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4
    2025-11
    11月20日—21日,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我校加入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当选理事单位。此次会议以“数智时代中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为主题,旨在推动中非教育科技合作与知识共享,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中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会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祁小峰代表学校参加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授牌仪式,并与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艾因乔克科学学院院长SOUKRI ABDELAZIZ教授分别代表两校签署合作备忘录。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由科技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中国、非洲、美洲、欧洲等43个国家(地区)的政要、外交官、外宾代表,以及国家有
    2025-11-24
  • 24
    2025-11
    11月22日上午,医学院在启秀校区举办“繁星・照亮医学之路的青春榜样”主题感悟分享会。本次分享会分“初心・点亮星海”“求索・汇聚星芒”“笃行・仁心仁术”“勇攀・智创高峰”四大篇章,通过主题宣讲、技能展示、舞蹈才艺等形式,展现通医人在医学道路上的坚守与成长,为2025级新生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文化盛宴。在“初心・点亮星海”篇章,学院党委委员、免疫学系副主任朱轶晴以《通医人的抗战峥嵘记忆》为题回溯校史,将通医先辈在抗战烽火中坚守的医者初心娓娓道来;医学人文教研室主任单芳以《生命之诗,仁爱之魂》为题,用细腻语言礼赞医者仁爱信仰;2022级口腔医学专业万欣仪以《我的两场青春远征:迷彩绿与
    2025-11-24
  • 23
    2025-11
    11月21日—23日,我校举办2025年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分析及应用学术会议。副校长陈玉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陈玉娟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她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交流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的融合发展。她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开幕式上,深圳大学数学学院院长杜力力教授对我校举办学术会议为大家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表示感谢,并表示将持续关注并支持我校数学与统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共绘发展新蓝图。南京大学数学学院孙永忠教授在闭幕式上感谢本次会议的成功组织,期待共同营造开放包
    2025-11-23
  • 22
    2025-11
    11月20日下午,恬园“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平安社区∞”赋能行动暨第十期“书记荟客厅”活动。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周振修出席活动。 在社区学生发展中心,周振修作题为《与“纪”同行,与“法”相伴——大学生廉洁修身与法治素养养成》的专题党课。他从明辨是非、修身正己、知法守法、融合贯通四个层面展开,系统阐释了“法”作为社会行为底线与“纪”作为组织自律准则的内涵关系,强调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强化纪法意识是个人成长与社会担当的必然要求。他勉励全体学生要将“纪”与“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与“纪”同行,行有所止,心有敬畏;与“法”相伴,思有所方,胸有尺度,努力成
    2025-11-22
  • 22
    2025-11
    近日,江苏省第十四届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落下帷幕。我校60名参赛学生中有44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4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20人,一等奖获奖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充分展现了我校师范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该赛事是全省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品牌,引领师范生培养院校的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改革方向。本次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承办,南通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晓庄学院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共同协办。大赛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理科、中学文科和艺体教育五个比赛组别,旨在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新师资培养质量,检测师范生培养成效。在江苏省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迎来了更广阔
    2025-11-22
  • 21
    2025-11
    11月21日上午,我校举办2025年“领航行动”第六期辅导员沙龙,本期沙龙以“深耕育人主业 笃行护航初心”为主题。专题分享环节,学生工作处夏光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杨轶凡、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伏诗文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研究型辅导员成长、校园安全等主题,结合实践经验与外出学习成果展开分享。夏光祥梳理了“一站式”学生社区政策发展历程,介绍了我校“1110工程”的实践成效,并结合社区育人案例,分享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育人的实践路径;杨轶凡结合省级思想政治骨干专题研修收获与科研思考,分享了辅导员科研“从茫然到洞察、畏难到笃定、想法到成果”的三重进阶路径,明确了选题需锚定国家战略与学生需求
    2025-11-21
  • 21
    2025-11
    11月2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举行校友捐赠仪式。1978级校友、美国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环球集团董事长朱瑞凯,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原副校长丁斐出席活动。朱瑞凯深情回顾在母校的求学岁月,感恩母校的培养与教诲,并表示会始终如一地支持母校的发展,带动更多校友的关注、支持母校的事业。他说,此次捐赠是其对母校培育之恩的回馈,更是对母校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他勉励学子们珍惜校园时光、深耕专业、开拓视野,并常怀感恩之心、勇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王卫东高度评价朱瑞凯在推动中美文化艺术交流、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充分展现了“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精神
    2025-11-21
  • 21
    2025-11
    11月19日,我校举办“青春赴科创之约 实践砺强国之志”——“强国志·青春说”主题分享会。我校高度重视科创和社会实践工作,始终将科创育人、实践育人作为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的核心抓手,立足学校学科特色与青年成长需求,搭建多元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推动科创与实践深度融合,让青年在知行合一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本次分享会分为实践团队分享、科创团队分享和主题沙龙三个环节,集中展示了我校在暑期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中的育人成果与学子风采。实践团队分享环节中,“戎光汇星火”实践小分队、“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江海思源青年研习社依次分享了他们在记录抗战老兵口述史、赴新疆开展民族团结实践、深入家乡七市服务乡村振
    2025-11-21
  • 20
    2025-11
    近日,2025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公布。我校学子奋勇争先、表现卓越,徐良玉、郭依涵、陈舒婷获一等奖,赵丽君、李源、樊嘉诺获二等奖。此外,还获江苏省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总获奖数达25项。“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是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也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A类赛事。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据悉,2025年共有来自全国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837所院校或校区、
    2025-11-20
  • 20
    2025-11
    11月14日—16日,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工程管理创新、创业与实践竞赛”暨第十一届“江苏省工程管理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在我校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骏,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王华,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德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张刚,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监赖鹏辉等出席开幕式。来自省内23所高校的400余名师生参赛。徐骏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发展概况以及在工程管理领域的特色优势。他指出,南通大学始终坚持走校地互动、融合发展之路,主动对接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为建筑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通大力量”。他表示,本次竞赛为全
    2025-11-20
  • 20
    2025-11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领,11月19日,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前往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海太长江隧道智慧中心开展社会调研。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城出席活动。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航运装备,其工程项目覆盖从近海到深海的全部海洋能源开发装备类型。在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调研组参观了企业文化展厅,详细了解企业在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生产经营布局及全球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深入3号引桥口生产现场和质量工艺展馆,实地观摩大国重器的核心制造流程,近距离感受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
    2025-11-20
  • 20
    2025-11
    11月19日,“青春筑梦·艺韵流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歌舞综合专场演出走进我校,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演出荟萃多元艺术形式,节目编排层次丰富。开场舞蹈《承诺》以优雅的肢体语言传递出真挚的信仰。以陈达院士事迹为蓝本的朗诵节目《陈达院士的故事》,将科研精神与艺术表达巧妙融合,感人至深。民族舞蹈串烧《多彩霓裳》中绚丽的服饰与灵动的舞姿交相辉映,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的朗诵节目《我们的骄傲》以铿锵之声诠释南航学子的家国情怀、舞蹈节目《逐梦云天外》以优美舞姿演绎蓝天梦想。此外,独唱、小合唱、二胡独奏等节目也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莉丽老师压轴演唱《我们
    2025-11-20
  • 19
    2025-11
    11月18日下午,我校召开智慧治理与数字人文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陆俊杰强调,实验室建设要聚焦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实验科学支撑应用研究,避免空泛理论。他指出,当前我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与省内兄弟院校相比存在差距。针对研究方向,他提出要整合三大领域资源:语言与传统文化传承智能领域,需整合文学院、图书馆、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现有资源,建设语料库、地方文化数据库;大健康治理与政策智能研究领域,要依托公共卫生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结合健康政策、数理统计等方向;社会治理与数字创新领域,需依托教育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
    2025-11-19
  • 19
    2025-11
    11月18日下午,我校召开2025年学位授予点专项合格评估工作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出席会议并讲话。施佺指出,开展学位授予点专项合格评估工作,是进一步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需要,也是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培育高质量人才的需要。各学位授予点务必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通力合作,以评促改,以评促进。针对本次专项合格评估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系统谋划,深刻领悟合格评估的重要意义;二是细读指标,精准对标,高质量完成材料填报;三是协同联动,凝聚合力,严格把控填报质量。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吴丽主持会议。校研究生教育督导廖萍教授对相关指标填报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指导,与会人员就如何做好
    2025-11-19
  • 18
    2025-11
    11月18日上午,我校举办“十五五”文化建设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座谈研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在会上讲话。南通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二级巡视员黄正平,南通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光,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处长刘晖出席会议并建言献策。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如高,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城出席会议。吉明明在讲话中指出,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场所。科学编制“十五五”文化建设事业发展规划,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就“十五五”时期文化建设工作,吉明明代表学校党委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
    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