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我的通大烙印(一)

校友、85届毕业生金同闯的大学路

2120
分享

发布时间:2018-05-17 15:40阅读次数:2120来源单位:校友会 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凌

编者按:近日,我校校友、原南通纺织工学院85届毕业生、原宿迁市泗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金同闯投稿,用细碎的回忆再现了他八十年代的校园生活。三年的大学时光,不仅给了金先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更使他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母校深刻的怀念、对责任的承担意识、对他人的奉献精神和对党和国家的拳拳之心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金先生用深情的字句表达着对母校深深地眷恋,勉励着我们珍惜时光、砥砺前行。

适逢校庆月,我们将陆续把金同闯与母校的故事刊登在校园网上,以飨读者。同时,也欢迎其他校友踊跃投稿,讲述自己与母校的不解情缘。


大学时期,是踏入社会之前的起跑线,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奠基时期。

19829月至19857月,我在南通纺织专科学校(1984年升格为南通纺织工学院)攻读机械专业(大专),连年获得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并成为改革开放早期大学生共产党员。那时,我对学习自觉、专心、饥渴,表现了一种血性的追求。

 奠基之一:奠定专业基础和专业理想,由一个对工厂有着神秘追求的农家孩子,转化为向往实业兴国的工业技术人才。

 198298日,我辗转来到了南通纺织专科学校,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南通是中国近代轻工业尤其是纺织工业的发祥地,张謇是南通近代实业和教育事业的鼻祖,被毛泽东赞誉“中国轻工业离不开张謇,重工业离不开张之洞”。南通人一直以张謇为骄傲和自豪,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一直渗透在南通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开学之初,学校举行欢迎新同学大会并进行新生教育,时任副校长陈寿所作的专业思想教育讲话,明显贯穿着从“实业救国”到“实业兴国”的思想脉络。南通纺织专科学校设置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棉纺、棉织四个专业班,也反映了南通的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

当时的课堂历历在目,当时的教诲言犹在耳。张伯良(由西安交大调回)和李忠群教授的制图课,何坤振和钱大中教授的物理课,王嘉华老师的棉纺概论,葛明桥老师的棉织概论,周维均老师的高等数学……还有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等。从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我的课程编排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参观工厂是有趣的。本校校办工厂(即棉纺厂旧址)和全国先进的南通国棉二厂是我们参观最多的工厂。这些参观项目都是结合课程进度安排的,每次参观之后,再回头看书,那些图纸、图像和表格就会与实物实景印证起来,有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基础课程阶段,我突破了英语的瓶颈。我的中学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到了大学,美丽的英语老师袁明给予了热情的鼓励,我下功夫恶补,运用分解式记忆法和反复循环记忆法实现快速熟记,课堂45分钟用得非常充分,强迫自己当堂完成作业。很快我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开学一个月就被指定为英语课代表。

19836月,第一学年基础课程考试结束,专业基础课纷纷排上日程。610日,积累了足够的钱,中午去了南通市百货大楼买了28元的钟山牌手表(外加表带1.9元),这是我第一次戴上手表。从此我的活动时间更加精准、高效。

第一学年即将结束时,我开始思考未来的问题:毕业后进工厂,还是进一步考研深造?有一次上街,本来想买一条夏季裤子的,但是看到好书就放弃了裤子。这本好书就是《研究生数学试题》,它激起了我考研的决心,并促使我下决心攻破薄弱的机械原理和理论力学课程。但没过多久,因为看了一篇文章《怎样掌握学习规律》,说参与社会实践是最好的深造。我的想法又变了,又倾向于进工厂了。工厂对我这个农民子弟总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1983年新学年开学,大一升大二。金属工艺课程实习一周,在校办厂,开机床,做钳工,搞焊接,直接接触工厂、工人、设备和技术,这对于我来说,是太新鲜太重要的。刚开始筛砂子,太急躁,把手上磨了6个血泡。916日至17日,全班集体参观南通机床厂、轴承厂和柴油机厂,这几个都是全国机械制造行业的著名企业,其精良配套的设备、精益求精的职工、井然有序的现场,都让我们大开眼界。

19849月,上大三了,专业课完全成了主角。看了1984年第四期《青年一代》杂志,上面每篇文章好像都是对我的鼓励,使我对专业学习产生新的理想和动力。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是本专业最基本、最核心课程,由乔尚信副教授负责指导,根据他提出的“工艺过程、工艺依据、尺寸链是三点关键”,我准确把握了课程的核心内容。

学习机械制造这一行,实验很重要。没有实验,专业理论就是空洞的。1985年元旦前后,刀具、液压、机床、夹具和电器等几门专业课实验结束,多次参观南通电视机厂、柴油机厂、纺织机械厂。在实践基础上,开展课程设计,并逐个进行答辩。198553日,我们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毕业实习。我所在的一组16人集体到上海柴油机厂实习。上海是中国制造业中心,柴油机厂、机床厂、锅炉厂、汽轮机厂都是我国早期有名的大型企业。听说要去上海大都市实习,大家爱美之心泛起,我咬咬牙狠狠心,买了一双大象牌牛皮鞋(20.10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穿上皮鞋。

198576日,我的毕业设计项目——“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通过了毕业答辩,获得最高分。记得那时完全是铅笔手工绘制三视图,结构图和部件图画了好多张。因为天气炎热,没有空调,出汗很多,仅四号大图纸就修改、更换了三次。比起如今的电脑绘图,那时的我们是很辛苦的。

金同闯大学时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