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9
    2020-12
    12月28日上午,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召开2020年党支部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报告会。会上,实验室各党支部书记分别对照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和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从党支部设置情况、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建设、组织生活开展情况、支部在推进中心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以及支部书记个人成长、履行“双带头人”作用等方面汇报了一年的工作,并分析一年工作的亮点、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实验室党总支书记龚蕾蕾对各支部扎实开展工作的作风和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希望各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好“双带头人”作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开展工作,拓宽思路,提高支部党建效能,夯实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和科研、学习相结合,进一步凝练特色,打造党建品牌,培育优质党支部;充分发掘身边的典型模范,营造良好的支部氛围,引领支部党员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干事业的动力;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结合“四史”学习教育,早谋划早动员,组织开展有意义的党日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实验室党总支委员、各支部委员出席述职报告会。(黄丽)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召开党支部书记述
    2020-12-29
  • 29
    2020-12
    12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与南通市崇川区城山幼儿园签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学院党委书记朱丹与城山幼儿园董事长何琦一同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副院长许铁梅代表学院签订协议。崇川区城山幼儿园于2019年9月开园,坐落于濠河风景区内,建筑面积达3300㎡,拥有11个班级。根据协议,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将发挥专业特色,定期派老师到城山幼儿园进行教学和科研指导、开设专题讲座,城山幼儿园接收学前教育系学生来园见习、实习,锻炼专业技能,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与基地幼儿园协同育人。朱丹一行参观了园所,和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交流。(季燕)教育科学学院与崇川区城山幼儿园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2020-12-29
  • 28
    2020-12
    12月25日上午,杏林学院召开临床医学(农村定向)专业学生会议。学院医学部主任管图华用“劣”“怕”“路”“赢”四个字,启发学生要努力付出、充实自我,走好各自的人生路,以危机意识、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和平常心态创造人生价值。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时方介绍了我省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的相关政策,要求学生按照“3+2”培养模式,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夯实专业基础,练就过硬本领,立志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争做贡献。学院临床医学(农村定向)专业学生参加会议。(牟蕾)杏林学院召开临床医学(农村定向)专业学生会议。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6日下午,医学院举办2020整合式PBL课程考核暨PBL结合角色扮演趣味赛。最终,“逆行者,追光者”小组赢得一等奖。医学院副院长吕广明,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宋建出席活动。比赛邀请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与艾滋病科朱平、夏宏丽老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赴武汉抗疫第一批医疗队队长顾俊担任嘉宾。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整合式PBL课程16个小组按照抽签顺序展示了PBL课程的学习收获、临床思维、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等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再现了PBL案例的场景。活动现场,顾俊结合赴武汉抗疫的亲身经历和同学们分享了一名临床医生的责任担当和大无畏的抗疫精神,勉励同学们要学好医学本领,做守护人民健康的安全卫士;朱平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介绍了当前艾滋病防控的现状,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和预防,并告诫同学们要洁身自好,同时作为未来的医生如何做好职业防护。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医学院历来重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加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为契机,多途径、多举措深化医学教育教学的改革,涌现了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整合式PBL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发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6日,我校举行“大通宝富”杯南通大学2020年绿色创新机械设计大赛总结表彰会。大通宝富风机有限公司董事、综合服务部总监丁玲玲,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施佺,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汉中出席表彰会并为获奖学生颁奖。施佺指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是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渠道,是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希望同学们勇于探索、勤于钻研、练好内功,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努力实现个人成长成才。丁玲玲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性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希望以赛事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合作,搭建实践平台、拓宽育人渠道,助力机械工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一等奖获得者机设182班王润宇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他表示,成绩是对努力付出的肯定,也是鞭策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他将继续传承工匠精神,坚守制图初心,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力争取得更好成绩。本次比赛分为企业认知参观、赛前培训和绘图比赛三个阶段,共吸引近百名同学报名参与。经过角逐,共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展现了扎实的绘图功底、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机械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获奖个人和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4日,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举办2020年研究生学术论坛。经过激烈角逐,杨一诺、武霞荣获一等奖,于薇薇、陈旭、顾心逸荣获二等奖,费文帝、王玥珺、张彬、张小丽、许梦婷荣获三等奖。论坛分为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选手依次进行10分钟的现场答辩,对论文的立题依据、设计思路、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阐述,评委进行现场提问。此次论坛是南通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之一,旨在促进研究生交流,培养创新思维,倡导诚信科研,为培养“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学术型人才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实验室全体同学参加活动。(陆妍黄丽)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举办2020年研究生学术论坛。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5日上午,江苏大学文学院院长任晓霏一行来我校文学院调研交流。交流会上,文学院院长钱荣贵代表学院对任晓霏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概况、学院办学历史,以及近年来学院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学科评估工作、学位点申报工作、一流专业建设、人才引进等情况。学院党委书记蒋国宏希望双方增进交流,持续推动两院间合作交流。双方围绕学科发展建设、本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会后,任晓霏一行参观了范曾艺术馆、张謇教育史馆。(曹炎)江苏大学文学院院长任晓霏一行来校交流。
    2020-12-28
  • 24
    2020-12
    12月23日,安徽师范大学秦枫教授应邀来我校外国语学院做了题为“跨学科思维下国家社科申报的策略和实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佘军主持。秦枫从跨学科思维及申报案例、国家社科申报策略及案例两方面,对国家社科项目申报进行了指导。他强调了跨学科的重要性,并结合案例分享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从选题来源、题目确定、课题论证、内容设计、前期成果、研究团队、语言格式等方面对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秦枫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就如何撰写文献综述和进行跨学科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秦枫还给外国语学院“挑战杯”重点培育项目团队作了题为从“‘互联网+’到‘挑战杯’的经验分享”专题辅导。外国语学院师生聆听了讲座。相关链接:秦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高校优秀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重点智库项目1项等。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沐永华)安徽师范大学秦枫教授来校作学术讲座。
    2020-12-24
  • 24
    2020-12
    12月23日,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科研辅导讲座,人文社科处处长丁卫泽应邀为学院教师做了一场最新科研政策解读的报告。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姜朝晖主持报告会。丁卫泽讲述了人文社科研究的重点聚焦领域,对学科建设和南通的社会、政策、经济等领域以及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还结合丰富的图表对我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论文分类、科研成果认定和奖励等进行了深入详细的阐释,并耐心解答了教师的提问。姜朝晖希望学院教师能在充分利用时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加紧进行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在科学研究中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本次沙龙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报告会。(侯依然/文 尤晓彤/摄)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科研辅导讲座。
    2020-12-24
  • 24
    2020-12
    12月22日,杏林学院在启东校区召开2021年春季征兵工作咨询会。会上,校人武部张青国介绍了春季征兵入伍流程、网上信息填报和体检等注意事项,并详细解读了国家征兵政策和学校对应征入伍学生的优抚措施,现场回答同学们关心的问题。杏林学院一直重视做好学生征兵工作,早在今年10月就结合学生个人发展意向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对意向入伍情况进行摸底。征兵工作启动以来,将征兵动员作为加强国防教育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组织在全院学生尤其是2021届毕业生中大力宣传征兵政策和新体检标准,为做好春季征兵工作奠定基础。学院近百名意向应征入伍学生参加会议。(陆冠臣)杏林学院召开学生春季征兵工作咨询会。
    2020-12-24
  • 24
    2020-12
    12月23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延溢教授做题为《带着问题走进民法典——生活中的民法典》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民法典的制定背景与历史进程”“民法典的立法体例和篇章结构”“民法典的立法亮点与制度创新”等三个方面展开,以关涉居住权、高空抛物、拆迁补偿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16个问题,针对民法上的“人、物、债”提炼核心法律要点,予以精确的解读和生活化的释义,同时分析了《民法典》对民众日常生活、经济活动等领域可能带来的影响。学院党委书记朱小娟主持讲座。她希望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法律意识,人人争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常读《民法典》,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法典》。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于成洁)外国语学院党委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学习活动。
    2020-12-24
  • 23
    2020-12
    为认真落实校党委关于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要求,扎实推进全体师生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四史”,不忘初心使命。近日,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前往通州理治小学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党日活动。活动期间,学院党员师生参观了红军广场,重温了长征路,学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光辉革命历程,参观了朱理治故居,认真听取了理治小学的建校历史和朱理治同志的生平事迹。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兰萍在活动中指出,学院全体党员在推进学习教育过程中,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确保“四史”学习教育、学习成果能入心入脑; 要强化责任担当,抓实抓细“四史”学习教育规定动作不走样;要坚持实字当头,把“四史”学习教育落实到解决问题、推动学院发展。(杨凯)化学化工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党日活动。
    2020-12-23
  • 22
    2020-12
    12月2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学习交流活动。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工作先进个人、省知联会会员王雪玉教授分享了省委教育工委党外骨干教师(中青年高级知识分子)专题培训内容,重点介绍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议题。王雪玉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应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要围绕“选题准、调研深、对策实、文字精”四个着眼点,从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提炼出共性的问题,对之深度调研、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学校和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学院党委还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前往海门常乐镇张謇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和聆听,大家了解了先校长张謇先生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奋斗历程,切身感受到张謇敢为人先、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开放胸襟和创新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张謇爱国报国的情怀、勇于创新的决心,立足本职岗位,作出应有贡献。学院党政领导、全体党外知识分子参加活动。(于成洁)外国语学院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学习交流活动。
    2020-12-22
  • 22
    2020-12
    12月21日,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召开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暨座谈会,通报学院年度工作情况,征求党外人士对学院党政工作的意见建议。会上,院党委书记潘晴雯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完善党务工作机制”“加强作风纪律建设,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确保学院安全稳定”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党委2020年度工作。副院长蒋庆丰通报了学院2020年度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各位党外人士积极发言,就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院文化建设与办公环境改善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潘晴雯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党外人士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学院党政将对照大家的期待,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提升领导水平,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为学院事业再上台阶不懈努力。她希望党外人士能按照学校和学院部署,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建言献策,立足本职,创新工作,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党委委员、全体党外人士参加会议。(黄跃进)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召开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暨座谈会。
    2020-12-22
  • 21
    2020-12
    12月18日下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南通市委宣讲团成员姚呈明应邀来校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姚呈明以“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解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题,从新成就、新环境、新目标、新导向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师生对全会精神的理解,为大家作了一次规范的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站位高远、通俗易懂,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出席报告会。(夏雅妮)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姚呈明来校作报告。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