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做好学生引路人(五)

718
分享

发布时间:2017-09-15 00:00阅读次数:718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捧过一束鲜花,从校领导手里接过荣誉证书,外国语学院谢徐萍教授在镜头前笑容嫣然。9月13日,南通大学2017年“中国移动”教学名师评选活动终于落下帷幕,59岁的谢徐萍在众多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学校领导、学院同事、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老师,能获得这一荣誉我内心非常感动。这份真情将伴随我、鼓励我、激励我一直到工作的终点,并永远成为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谢谢!”表彰大会后,谢徐萍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感言,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为一名教师的骄傲。

将真心付之三尺讲台

“折服于您在学术道路中的‘浩然正气’,祝福您在科研路上越走越远。”今年的教师节,谢徐萍收到了商英142班同学们送来的贺卡,在学生们的印象里,谢徐萍是一个极富有正能量的人。“她对学生是骨子里的喜欢,很少能见到这么喜欢学生、喜欢课堂的老师。”16级研究生罗莎莎对自己的导师这样评价道。

身为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英语系副主任以及研究生英语教研室主任的谢徐萍在三尺讲台上已经默默耕耘了34年,为专科、专转本、本科、成教、骨干教师培训等在校大学生和在职进修的中学教师以及2007年外国语学院开始的研究生学历教育和研究生班先后开设了21门课程。

“我接触过很多学生,每一届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感动。我很享受这份职业,34年了,从未后悔过当一名老师。”谈及当初走上教师这个行业的初衷,谢徐萍笑了笑。20世纪80年代,各行各业都青黄不接,刚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回到家乡的谢徐萍,是备受政府机关、苏通纺、中美合资企业等单位青睐的“女才子”。“当时有很多工作条件优厚,薪酬很高,但是我热爱老师这个职业,教书育人是我心之所向。”

2004年,专升本的朱海琴初次结缘时任班主任的谢徐萍,“我本来想念完本科就直接进入社会找一份工作,谢老师认为我是个好苗子,苦口婆心地劝我继续学习深造。”2013年,虚心听取老师建议的朱海琴经历重重考验,顺利考上了研究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写研究生论文,那时候我脑子里毫无头绪一团糟。由于性子又比较急,看见同学们的进程都比较顺利,我一下子慌了神。”细心的谢徐萍看出了朱海琴的浮躁不安,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中挤出时间主动电话联系朱海琴,鼓励她静下心,一步一步慢慢来。

来自西藏的商务英语161班的曲尼,由于英语学习起步较晚,所以在语法学习上稍显吃力。“谢老师担心我胆子小上课不敢提问,每次下课都从讲台上走到学生堆里,轻声询问我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尽管老师已经连续上了四节课,脸上已经写满倦意,但她依然耐心地帮我解决问题,一点也不怕麻烦。”家在远方的曲尼打心眼里喜欢谢徐萍,直言把老师当朋友,私底下常常主动与老师联系。

“想当一个纯粹的老师,就必须要秉持三心——爱心、耐心、责任心,要对得起学生的这份真情。学生的肯定与信任是对我的鞭策与鼓励,他们愈喜欢我,我在工作上就愈发努力。”

34年来,谢徐萍一心扑在三尺讲台,很少挤出时间陪伴家人。今年,谢徐萍83岁的母亲做了肿瘤切除手术,86岁的父亲摔伤了腿,行动不便。看到躺在病床上两位虚弱的老人,谢徐萍才幡然醒悟——多年来一心工作的自己在亲情中却是数次缺席。“作为一名老师,我给自己打良好分。但是作为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我不知道勉强合格算不算。”谈及家庭,谢徐萍泪眼婆娑。“我也会努力抽出时间多照顾多陪伴家人,但我实在舍不得我的讲台,为了那些渴望知识、踏实勤奋的孩子们,我会坚守到最后,能做多少做多少!”

将美学融入学生课堂

“英语是一门美的艺术,这份美是融入血液里的。我想让孩子们都能从课堂中感受到语法的美感、听说的魅力。”早年在南通市文化局美术公司从事美工经历让谢徐萍在美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她将这份不同的审美感悟融合到英语教学中,让原本乏味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谢老师的PPT很有设计美感,精美的动静态页面配上详细生动、条理清晰的解读,大部分难度系数较高、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经过她的讲解立刻变得通俗易懂。”研15外语班班长宋超由衷地感慨,能遇到谢徐萍老师教授课程,是一种不断获得新知的幸运。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是谢徐萍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我要对我的课堂、学生负责。传授、授业、解惑,我每一步都要实打实地做好。”

课堂上,谢徐萍最常说的一个词就是“Why?”她提倡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式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她从课本里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详细为她解答。学生们在讲解前必须提前备课,充分预习课本内容,谢徐萍根据每一个学生演讲的流畅程度、语音语调、表达能力以及PPT内容设计来评分,同时对症下药,及时提出改善建议,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谢徐萍还经常带领学生们鉴赏富有思想性、艺术性的英文影片,让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悟人性美与语言美。“有一次我们欣赏《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是一部德国纳粹题材的悲剧片,好多学生边看边偷偷抹眼泪。这是他们的真情流露,也是我一节课的最大收获。”谢徐萍认为,这样一种情感共鸣也能促使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世界,用心体悟课堂的魅力。

2014年,教学(837.4)+科研(315)=1152.4分;

2015年,教学(814.4)+科研(320)=1134.4分;

2016年,教学(676)+科研(315)=991分。

打开外国语学院教师年终考核业绩表,虽已年近花甲的谢徐萍仍是学院教师教学、科研成果考核排名中的佼佼者。“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我都想尽力而为,不能因为年龄大了就偷懒!”提及显著的业绩,谢徐萍谦虚地摆摆手。

将所学带入国内科研

2003年省公派高访学者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进修学习,谢徐萍在机缘巧合中发现自己喜欢的英语读写文化(即Literacy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尚未有人研究,相关论文、专著一片空白。“Literacy很有魅力,是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领域,但我也很忐忑,进修学习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不能一事无成,必须要努力钻研,将原版书籍以及研究成果带回国内。”

昆士兰大学坐拥昆士兰州最大的图书馆,内有200万册藏书和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在进修阶段,谢徐萍抓住“短板”,一门心思探索琢磨Literacy,每天都去图书馆寻找大量的原著书籍,整合梳理相关学术资料。“写专著的时候,再怎么忙碌,我都逼着自己一天写2000字的文案,不完成不允许自己睡觉。”

正是凭着这股干劲,谢徐萍了出版《英语读写文化(Literacy)研究》、《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Sociolinguistics inEnglish Learning)》两部专著;主编《新编实用英语语法教程》;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外语界》《学术论坛》等CSSCI期刊及其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二级权威期刊2篇、国外MELTA及Sino-USEnglish Teaching 期刊各1篇。她苦心孤诣,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为学院英语专业开设了《英语文字交际概论》课程,弥补了国内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

“谢老师一直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印象中很多个凌晨,谢老师都在办公桌前准备科研材料,好像永远都不知道疲惫。”鞠躬尽瘁、锐意进取的谢徐萍在研三外语班杭宇微心中一直是楷模榜样。在谢徐萍严谨的科研态度的影响下,12级研究生张静也打开了自主探索的大门。谢徐萍不断地引导张静寻找灵感的火花,在一次次的反复探讨、思维碰撞之后,张静的论文《鳄鱼邓迪》荣获“江苏省第八届研究生论坛优秀奖”。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两者相辅相成,最终让学生得益。”在谢徐萍看来,一个好的教师,既不能“浮于”教学而忽略科研,也不能“沉于”科研而抛弃教学,重要的是双管齐下,用科研成果有效推动教师的高质量教学工作。

春去秋来,谢徐萍坚守讲台三十四载。在教书育人这片土壤上,谢徐萍多年来默默耕耘,知行至善,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浸润每一株新芽,最终收获了遍地的桃李芬芳。

(校报学生记者 钱西雯 许应田)

我校教学名师、外国语学院谢徐萍教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