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31
    2020-10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举办“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系列活动, 邀请学院10名优秀青年学子代表为新生讲述他们的青春故事。报告会分为学术专场、实践专场以及文体专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主要学生干部冯志聪和曹毅分享了一张张证书背后的故事,他们鼓励同学们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多方面发展自己,更要有为科研奋斗,为国家付出一腔热血的激情。“最美抗疫志愿者”王雨晴讲述了她争做科学的传播者、安全的守护者的志愿经历;院“莫文隋”会长朱育文介绍了自己组织参与“生动一小时”志愿服务的活动过程;退伍学子王有铭讲述了自己“将青春压进枪膛”的心路历程和军旅生活,他们以自身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学院团委副书记张永斌、体育健将霍紫瑶和文艺达人陈颖分享了他们在运动场和各个舞台上的风采让大家感受年轻就要敢于尝试的勇气。活动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2020级新生辅导员冒永杰就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对新生进行引导,希望同学们树立理想目标,平衡好学习、工作、生活和兴趣爱好,以优秀同学为榜样,不断进取,无愧于青春年华。(相琳)生命科学学院举办“我的青春故事”大学生成长故事系列报告会。
    2020-10-31
  • 31
    2020-10
    10月29日下午,文学院本科生非师范党支部举办专题党课,邀请学院许富宏教授做题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专题讲座。许富宏从“树立榜样,自修品行”“忠于祖国,关心人民”“痛斥腐败,坚持正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及其当代启示。他表示,爱国并不是空洞的概念,它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在平常的生活中都应该做到,并希望同学们要好好学习,锻炼自我的能力;要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更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要始终铭记与祖国在一起。此次活动是学院“爱国心,强国志”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深化学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使同学们树立为报效和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50余人参加活动。(顾琳 阚兴辉)文学院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
    2020-10-31
  • 31
    2020-10
    10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团委组织召开全体团委学生会骨干大会,专题学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会议精神。学院团委书记魏琳带领院全体成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唱响新时代爱国团结跟党走的青春之歌》致词和《关于学联学生会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服务同学的若干规定》等内容。她希望全体团委学生会成员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把握时代主题,勇于创造创新,服务同学成长,团结带领广大同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书写青春篇章。与会人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党中央致词展开讨论,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应把奋斗当作青春的主旋律,立足本职工作,练就过硬本领,矢志拼搏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教育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颜廷宏)教育科学学院专题学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会议精神。
    2020-10-31
  • 30
    2020-10
    10月29日,江苏省学位办举行江苏省在学研究生“同上一堂课”主题活动。我校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3000余名研究生进行了收看。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朱俐、副院长姚春雷出席学校分会场活动。活动中,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鲁翔、江苏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史锁芳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胡建利围绕科普宣教、校园防控等主题,为全省研究生在线讲述“最美逆行者”的故事,为高校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护提供专业指导。主题分享结束后,专家与研究生代表进行了在线互动。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邹鑫参加了互动交流。他介绍了我校在疫情期间组织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抗疫”志愿活动,就秋冬季节疫情常态化管理过程中的志愿服务重点向专家进行了提问。胡建利肯定了我校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工作成果,并指出,高校在校内积极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当前传染病防控的重中之重。本次江苏省研究生“同上一堂课”主题活动充分展示了疫情之下全国上下协调联动,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展现出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通过观看活动,研究生们纷纷表示,自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7日下午,后勤保障部第四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研讨中国“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果及启示。第四党支部书记刘兆平带领大家学习了《历史性的跨越决定性的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纪实》一文。他希望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入到后勤保障部的各项工作中,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组织委员吴慧鋆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分析了改革创新对后勤保障部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勉励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发现工作的创新点,发掘自身的发展点。宣传委员赵洪兵着重说明了学习强国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支部成员目前的学习情况。会上,全体党员观看了视频《行进中的大美中国》之《坐着高铁看中国》以及《鹏飞万里——纪念深圳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姚媛媛)后勤保障部第四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会。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图书馆信息素养大讲堂第二讲开讲。信息技术部主任胡新平作了题为《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的讲座。胡新平从人机对弈、手机AI应用入手,引出人工智能的概念,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类型,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总体目标、学科结构和发展的阶段,探索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通过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和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发展关键技术的讲解,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他还通过视频让现场师生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在智慧制造应用中所带来的便利和变革。信息素养大讲堂是图书馆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的馆员队伍,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开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素养服务。后期将从信息工具、资源获取和科研支撑等多方面开展讲座,提供特色定制服务,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提升信息素养能力。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学院的近百名师生到场聆听。(曹文)图书馆举办《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讲座。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史学习教育,校关工委林晓梅老师应邀给学员们上了一堂以“百年沧桑话‘红船’”为主题的党史教育课。林晓梅带领学员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船精神”的论述,通过一个个小故事阐述了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伟大壮举。她勉励学员们要加强党史学习,把自己“摆进去”学;正确认识党史,牢记伟大真理;铭记党史,汲取精神力量。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学员们对党史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小康、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作为当代青年,要汲取“红船精神”的力量,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吉胜男董蓓蓓)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发展对象培训班开展党史教育党课。
    2020-10-30
  • 30
    2020-10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加强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10月28日下午,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前行‘初心’力量”《金刚川》观影活动。电影《金刚川》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发生在金刚川上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观影后,大家结合对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定要铭记历史,继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只争朝夕,勇于创新,善于开拓,凝聚前行“初心”力量,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熠熠发光。此次主题观影活动是学院各学生支部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和本科生、研究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党员学子们切身感受到志愿军前辈们舍生忘死的革命奉献精神,又一次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洗礼。(袁小平杨苗苗丁喻)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前行‘初心’力量”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艺术学院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学院党政领导、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院长张卫主持会议。会上,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吴旭春介绍了本次美术学(师范)专业认证的过程和专家现场考查的方案,表明了专业认证的理念与专业建设、学院发展的重要关系。结合本次专业认证现场考查环节的经验,吴旭春还就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等方面详细解读了专业建设中必须着力关注和完善的要点,并对日常教学运行、人才培养过程等细节进行了说明。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学习了《南通大学本科教学“三个达成”评价办法(试行)》,并展开热烈交流与讨论。音乐学(师范)、视觉传达等专业负责人还汇报了本专业的建设方案及远景规划。张卫强调,专业建设是学院发展的根本,是学院师生成长的动力,希望大家时刻保持把专业建设好的信心,保持建设好专业的决心,将功夫落实在平时、落实在细节,主动开拓专业建设资源,积极落实专业发展举措,全心、全意、全力守好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生命线。(朱沁娟)艺术学院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5日晚,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在西操场联合举办“械逅交土 音为梦想”十佳歌手决赛。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志刚,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汉中以及两院的辅导员们参加了本次活动。经过两个阶段赛程的激烈比拼,来自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的李光文荣获一等奖,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的魏焱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程冉荣获二等奖,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的王雪岩,麻嘉诚与机械工程学院的黄晓星荣获三等奖。本次活动在为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己才能,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丰富了大学生课余生活,也拓宽了两院学生的交际圈,促进两院之间团结互助,充分展现出通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王榕)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联合举办“械逅交土 音为梦想”十佳歌手决赛。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开展新入岗入职教师培训班专题讲座,学院王灿明教授作了题为《教育研究是一场美丽的邂逅》的讲座。王灿明结合自身发展经历,谈了对教育研究的几点感悟:既重视自由探索,又聚焦课题研究,要做好自由探索基础上的课题研究;既坚持书斋研究,又开展现场研究,要在书斋研究的扎实基础上优化现场研究;既有本土情怀,又有国际视野,要做好国际视野下的本土研究;既下苦功夫,又用巧功夫,要在苦功夫基础上用巧功夫;既关注数量,又追求质量,要在数量基础上推出代表作;既发表论文,又出版专著,要在论文积累基础上写好个人专著。王灿明希望新教师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融入到教育研究中去。(颜廷宏)教育科学学院开展新入岗入职教师培训。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医学院分党校第21期培训班开班。医学院党委书记史亚琴出席开班仪式并为学员们讲党课。开班仪式上,史亚琴介绍了本期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并从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不断端正入党动机、深入理解党员标准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参加培训的意义。史亚琴对学员们提出三点学习要求:一要明确动机学,明确此次培训的目标任务,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要严守纪律学,要端正学习态度,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专心听讲、主动思考;三要联系实际学,要善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思践悟、学做结合。学员们纷纷表示,会不负使命、认真学习,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宋建主持开班仪式。医学院73名发展对象、299名入党积极分子、各学生党支部书记出席开班仪式。(王萍)医学院分党校第二十一期培训班开班。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图书馆召开本学期第二次全馆人员会议。党总支书记徐宇红回顾了近一个月图书馆在人事职称变动、人才引进、交流学习、信息素养培训和专业认证等方面取得的工作进展,重点总结了党建方面的工作成效。她指出,社会需要特色服务和品质服务,图书馆人应该做有心人、细心人,结合专业服务优势,打造图书馆党建专属品牌。徐宇红还部署了近期支部学习内容,希望大家在工作生活中常怀敬畏之心,守住道德品格底线;常奉大爱之心,让生活充满阳光;常记责任之心,推动事业蓬勃发展。馆长丁富生结合专业认证、学科报告等工作,提出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必要性。从马克思、恩格斯论家庭著作中所阐述的家庭观,对图书馆这个大家庭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处理好个人、他人、集体三者的关系,不断提升自我境界,胸怀大格局,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他要求各部门针对年初制定的18项工作任务仔细核对,检视实施情况,查漏补缺,为年终目标考核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副馆长严永康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曹文)图书馆召开期中全馆人员会议。
    2020-10-30
  • 30
    2020-10
    10月28日下午,基建处邀请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房屋建筑质量监管、高级工程师刘荣春作《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与质量控制》专题讲座。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市场近些年涌现出的新型建筑模式。刘荣春对装配式建筑近年来的发展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探讨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施工重难点、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她指出,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突破领域,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提升和规模化发展,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参会人员还就相关问题与刘荣春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会议由基建处处长秦保军主持。基建处全体干部职工、青年教师周转公寓2#楼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学习。(王晨/文胡健/摄)基建处召开专题业务学习会。
    2020-10-30
  • 29
    2020-10
    近日,药学院举办第二届“寻味道地药材,探访药韵文化”主题演讲比赛。药学202李哲、药剂202徐芷璇获比赛一等奖。“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道地药材早在历史变迁中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一壶千年的香醇陈酿,散发出迷人的独特魅力。比赛中,15位参赛者精神饱满,准备充分。药学181张永珍从药材的种植、培育以及功效等方面介绍了自家四季产值的药材,让同学们认识到美丽的药材之乡甘肃陇西。药学202李哲的演讲让同学们了解到中草药名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传统中药背后的美丽故事,让人眼前一亮。赛后,学院天然药化系杨敏老师从参赛选手的药材功效介绍、演讲技巧等方面进行了点评,赞扬了同学们积极传承、发扬中药文化的精神风貌,指出了同学们演讲中涉及的知识误区,并讲解了“是药三分毒”“用药须有度”等用药常识,同时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药学文化活动,努力发现身边的小闪“药”。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到灯心草、白芷、黄连、党参等多种道地药材,与大家分享了其味性、功效、重要配方,以及历史译文轶闻、文化情怀等,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卫永霞叶秀文)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