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通大,梦想起飞的地方

653
分享

发布时间:2017-11-17 00:00阅读次数:653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起飞!

轰鸣声中,一架飞机从跑道上腾空而起,似鹏展翅,若鲲浮水。机翼的颜色逐渐由浅灰变成深灰,犁开云海,最终消失在视野中……

从地面到高空,从校园到社会,从无知到成熟,中国直升机救援队飞行员彭振桓和中国东方航空波音777飞行大队副驾驶王立明从通大启程,用拼搏丈量梦想到成功的距离。


拼搏——成长的主旋律

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从古至今,人类遨游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在08级化学师范彭振桓的心里,驾驶飞机飞向蓝天是他的梦寐以求的理想。

高中时期,彭振桓是老师眼中典型的“偏科生”。他一直是全年级语文、历史、地理的第一名,数学和物理却时常不及格,高二文理分科,彭振桓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理科。原来,班主任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让他深有感触:“化学和国家的强大有着更直接的关系!”他时刻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

高三那年,他听说空军在学校招飞的消息,就立刻跑去报了名。可是,空军的招飞条件非常严格,在第一关的考核中就因身高原因被淘汰了。但那颗关于蓝天梦想的种子,一直深埋在心中。直到研究生快毕业,他重新参加了招飞,并顺利通过考核。

“遇到短板,年轻的时候就去回避,到老就更没有希望了!”面对挑战,彭振桓丝毫没有胆怯,“在衡量风险程度后,只要有希望,就要敢于抓住它!”

与彭振桓不同,09级化学师范专业王立明的人生与“飞行员”结缘完全是一场意外。当时的王立明是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会主席,2011年年末,他收到了南航大的招飞通知,体检安排在上海,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了考核。最终,经过多次严格的体检,王立明顺利通过考试。他笑称:“一切都是缘分。”为此,他还耐心地说服了自己的母亲。

“体检通过,是先天条件好,后面的考试如果不努力就是自己的问题了。”抱着这种想法,王立明一丝不苟地准备起了文化课考试。对于来自北方的王立明来说,英语简直就是“噩梦”:发音不标准、词汇量少、缺乏语感……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在考雅思的时候,王立明从早到晚都泡在教室里,几乎每天都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没有任何课外生活。在美国学飞的那一年,王立明对英语的学习更加不敢懈怠,每天早晨一睁眼,就打开电视和收音机,看原版电影,听英文广播,虽然很多时候完全听不懂,但通过这种方法,王立明逐渐积累到不少词汇,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也不断加强,英语能力有了质的提高。

“挑战,就是不断优化过去的自己,而不是平淡地过完这一生。”王立明说。


通大——梦想的起飞点

对彭振桓而言,“充实”是他大学生活最好的注脚。四年本科学习到的扎实的专业基础让他在学飞的路上更加轻松自如。

“老师!我会默写这个方程!”

宽敞的教室里传来了彭振桓的声音,这是在洛杉矶的飞行理论课堂上,他们正在学习空气动力学。连荷兰的教员都不记得的伯努利方程,这个中国学生竟然会?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下,彭振桓完整地默写出了整个方程组。“中国的教育真厉害!”看着黑板上的方程,荷兰教员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本科的时候,化工原理的第一章就提到了这个方程。”彭振桓自豪地说。

“有思想、有主见。”这是化工学院团委书记陈丽老师对彭振桓的的评价。在考研过程中,彭振桓巧妙地避开了自己不擅长的高数,专攻化学。当第一次拿到参考书的时候,他却发现书上很多习题都没有参考答案。既然自己不会,那只有问老师了!平时只要一有空,他就跑到化学系老师上课的教室去旁听,趁老师下课的十分钟间隙去请教问题。“老师们很支持我考研,放弃下课休息时间,帮我解答题目。”两个月下来,他就把所有的题目都解决了。

学习飞行后,为了搞清楚飞机在发动机停止工作时所出现的“无动力下滑”现象的原理,彭振桓花了半年时间,查阅了各种资料、文献,不停地请教教员和学长。很多人劝他:“只要记住结论就好了。”他却说:“以后当了教员是要给学生讲课的,自己不懂,只给他们讲结论糊弄过去是不行的。”在请教了业内资深飞行员和研究了各种各样的视频资料后,他终于理清了这个简单结论背后复杂的动力学原理。

“探索本身就是欢喜。”通大四年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彭振桓一种宝贵的品质——用研究和坚持的态度对待学习。

在王立明心中,通大就是青春的代名词。在这里,有汗水有泪水,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梦想实现的快乐。

在美国学飞行的那段日子,学校的老师经常和王立明保持联系,“最近过得怎么样?”“什么时候回国啊?”看着这一条条问候的短信,让身处异国他乡的他倍感温暖:“母校的老师一直在关注着我,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动力。”王立明艰苦的训练生活也因此增添了许多明亮的色彩。


飞行——没有终点的旅程

学飞的过程除了惊险刺激,更多的是一遍遍的重复,直到所有操作都准确无误。着陆,是飞行训练里最基础的一个科目。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王立明练习了一次又一次。眼看马上就要飞行考试了,可是他由于缺乏经验,一直都没有手感。在那段时间,王立明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失眠。

在考试前两天,飞行教员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都在教他怎么着陆,王立明自己也在机场练习了十几次,最后终于能顺利操纵这个“庞然大物”。“心里是终于有底,考试我不虚了!”他的语气中是满满的自信。

“老妈,以后请叫我飞行员!”这是在美国考核通过那天,王立明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电话那头的母亲也激动得热泪盈眶。

“每次在起飞落地的时候,如果很轻很平稳,同事给我点一个头或者一个肯定的眼神,我都会特别有成就感。”作为一名民航飞行员,这就是王立明最简单的快乐。而快乐的背后是王立明满满的责任心:“旅客上了我们的飞机,就等于把生命安全交到了我们手上。”每当飞机顺利着陆,看到旅客脸上洋溢的笑容,王立明也会感到心中一暖,“平安地把旅客送到目的地,这就是我的责任。”

“我们现在在高原飞行”“飞机的桨叶转速表坏了”“发动机转速表也坏了”“现在自动同步器也坏了”……

这是故障考核中考官给彭振桓出的题目,这样的情况结合起来已经超出书本涉及的范围。可是,现在是在飞机上,反应晚一秒钟都是致命的事故。彭振桓当即做出反应:“我要终止飞行,利用滑跑降落技术迫降到附近的机场。”此刻所有的仪表盘都已损坏,他只能靠听觉通过听螺旋桨的噪音来判断转速。面对困境,他更多地表现出的是镇静,展露的是一种使命感……

相比小时候纯粹的理想,彭振桓现在对“飞行员”这三个字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彭振桓的招飞训练地点是在08年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土地上。灾难已经过去,眼前的是蔚蓝的天空、崭新的墙壁、平整的道路……看着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彭振桓不由想起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天空灰蒙、道路塌陷、通讯中断,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伤员出不来,一个个生命在等待中逝去。这时,唯有直升机能给人带来生的希望。

这也更加坚定了彭振桓成为一名直升机救援队飞行员的信念。“做救援很有意义!”谈及加入中国直升机救援队的初衷,彭振桓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如今,彭振桓正在为成为飞行教员努力,他的愿望是教会更多人开直升机,时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万米天空、浩瀚云海、日出日落……在触摸蓝天的奋斗拼搏中,他们活出了自己,从此鹏飞万里,蓝天作证。

(校报学生记者 朱袁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