多,通过“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再经过康复训练,能神奇地完成抓握木块、圆球等动作,甚至还能徒手抓起葡萄送入口中……9月25日上午,在附属医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研究型病房,神经疾病中心康复团队正在对患者顾先生进行功能评估,他是南通市首例、全省第二例接受“植入式脑部采集刺激系统”手术的患者。经过50余天的康复训练,他的康复成效令人振奋。技术革新:脑机接口的“南通样本”从科幻到现实,脑机接口技术正以惊人速度突破边界。这项通过直接读取大脑神经信号,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交互的前沿技术,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11日,附属医院神经疾病中心面向全国公开发
  • 又是一年秋韵初染。九月的通大,一群新生从不同的经纬跨越山河湖海赶来,拖着行李箱、背着梦想,相聚在通大这所百年学府。他们中有人携着馕香与乡愁,有人把家人的经历当成理想,有人手握专利追梦……他们以通大为舟,立志在这里乘风破浪。他们的故事,随着开学典礼的举行,正轻轻翻开扉页。从此,山海同赴,梦想启航。以乡情为根,花开通大行李箱碾过祈通大道的轻响,藏着无数跨越山海的故事。天南海北的新生们,带着故乡的印记和对未来的期许,将难以割舍的牵挂与热爱一一铺陈在通大这片崭新的图谱中。从新疆霍尔果斯市远程而来的王玥同学,刚下飞机就感受到与家乡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江苏有着和新疆一样毒辣但体感更胜一筹的夏日午后,还有潮

科研聚焦 / Research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