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14
    2021-10
    10月13日,我校在线上举办第二期“挑战杯”竞赛指导暨创新创业大讲堂。活动邀请团中央“挑战杯”竞赛指导暨科技创新宣讲交流团成员、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俊作为主讲嘉宾。王俊结合个人指导“挑战杯”赛事的经历,围绕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背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工作的体会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进行了深度解读,为我校师生进一步开展“挑战杯”各级各类竞赛备赛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挑战杯”竞赛指导暨科技创新宣讲交流团是团中央为进一步提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群众性、交流性,加强不同地区、高校间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的工作交流和经验分享,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提升参与“挑战杯”竞赛的热情和能力而设立的专家智库。宣讲交流团成员均为曾获得“挑战杯”国赛高等级奖项的学生或曾指导“挑战杯”竞赛获国赛高等级奖项的教师。宣讲交流团组建以来,已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丰富的宣讲和交流活动,为各高校进一步做好“挑战杯”赛事的推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我校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团
    2021-10-14
  • 14
    2021-10
    10月1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教师集中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激发学院教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的四个故事《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以时间为序,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时代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时代,通过“家与国”的视角描写几代父辈的奋斗历程,讲述了中国人民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再现了中国人努力拼搏的时代记忆和从艰难奋斗走向自信自强的伟大征途。本次观影活动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还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教师们纷纷表示,回望父辈往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立足教书育人的岗位,以身作则,做传播精神火种的“父辈”,引领青年学生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徐先乔)外国语学院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观影活动。
    2021-10-14
  • 14
    2021-10
    10月13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召开新入职外教外专岗前培训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倪建乐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我校外教外专队伍概况,说明了外教外专在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他要求新入职外教外专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不参加不从事非法宗教活动,遵守我国社会的公序良俗、学校的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做师德师风的模范。他指出,新入职的外教外专要尽快熟悉环境,融入我校教学生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8050计划”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会议还就外交外专出入境管理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作说明和要求。外教外专使用部门也提出相关要求和希望。外交外专纷纷表示,要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科研优势,为我校的国际化工作做出贡献。外教外专队伍建设是我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规模和水平是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校在外教外专聘用和管理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外教外专规模稳步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本学期,我校共有5名新入职外教外专,分别就职于生命科学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和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高层次人才办公室、生命科学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和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
    2021-10-14
  • 14
    2021-10
    10月13日下午,服务地方工作处党支部开展“红色血脉薪火相传初心不改历久弥坚”党史学习教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我和我的父辈》,激发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和我的父辈》是一部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影片,该电影由《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篇章组成。以“传承”为线索,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时间轴,讲述了不同时期几代父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呈现了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延续,诠释了我国各个阶层群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爱国主义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立足本职岗位,尽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持续推动服务地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学校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增添新助力。(李蓓)服务地方工作处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2021-10-14
  • 14
    2021-10
    10月13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走进影院观看电影《长津湖》,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观影活动。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端严酷的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顽强战斗、奋勇杀敌、扭转态势、捍卫正义、扬我国威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跌宕起伏的剧情,既有同志之间的人情关怀,也有为国为民的民族大义,更有让大家感动落泪的悲壮场景。观影过程中,大家全神贯注,为志愿军战士为了国家命运赴汤蹈火的革命情怀和满腔热血、铮铮铁骨所震撼。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继承革命先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攻坚克难、敢于奉献、勇于担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为培育时代新人,为学校、学院的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成静)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观影活动。
    2021-10-14
  • 14
    2021-10
    10月13日下午,体育科学学院党委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专题研讨部署“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相关工作。学院党委书记刘军传达了学校“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工作部署会议精神,领学了《关于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通知》精神,并对相关工作作详细部署。刘军指出,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要跑赢新赛程,勇当排头兵,关键在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党员的思维、状态、境界、格局,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他要求学院党委把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深化“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课程思政主题月”活动紧密结合、一体推进,加强立德树人教育,以点带面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各党支部要以“以党史学习锤炼党性,服务师生办好实事”为主题,积极践行“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建新功”精神,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形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扎实基础。会上,全体党员集中观看了纪录片《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抗震精神》。各党支部还围绕“我为师生办实事”及做好“课程思政”进行分组研讨,并形成相关意见及建议。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参加会议。
    2021-10-14
  • 14
    2021-10
    10月13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举办线上大学生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校保卫处治安管理科科长陆建锋以“五防”“一规范”为主题,从防火、防盗、防骗、防人身伤害、防非法传教和邪教组织渗透以及规范网络行为等六个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阐明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他着重介绍了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兼职诈骗及钓鱼网站诈骗等典型诈骗案例的特点,分析了案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办法。陆建锋以“反诈骗灵魂8问”告诫同学们,要时刻牢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只有增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财产损失。陆建锋强调,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文明健康上网,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以实际行动为校园和谐稳定做出贡献。本次讲座是电气工程学院2021级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期,学院还将认真组织开展大学生安全知识学习及测试,做到安全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学院相关领导、全体辅导员、2021级全体本科生、研究生线上聆听了讲座。(杨奇)电气工
    2021-10-14
  • 14
    2021-10
    10月13日下午,我校对参加2021年澳门科技大学保荐研究生项目的学生进行面试。学工处、教务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相关人员及外籍教师出任评委,从礼仪举止、表达沟通、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英语水平及思想品德六个方面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澳门科技大学为我校友好学校,两校于2021年3月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启动学生交流项目。保荐研究生为澳门科技大学友好学校项目,我校可推选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豁免研究生入学笔试,通过澳门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入学面试获得入学资格。(明晓峰/文张周洲/摄)我校举行赴澳门科技大学保荐研究生面试。
    2021-10-14
  • 13
    2021-10
    10月12日上午,体育科学学院召开“两在两同”考研学生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刘军与学生充分交流,详细了解了学生的考研意愿及备考情况,并对大家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学院领导、老师会与同学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努力帮助大家解决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许慈晖通过数据分析了近年来学院考研形势,他希望同学们正确处理好考研与就业、实习、课程学习等关系,科学精准定位,统筹复习进度,抱着必胜的信心备考冲刺。会上,同学们提出了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困惑、问题及需求,与会领导、老师认真听取,分别进行了解答,会场气氛热烈。本次座谈会拉近了考研学生与学院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帮助考研学子度过迷茫期,进一步明确考研目标,坚定考研信心。2019级考研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侯展)体育科学学院召开“两在两同”考研学生座谈会。
    2021-10-13
  • 13
    2021-10
    10月11日至12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徐红波、副院长许铁梅率队前往泰州兴化市,调研学生实习情况,并看望在当地实习的19名学前师范专业实习生。调研座谈会上,兴化市教育局副局长滕艳介绍了兴化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并感谢我校为兴化市培养了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助力兴化学前教育发展。兴化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林俊介绍了我校学前定向师范生实习的具体安排,定向师范生毕业后岗位安排、专业成长和骨干培养等具体举措。双方还就优化定向生培养模式、加强校地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期间,调研组先后赴兴化市城乡的9个实习点看望了学院实习生,通过座谈会、现场观摩、观摩实习汇报课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教育实习情况。各实习生所在幼儿园园长高度肯定了学院实习生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积极主动的实习态度。实习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实习安排周到,一个半月的教育实习让大家收获颇丰。调研组还对同学们实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专业指导,鼓励大家因地制宜,把所学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管理处)实践办公室主任方晓敏、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吉兆麟、学院团委书记兼毕业班辅导员魏琳等参加调研。(吉兆麟
    2021-10-13
  • 13
    2021-10
    10月11日上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召开“算好廉政账”读书交流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倪建乐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希望全体党员就近期自学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清风传家》和《严以治家》等内容,分享心得体会并展开讨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洪鸿分享了学习黄大年、王继才、吴良镛等先进典型,以及阅读相关警示案例的心得体会。她指出,优良家风造就社会栋梁之才,以权谋私、贪欲膨胀的不正家风往往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诱因,也是牵引其自身和家属走向深渊的致命绳索。与会党员围绕良好家风建设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领悟读本中传递出的深刻寓意,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要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明底线、知敬畏,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会议还传达了学校“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通知》精神,并就相关工作作部署。(陈君君/文张周洲/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召开“算好廉政账”读书交流会。
    2021-10-13
  • 12
    2021-10
    10月11日晚,外国语学院举办中高计划2021级翻译专业学生及家长见面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俊怀主持会议,他介绍了学院的生源、就业情况,就中高计划的生源进行了说明,并勉励同学们在新的起点,抓住机遇,努力成为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副院长徐托介绍了中高计划师资配备情况,并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眼界要有宽度;二是思想要有深度;三是目标要有高度。他指出,宽度、深度、高度,既是做学问的前提,也是做人的格局,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利于治学、做人,成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祁小峰介绍了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情况以及中高计划的具体情况,她表示,中外两校将共同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和优惠的条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中高计划项目运营总监胡伟进行了项目说明,重点介绍了麦考瑞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优惠政策,并就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中高计划项目学术总监王昕对本项目的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和现场的同学、线上的家长进行了互动交流。中高计划即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发起。该项目旨在推动省属高水平大学与外方QS排名前300或专
    2021-10-12
  • 12
    2021-10
    10月12日上午,医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院党委书记史亚琴主持会议,她强调,人才工作是学院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培养是教育事业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她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对人才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全院上下要打造“聚才”平台,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二是构建“用才”机制,倾力培养青年教师;三是营造“爱才”氛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决战决胜的姿态、争分夺秒的心态和狠抓实干的状态,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附属医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炜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杨敏从人才培养角度作重点发言。她希望学院学生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加强学习,提高科研素质;与时俱进,提高创新
    2021-10-12
  • 12
    2021-10
    10月9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开展“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师生党员集中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长津湖》,弘扬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影片《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第七穿插连”及兄弟部队的行动为主线,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学院党委书记胡兰萍指出,通过观影重温历史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入地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抗美援朝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扛起时代责任,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学院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此次观影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更加坚定了师生党员的信仰,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朱双怡)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观影活动。
    2021-10-12
  • 11
    2021-10
    10月8日,外国语学院与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南通市田家炳中学以及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分别举行2020级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实习送接会。会前,我校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师教育管理处处长丁锦宏与三校领导分别签署教育硕士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丁锦宏对三所中学支持我校的实习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希望实习基地不仅成为我校学生实习成长的摇篮,也成为我校教学法课程教师亲身实践的基地和中学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场所。三所中学的领导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我校实习基地的建设,助力我校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会上,外国语学院院长陆国君介绍了学院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对实习生们提出殷切期望,并为三所中学的相关指导老师颁发聘书。此次活动是外国语学院借助多方力量扎实推进教育硕士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有效举措。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陈俊怀、副院长佘军、相关工作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王雪玉)外国语学院与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在通大附中举行2020级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实习送接会。
    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