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12
    2025-09
    近日,我校获批2025年江苏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作为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我校图书馆近年来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已形成多个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如留学生参与的“边走边读”“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国际汉字日、中华传统古诗词诵读等活动,受到多家媒体报道,充分展示了基地活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广泛影响。此次获批基地不仅创新了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模式,也搭建了文化沟通桥梁,更推动了校地、国际资源联动,形成“共享互补、协同发展”的教育生态。图书馆将依托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机构的合作,整合优质资源,为来华留学生提供
    2025-09-12
  • 11
    2025-09
    9月8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到教育科学学院调研。王卫东听取了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和学院工作汇报。他指出,教育科学学院作为学校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核心阵地,长期以来传承和创新张謇教育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服务区域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子团结务实,教职工队伍精神面貌良好,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王卫东详细了解了学院当前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针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日常工作要抓细。要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思政引领精细化,学业指导精准化,成长服务个性化。专业赋能、知行合一,以生为本、精准滴灌,三全育人、协同联动。将管理
    2025-09-11
  • 11
    2025-09
    9月7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吴启晖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低空频谱安全及低空电力巡检(Low-Altitud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Security and Power Inspection)》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主持报告会。报告中,吴启晖教授探讨了低空频谱安全体系与电磁大模型作用,分析了通信、导航、监视三方面低空频谱安全及其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介绍了低空频谱安全在长江低空智联网与低空电力巡检中的应用。在通信安全方面,他强调了低空通信中断对无人机飞行安全的严重威胁,并介绍了通过构建高精度三维频谱地图来提升通信稳定性的方法。对于导航安全,他
    2025-09-11
  • 11
    2025-09
    9月9日下午,如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洁一行来我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出席活动。华亮代表学校对刘晓洁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如皋市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学校和如皋市合作基础深厚,校地、校企之间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表示,学校将以“名城名校”融合发展为契机,聚焦如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需求,主动策应如皋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在人才双引双聘、科技项目攻关、概念验证中心及校地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学校科技创新与如皋地方
    2025-09-11
  • 11
    2025-09
    9月9日,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学生工作部以“线下走访+线上连线”的方式走访慰问一线辅导员,向长期坚守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老师致以诚挚敬意与节日祝福。学生工作部部长陈婷婷等先后线下走访慰问了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学工队伍以及启东校区七个学院的新生辅导员,详细询问大家在思想引领、学生管理、学风建设、考研工作、学生社区建设、招生工作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以及老师们的生活情况,高度肯定了大家在学生工作岗位的辛勤付出,鼓励老学工干部在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探索中要发挥头雁作用,持续发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青年辅导员成长,希望新辅导员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素养,展现青年人的担当,叮嘱大家要注
    2025-09-11
  • 11
    2025-09
    9月10日下午,人文社科处举办“交叉融合,创新致胜——省社科基金申报经验分享”暨青年博士成长营(第6期)活动,助力青年学者成长,提升社科基金申报质量。人文社科处处长孙泊介绍了人文社科处助力青年博士成长成才的系列举措。他指出,今年省社科基金的申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性选题立项数较往年有了大幅度增加,这既体现了社科界对跨学科研究的重视,也为青年学者提供了更多机遇,人文社科处将打造常态化、高质量的交流互动平台,为青年博士在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与保障。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曹志超以“浅谈人文社科与工科的交叉学科问题思考”为题,从选题说明、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四个关键维度
    2025-09-11
  • 11
    2025-09
    9月10日,外国语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活动,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国赛获奖团队进行示范授课。示范课上,公共外语二部倪红艳、武颖老师以“Breaking Stereotypes through Travel(踏万里之途,破认知禁锢)”为主题,进行深入的教学分享和示范授课。授课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充分借助数智技术,通过旅行主题引导学生打破刻板印象,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全球视野,获得在场师生一致好评。外国语学院院长佘军对公共外语团队获奖表示衷心祝贺,并充分肯定他们在教学理念、课堂设计与课程思政融入方面的积极探索。他强调,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师的生命线,是教师立身之本,要始终
    2025-09-11
  • 10
    2025-09
    为深入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厚植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9月9日,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吴如高带队走访慰问退休老教师徐景熙、张廷栖、陆守曾,代表学校向他们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与诚挚祝福。王卫东一行来到原南通师范学院教授徐景熙家中,关切地询问他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并送上鲜花和节日祝福。徐景熙结合自身经历,深刻阐释了如何坚守初心,切实成为一名“坚持真理的共产党员”。他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勉励年轻教师要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临别时,徐景熙向一行来访人员赠送了他的个人纪念图册《春和景明——上海市奉贤区名人档案馆徐景熙先生专辑》和本人撰写的《
    2025-09-10
  • 10
    2025-09
    为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部与广大学生之间的沟通,精准把握学生实际需求,提升后勤服务质量,9月9日下午,后勤保障部组织召开高质量后勤服务学生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王卫东指出,后勤工作是学校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师生安心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构建更有温度、更具品质、更高水平的校园后勤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师生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后勤保障部的根本宗旨。他强调,推动后勤服务向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的高质量发展迈进,离不开广大学生的支持与参与。同学们在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既体现了对后勤服务的殷切期待,也为改进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角。他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关注后
    2025-09-10
  • 10
    2025-09
    9月9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带队赴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调研。陆俊杰高度评价了指挥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取得的显著成效,并介绍了我校社会治理相关学科的建设情况及科研成果。他指出,学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专业人才队伍,在公共管理、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统计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希望能够与指挥中心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建言咨政、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建设等项目。指挥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胡高明详细介绍了南通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
    2025-09-10
  • 10
    2025-09
    为庆祝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学改革创新,9月9日上午,我校举办“躬耕教坛·创新致远——2025年教师节教学创新交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骏出席会议并讲话。徐骏为2025年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教师献上鲜花,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祝福,并围绕新时代教师使命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守教育初心,做“四有”好老师。他强调教师需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成长。二是教研相长,提升“双学术”能力。他指出青年教师应平衡科研与教学,既深耕专业学术,又钻研“教学学术”,通过比赛实践打磨教学技能。三是追求卓越,推动教学创新。他鼓励教师以“两性一度”为标准,
    2025-09-10
  • 10
    2025-09
    9月9日下午,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微电子学院举办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暨新教师入职欢迎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骏出席会议并受聘为学院青蓝工程导师。徐骏代表学校向学院全体教师、企业导师致以节日问候,向从教满30年的教师致以崇高敬意,向新加入微电子学院的青年教师表示热烈欢迎。他充分肯定了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强调“青蓝工程”的实施对传承师德、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作用。他期望导师切实做好“引路人”,青年教师虚心学习、快速成长,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育人品牌,培养更多高素质集成电路人才。就教师成长发展,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坚守育人初心,担当时代使命。要以立德树人为
    2025-09-10
  • 09
    2025-09
    9月1日—7日,我校在啬园校区、紫琅人才公寓分批次迎来了2025级自考助学新同学,500余名本、专科自考学子陆续踏入校园,开启人生新征程。为做好今年开学报到与学生公寓入住工作,继续教育学院提前制定工作预案,专门召开自考开学工作现场协调会,督促任务落实。暑假期间积极对接紫琅人才公寓宿舍安置事项,妥善安排600多张床位。各办学学院高效协同、通力合作,以科学精准的组织安排、热情周到的志愿引导、专业及时的答疑解惑、全面细致的服务支持,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高效、顺畅地完成报到手续,为即将开启的学习之旅、成长之路夯实坚定温暖的基础。学院分管领导、新生辅导员及班主任深入学生宿舍,逐一走访每一间新生寝室。继续教
    2025-09-09
  • 08
    2025-09
    9月5日下午,我校召开科研经费规范使用专项会议,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周振修提工作要求。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主持会议。高校科研经费是支撑科技创新的“生命线”,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不仅事关当前科研项目的健康运行,更关系到科研学术生态的长远发展和科技事业的持续进步。就做好科研经费领域系统整治工作,周振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领会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科研经费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考量、深刻用意、核心要求,强调科研经费绝非“自由支配款”,监督没有“真空地带”,要摒弃“高校特
    2025-09-08
  • 08
    2025-09
    9月5日下午,我校召开人文社科工作会议暨新学期重点工作布置会,总结上半年工作成绩,部署新学期重点任务。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陆俊杰对上半年学校人文社科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他指出,上半年我校人文社科领域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呈现出高位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相关学院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围绕新学期人文社科重点工作,他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走出去”,主动对接国家级学术平台和政府决策部门,深化与高水平院校、学术组织的交流合作,突破“等靠要”思维,建立专家资源网络,提升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重交叉”,大力推进人文社科与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鼓励运用新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