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NTU——遇见你,好幸运

759
分享

发布时间:2017-09-11 00:00阅读次数:759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南通大学,我们来了!”       

带着父母的叮咛,背上重重的行囊,跨越千里的距离,终于抵达南通大学的校门口,9月9日、10日,我校迎来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17级本科新生,他们一个个朝气蓬勃,怀揣着激情和梦想,在百年通大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历程。       

 “我们一直在等你”

清晨六点,在往常是校园刚刚苏醒的时候,但今天却热闹非凡,图书馆内外更是人头攒动。“我们很早过来排桌子、贴海报、整理新生材料……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迎接新同学的到来。”文学院17级新生辅导员陈烨说。       

为了迎接新生,除了早早地将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各学院更是各出奇招,给新生制作了别出心裁的小礼物,用特色和心意装点了新生们来校的路。       

“新生们初来乍到,对校园环境不熟悉,有了简易又有趣的地图,找食堂、宿舍、教学楼,一目了然。”纺织服装学院用画笔勾勒通大家园,把手绘校园地图赠送给每一位新生。为了让新生们对通大有一个更为立体的认识,商学院则推出了《2017级新生入学后指南》,从学院特色活动到舌尖上的通大再到校园景区,全方位、多层次地向新生们展示了通大的魅力。“学院真的很贴心,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指南在手,通大我有!”商院新生一办完入学手续,就迫不及待打开了手中的入学指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学生宿舍,这是实验室区域……”在医学院羽毛球馆大型DIY地图,临床151班张文烨、高欣然两位老生正声情并茂地给新生及家长讲解着启秀校区的地图。为了让家长和新生有一张特别的合照留念,医学院学生把校内一帧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制作为背景墙,以“等一个人,等一个留影,等一个故事”为主题,给每位新生发放一件白大褂,并配以专业人员给他们和家长拍照留念。“这也是一种传承。”站在合影墙前,医学院新生次珍的家长由衷竖起了大拇指。贴心的学长学姐还为新生们送来带有医学院自制logo的文件夹,希望新生们从报到的那一刻起,把材料放入文件袋,收拾好心情,向未来奋勇出发!       

学校和家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在给新生办理入学手续时,也向新生家长们递出《致家长的一封信》。“这里有学生的管理制度介绍,通过这一封信,我们不仅要感谢家长对学校、学院的信任,也希望加强学院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张敏向记者介绍。为了让新生记住他们来到学院报到的第一天,辅导员们还连夜赶制出合影展板,便于新生与教师拍摄“与电信的第一张合照”。       

除此以外,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了让阅读融入生活,向新生递送了一份涵盖社会学、哲学、文学等多方面内容的书单,并附上“我愿你在大学四年,跨过山走过水,看那星宿列张日月玄黄。在山峦,在秋水,在一切美好的事物里,展志抒华”的深情寄语;艺术学院学子发挥自身特长,用舞蹈迎接学弟学妹们的到来,他们时而变身“炫酷舞者”,自由奔放,热情欢快,时而化为“古典贤淑”,轻歌曼舞,巧笑嫣然;外国语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报到处的辅导员为了给新生营造归属感,让他们尽快融入学院的大家庭,在每一位新生报到时就给他们贴上特别设计的院徽手臂贴。

“从此我是通大人”

今年,走进南通大学的有这样一群学生——       

15岁的“最小新生”陈妍彤来自湖南衡阳,以499分的优异成绩被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录取。2002年出生的她不满4岁就踏入小学校门,虽然年纪与同级同学有差距,但她自信学习成绩和生活能力都不会差,“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会向宿舍姐姐们虚心请教,好好把握自己的大学生活!”       

机械工程学院新生葛剑波来自南通通州的“通大之家”。报到当天,他随身带着一张父亲的毕业证书,引起了现场师生的关注。葛剑波的父亲王葛军在1995年考入原南通师专,读的是体育专业。“爸爸是我的榜样!”提起父亲,葛剑波很是骄傲。无巧不成书,葛剑波的堂爷爷秦亦强曾在原南通师专物理系工作,他的舅舅张新华、舅妈任银霞也曾就读于通大。来学校前,作为“老学长”的舅舅给了葛剑波很多建议,“少玩游戏、好好学习、打好基础,跟室友、同学也要处好关系。”作为一家中的第三代通大人,葛剑波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妙感,“能在家乡上大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真的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尽管已不是第一次走进通大校园,但葛剑波依旧很兴奋,他的父亲王葛军也感慨道:“主校区变化很大,更新、更漂亮了。”站在主校区图书馆前,葛剑波雄心勃勃地为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读完本科后继续深造研究生,在通大书写自己的故事!”       

“粗枝大叶”的男生也有细心做好护理活的信心。今年,我校护理学院的报名点迎来了7名“男丁格尔”,他们分别来自浙江、江苏、贵州等地。“我的姐姐就是从事护理工作的,这是一份高尚的职业,我很憧憬自己未来的专业学习。”家住南通的护理学新生郭亮如是说。       

除了汉族学生,今年我校还招收了来自于藏族、彝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254名学生。

来自贵州六盘水的机械工程学院新生陈旷宇和来自贵州毕节的交通学院新生张小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穿青人”。“穿青人”由穿戴服饰为青色而得名,“尽管‘穿青族’被国家定为‘未识别民族’,但是我们的身份证在民族一栏已经写上‘穿青人’。”对于自己独特的身份,陈旷宇每次都乐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民族。“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我从高二的时候就励志报考南通大学!”陈旷宇说,“测控专业涉猎广泛,希望自己四年好好学习,争取在南通发展下去,以后还要为社会、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能够早些了解江苏的风光、适应学校的情况,陈旷宇与父亲9月6日早上七点就踏上了来校报名的路途,从贵州到江苏,从火车换乘飞机再换乘客车,经过9个多小时的跋涉,他终于站在通大主校区的西门。当陈旷宇看到校门口银光闪闪的“南通大学”四个字,便立刻开心地比“V”,让父亲给自己拍了张照片。“南通大学真漂亮,我要把照片发给在家的妈妈看!”

跨越2844公里的距离,报考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藏族小伙丹贞掇淡提前3天来到学校。在看到学院的英语角时,他格外兴奋,“英语作为文化的桥梁,能给自己更加广阔的视野。毕业之后我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向年轻人教授英语,为西藏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们都是志愿者”

“同学好,我们是南通大学的志愿者,行李重吧?我们来!”十多位穿着红马甲的南通大学莫文隋青年志愿者,举着“通大欢迎你”的指示牌在南通汽车西站出站口迎接新生。       

5:30起床、6:15集合、6:30出发……近百名通大志愿者与七位志愿老师,分成三组奔赴火车站、汽车总站和汽车东站迎接新生。校团委老师李安琪说:“我们共安排了三十辆大巴,滚动发车,今天在校内就安排了近两百名志愿者。”为做好新生入学报到工作,9月8日,学校组织开展了全体志愿者培训大会,将各个学生组织的志愿者们划分为接车组、校内交通疏通组、宿舍引导组、摊点咨询组四大组进行志愿服务。       

“大家到了学校可以先去报到处进行新生报到,生活用品可以在校内超市购买,如果宿舍需要空调,可以在食堂门口登记处申请……”理学院应用物理161班的李丛心正在车上给新生与家长仔细讲解报到流程与注意事项。李丛心告诉记者,新生与家长到校后,会有志愿者进行道路引导,引导大家到报到处与各个宿舍区,校园内每200米都会设置咨询点,专门为新生提供咨询服务。       

“报到后,我去办理其他手续,走在路上一摸口袋,身份证不见了,当时都急坏了!”得知新生王睿丢了东西,商学院市场营销171班主任吴明君和班助李静羽立即帮忙寻找,接到消息的莫文隋志愿者们也第一时间帮忙。不到一个小时,王睿便接到了失物认领电话,“真的很感谢大家,让我第一天来学校就感受到了互帮互助的温暖。”       

说起初次相见、与家乡相距1900多公里的南通大学,来自广东的纺织服装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171班吴宇晖的脸上满是笑意:“我们一进学校就有学长学姐来帮忙搬箱子、给我们指路,还有非常可爱的地图,所有人都很热情,就像家一样。”吴宇晖的父母在一旁也表示了对志愿者工作的赞赏,“大家都非常热情,孩子在这样有爱的环境里学习,真的很好!”

两百多名莫文隋志愿者,他们都有各自的名字,他们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莫莫”“百灵鸽”“栗子”,要问他们到底叫什么,他们会响亮地告诉你:“莫问谁,今天我们都是‘莫文隋’!”

(校报学生记者 叶珊迪 崔春琴 郭阳琛 李锐敏 朱琳 钱西雯/文 印昶镕 郭阳琛 孙路/摄)

我校“最小新生”、化学化工学院新生陈妍彤。

“未识别民族”穿青人、机械工程学院新生陈旷宇。

一家三代通大人,机械工程学院新生葛剑波和父亲王葛军分别晒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与毕业证书。

护理学院7名“男丁格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