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6
    2024-04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等全国各类竞赛奖项260余项……这是近年来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人才培养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若问“累累硕果”如何“结满枝头”?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新工科”,强化党建引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不断筑牢人才培养硬核支撑力。强化党建引领,潜心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近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强化党建引领,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着力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视野”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学院承办江苏高校土木类学院党建联盟人才供需研讨会去年7月,由江苏20所高校土木工程类学院、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共同发起
    2024-04-26
  • 19
    2024-04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大艺术”涵养新时代“一专多能”艺术人才艺术学院在“新文科”“新工科”背景下,坚守“大艺术”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艺术人才。学院积极拓展教育发展思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设有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南通大学“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中心、南通大学中国红色美术研究中心等十余个研究院所。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学(师范)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美术学(师范)专业于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音乐学(师范)专业2023年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现场考查。党建引领育人 立德树人守初心学院党委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政治责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工作主线,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全面深化全体师生奋进新时代的满腔赤诚和建功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工作案例“‘红色精神润美育’党建机制创新”荣获南通大学“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支部获批省级样板党支部;艺术学院分团委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非遗撕纸
    2024-04-19
  • 12
    2024-04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审核评估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巡礼”系列报道,宣传推广各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与成效,不断推进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内涵式发展。本期展示的是教育科学学院。树品牌 强改革 培养“情能结合”卓越教师教育学软科排名进入前30%,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情境教育研究院等10个研究院所,与香港耀中幼教学院成立“港通早期儿童教育研究中心”……几十年来,教育科学学院遵循“情能兼修、厚德博学”的办院理念,全面推进“新师范”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改革育人模式,着力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携手地方共同孕育了一批批“情能兼修”的高品质教师,打造了享誉全国的教育“南通现象”。党建引领亮品牌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为引导师范生成长为“四有”好教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教育科学学院着力从价值引领、情感建构、师能训练等多维度培养师范生“热爱祖国、钟爱教育
    2024-04-12
  • 28
    2024-02
    濠河之畔的启秀校区主教学楼7楼,总有一盏灯最后熄灭。有学生经常看到一个拎着电脑包步履匆匆的老师,好似和时间赛跑一般。他就是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陈罡教授。守三尺讲台,执三寸粉笔,助力学生科研梦,是他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乐此不疲的事。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展现了做学问、做事情、做人的完美典范,成为学生心灵的指引灯。“做科研和做人一样,要扣好第一粒扣子”“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为了什么而造什么,宁愿没什么也不要编什么”,这句有点绕口的“什么”理论在陈罡团队广为流传。每当有新生进入团队,陈罡总要为大家上一堂“科研人第一课”。这堂课不讲实验室要求和操作规范,而是通过各种案例和故事为大家讲解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要求大家尊重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真实的研究成果体现自己的学术水平,坚决抵制抄袭、剽窃、篡改、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从教25年,陈罡一直坚守科研教学第一线,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着“做研究生道德的引路人、创新的开拓者、智慧的传递者”的教育理念,开展研究生科研指导工作。其精深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风格、开阔的科研思路、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
    2024-02-28
  • 26
    2024-01
    艺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导师团队,是一个情系教育、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团队。他们用激情和智慧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中国画人才,受到艺术界广为赞誉。他们与学生们砥砺奋进,携手共行,结出累累硕果。理念引领 团队协同育英才中国画教学导师团队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负责人张卫教授带领下,团队成员以学生为中心,以“大艺术”人才培养下的“多能一专”育人理念为引领,注重学生艺术素养能力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塑造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团队尤为重视育人方式的丰富性,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教学:邀请国内外文艺界名家进校讲课,激发学生艺术热情,同时带领学生走进国内外各大艺术名校参展或学术交流,挖掘学生内在的艺术潜能,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致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美术人才。在团队成员协作培育下,学生成绩斐然。其中,刘化宇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吴梵有8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论坛中获奖、19幅作品在省级以上专业展览中获奖;赵洁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朱亚娟获批“2
    2024-01-26
  • 12
    2024-01
    仲崇贵教授从教以来,立德修身、开拓创新,将为学、为事、为人的理念融为一体,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用坚守与奉献,展现了高尚师德与责任担当。他用真才和真情呵护学生们成长,同时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与桃李芬芳。潜心科研笃志求真多铁性材料和二维材料研究是材料科学及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的专家,近几年,仲崇贵带领其研究团队主要在多铁材料的磁电耦合效应、二维磁性、铁电调控等方面开展工作,研究得到了CsPbI3中易软化的碘八面体倾斜模式、铁氧体LiFe5O8中的可调光学性质,以及半钝化石墨烯的多铁性和p轨道电子磁性等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在Adv Funct Mater、Phys. Rev. B、Appl Phys Lett、Phys Chem Chem Phys等国内外专业SCI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等在内的各类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被著名刊物Nature、Science子刊、Phys. Rev. Lett.等引用,曾被《物理学进展》予以高度评价。因此,仲崇贵本人也曾获评省“3
    2024-01-12
  • 04
    2024-01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支政治坚定、情怀深厚、学识扎实、锐意进取的研究团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生导师团队,汇聚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躬耕教坛、潜心科研,信仰坚定、守正创新,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善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复合型专门理论人才与教育教学人才。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动践行者团队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导师应有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学养和育人水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诠释导师的责任与奉献,努力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团队坚守信念,爱岗敬业,真心育人。近年来指导的研究生中,有10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有4人选择读博深造。“导师是‘首席鞭策师’,没有导师的指点和鼓励,我难以走进更高的学术殿堂。”有学生这样感言。导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影响和激励着学生们奋发图进、向美而行,过程中锤炼的责任心、敬业心、奉献心、吃苦心,也为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
    2024-01-04
  • 19
    2023-12
    在全校专业中嵌入6.5+X型学分的“专创融合”双创教学模块,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融合;提倡“大实践”理念,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长期运作的实践项目并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做到知行合一;建设校外联合培养实习基地474个,构建以行业、园区、企业、学校四方联动为核心的协同育人机制……近年来,学校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深耕实践育人热土,强化实践育人实效,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在实践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深度“产教融合”锻造卓越工程师研21土木班陈佳旭入校前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南通大学首届“杨连第登高人才定制班”班长,并由此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一段合作之旅——今年8月,他和中铁十一局的新进员工同吃同住同培训,并在南京地铁五号线的项目工地接受了一场沉浸式的带薪实习历练。除了定制教学活动、允许学生带薪实习,“登高班”还从提前选拔、培养、储备企业后备干部的角度,接纳我校学生到中铁十一局开展主题班级活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教学管理,让学生提前融入企业、熟悉岗位、学习最新建造技术,助其成长为“能力强、上手快
    2023-12-19
  • 15
    2023-12
    在特种医学研究院,有一支极富声望的研究团队——职业损伤与疾病研究生导师团队,汇聚了国内外特种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顶尖的专家和学者。他们依托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实力,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生物医学专家。他们致力于将医学前沿与职业损伤和疾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应用紧密结合,在职业损伤与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转化应用研究及防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深耕研究 砥砺前行“以国际科学前沿为导向,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与国际知名团队合作交流,走出去、引进来,才能使我们成为高水平且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团队。”团队发起人、特种医学研究院院长高永静自组建团队至今始终初心未改,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砥砺前行。2014年至2022年,高永静连续9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神经科学或基础医学专业榜单。2020年起,她更是跻身中国区神经科学领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团队其他成员王国华、刘通、刘东、张志军、陈忠平等,也在各级各类学术协会中担任副主任委员、理事长、副秘书长等要职。他们以创新的科研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实
    2023-12-15
  • 11
    2023-12
    近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落幕。经过激烈角逐,南通大学作品在主体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首次捧得“优胜杯”,第三次成为赛事发起高校,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绩单上又添崭新一笔。近年来,学校秉承先校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产教融合、科创融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双创”教育的通大特色。多措并举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南通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双创”教育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通过完善双创课程建设、开辟创新人才培养特区、以赛促创等举措,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AME出版社创始人、社长,南通大学2000级校友汪道远在接受访谈时说:“初入大学时还有些迷忙的我,机缘巧合选修了一门《创造学》课,听后深受启发,人生之路豁然开朗……”这门《创造学》课程的主讲人就是时任南通医学院院长、现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教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南通大学就在全国率先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学校把第一课堂作为“双创”教育
    2023-12-11
  • 04
    2023-12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钻研医学检验的临床技能,还将临床和基础科研相结合,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他们开启自己的双重身份,一边在医院临床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患者提供诊断服务;一边化身高校教师走进课堂,为学生带去最新的检验诊断知识,培养了一支支临床检验诊断的后备军。他们是以鞠少卿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导师团队。探索创新 勇攀高峰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重大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如何有效发现肿瘤,以改善患者预后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临床检验诊断学导师团队针对临床现有诊断技术存在侵入性大、不适于动态监测以及敏感性/特异性低等问题,从当前恶性肿瘤临床诊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出发,不断探寻基于游离核酸的新型肿瘤标志物、开发游离核酸检测新方法、深入研究游离核酸在肿瘤中的发病机制。凭借十多年的努力,鞠少卿和课题组人员开创了检测血游离DNA的新方法,并在省内多家医院加以推广,联合此方法可将结直肠癌的诊断灵敏度提高44%。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9篇,中华级论文62篇,总IF 556.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级课题6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华夏医学科
    2023-12-04
  • 28
    2023-11
    “芽儿青”社区儿童美育课堂进入11月份,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但南通市区一老小区边一方红砖搭起的螺旋状香草花园,一丛丛郁郁葱葱的香草、茶花仍是摇曳生姿。这样的风景出现在新城桥街道文峰社区文峰花苑小区美丽的社区花园,已不再是公园的专属。从去年国庆节正式动工,到今年年初完工,文峰花苑近30平方米的小花园焕然一新。“以前这里杂草丛生,夏天蚊蝇乱飞,现在铺了绿草坪,长了花草,看着也舒心。”每到傍晚,小花园周围格外热闹,孩子们玩耍嬉闹、老人们锻炼健身,承载着附近居民茶余饭后幸福的休闲生活。两年来营造出7个社区花园,完成墙绘5000余平方米,将服务触角延伸到36个社区,开展活动200余场。艺术学院“芽儿青”社区花园营造小分队不断奔走于老旧小区之间,发挥专业所长,让社区“边角地”变身“微公园”,不断刷新老旧社区环境。他们在学以致用中贴近民生,让“小空间”充盈着居民“大幸福”,不久前荣获了江苏省青年志愿活动大赛银奖。“目前社区微花园十分流行,不仅能美化社区环境、活跃社区文化,还能有效激发社区居民自治活力,引导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共同打造并维护公共活动空间。”2021年,艺术学院“芽儿青”社区花园营造
    2023-11-28
  • 21
    2023-11
    “一群年轻人从五湖四海赶来,初来乍到的,找不到方向怎么办?他们从高校到高校,从学生到老师,怎么实现身份切换?”说起学院党委牵头成立“启航工作室”,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芸直言,就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借助这个平台获得指导和帮助,引领他们与学院党委同进步、共成长、齐发展。两年实践证明,“启航工作室”通过聚合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从政治引航、思想领航、业务导航、生活助航等方面,切实为青年教师成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重在引领2019年6人、2020年7人……在人才强校战略驱动下,一拨拨青年博士相继加盟电气工程学院,给学院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一道思考题:如何让青年教师“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管人才’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刘芸说,为切实履行“党管人才”责任,学院党委从开辟党建新阵地、引领服务青年人才成长的双重角度,从打造学院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新高地的高度精心谋划,于2021年教师节当天挂牌成立“启航工作室”,明确了从政治、思想、业务、生活等四个维度为青年人才赋能。作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一种新探索,政治引航、思想领航是“启航工作室”确立
    2023-11-21
  • 15
    2023-11
    38号楼里,经常会看到一个行色匆匆的背影,透露着不染喧嚣的利落和不着浮华的坚定。言谈之间,没有想象中的滔滔不绝,而是亲切有加的谦虚和一丝不苟的严谨。他就是教育科学学院的钱小龙教授。守三尺讲台一方天地,赴一场悦己渡生的修行,教学生学做真人、真研究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做老师,当有不啻微芒的教育情怀和笃行致远的教育期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无论是在课堂,还是每一次组会上,钱小龙都会结合当前国家的时事热点和教育现象针砭时弊。他的手机里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如环球日报、参考消息、天涯时事等,每天他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把公众号的信息翻看一遍。他会为了华为在技术上的每一次突破而欣喜不已,会为了国内高校的数据被窃取而愤愤不平,会为了国家的人才流失而慨叹万分……这些细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团队每一位学生。钱小龙总说,把学到的知识本领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才能体现教育的真正意义。对于团队里有多名同学积极响应学院组织的外出支教活动、赶赴青海支援当地的教育事业,钱小龙给予高度支持。每次的组会他都会连线支教的同学,询问其工作和生活现状,并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此外,他还经常为在外支教和实习的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给团
    2023-11-15
  • 13
    2023-11
    28岁,从上海到西安,响应交大“西迁”号召,支持西部发展;53岁,从西安到南通,参与南通纺织专科学校建设,支持家乡教育事业;94岁,从医院到医学院,重返讲台“以身相教”,支持医学教育发展……这位“生前为师,逝后亦为师”的老人,不仅是一位治学严谨、潜心育人的老教师,还是一位信念坚定、乐于助人的老党员。他叫张伯良,原南通工学院副教授。奉献贯穿了他的一生。“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父亲一生朴实无华,没什么丰功伟绩,也不讲什么大道理,但人生所做的几个重大决定,确是在用实际行动书写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11月1日上午,张伯良的小女儿张华铀一边回忆着父亲的过往,一边梳理出父亲生前做的三道“人生选择题”——1955年初,国务院为改变当时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的现状,作出将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重大决定。第二年,首批交大师生开赴西安,掀开西安交大筹建大幕。次年,大学毕业的父亲二话不说,带上母亲和大姐便来到西安,参与筹建西安交大,这一去就是25年。1982年,恢复招生后几经更名的南通纺织专科学校求贤若渴,广发“英雄帖”。得到消息的父亲申请从西安调回南通,支持家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十年前,
    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