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教育科学学院研17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白媛媛,也是第二批新疆伊宁县第二中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支教团的代表,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在新疆支教的成长与感受。
时间过得真快,从伊宁县第二中学支教回来,转眼已经快半年了。的确,那儿的生活条件远不能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但在那里,我们收获了珍贵的回忆。接下来,我将选取几段让我感动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引起共鸣,也希望更多的同学一起来关注新疆偏远地区的支教事业。
一直以来,支教活动备受学校领导的重视,出发之际,领导们特意为我们践行。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途经乌鲁木齐转机,在结束了从东到西横跨中国的行程后,我们于3月5日凌晨一点多到达了伊宁市,此时,周云旗校长和二中的老师早已为我们的到来等候多时了。说到这里,我来介绍一下这位贴心的校长。周云旗,现任伊宁县教育局副局长,也是伊宁县第二中学校长,更是一位支援西部有四年之久的干部。他创立了“南通班”,积极组织教师之间的课程商讨,把南通优秀的教育带给了二中的孩子们。
我们的团队一共五个人,唯一一个男生是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谭海涛。别看他现在是文科生,他本科期间读的是理科,但爱好诗词,平时喜欢看文史、数理、科技方面的资讯和书籍,是一个兴趣很广泛的男生;第二位叫朱钰,是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她主要负责的是英语课程的教学;第三位是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专业的研究生潘婷婷。在负责英语课程的同时,帮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班辅工作,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好冲刺阶段的心态;第四位是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教学专业的任娜,别看她好像文文静静的,其实她是个外向的姑娘,总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最后一位是我,根据我的专业,我主要负责的是语文课程的教学,但是直接让我们接手高三毕业班,对我个人而言,还是极具挑战性的。
再来看看我们支教的地方,伊宁县二中。3月5日,刚到伊宁县二中的时候,校园还未脱去冬天的外套,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宁静。春的味道被白雪封锁住,偶尔能从缝隙中看到丝丝嫩绿。“等春天到了,这里会很美的。”一位新疆的老师笑着向我们介绍。果不其然,冰雪消融后万物复苏,走在校园里便会听到学生们的读书声,春风轻轻拂过的声音,还有花儿绽放的声音。这一切远比我们预期想象的要好很多很多,也给了我们无限的动力。
接下来,粗略地介绍一下我们在二中的生活和工作。两人一间的宿舍、公共卫浴、教工食堂、一间大办公室是我们一天生活奔走的几个点。新疆的孩子们也时刻绷紧了学习这根弦,班级学习氛围很浓厚。当然在枯燥的学习之余,孩子们还是挺会“忙里偷闲”,调整自己。他们会在晚自习后一起过生日,或者是凑在一起掰手腕。
再给大家讲几个我记忆深刻的故事吧。第一个小故事发生在二模的时候,班里一位同学语文成绩大幅度下降,得知分数的他很焦虑,也很害怕面对老师。晚自习时,我向他询问情况,他坐在我旁边,耷拉着脑袋,一副已经准备好挨骂的样子。我一边安慰鼓励他,一边帮助他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制定了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并和他约定每天早读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把必背篇目的短板补上;每天晚自习结束后,监督他在教室多学习一小时。从那以后,清晨在校园里,就会看到他背书时来回走动的身影,晚上的学习也更有计划、更高效了。对症下药还是很有成效的,不仅提升了成绩,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最后在高考中,他的语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成功逆袭,最终被南京理工大学提前批次录取。
第二个小故事是在高考期间,想到第二天就要踏上高考的战场,很多学生开始担心发挥失常以至于到凌晨都睡不着,为此几位老师都很焦急。于是我把护肝片分给了学生们,骗他们说是安眠药。只要吃一颗,就能很安心地睡着,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考试。第二天早上送考的时候,几个孩子很兴奋地告诉我昨晚睡得很踏实,一觉睡到天亮。班上有一位帅气的男生叫德斯别尔·吐尔达肯,是哈萨克族人。他的母语并不是汉语,高考语文、英语,对他而言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起初他也很忧虑,但是在潘婷婷的辅导下,从开始的30、40分提升到了90多分,最终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
你们一定会好奇,究竟这个“南通班”还取得了什么样的好成绩?在这三个多月里,总体来说班级整体成绩上升幅度很大,本一上线率80%,本二上线率100%,更有学生被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西部志愿者冯艾曾说过:“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庆幸的是,我经历了这种生活,体会了这种艰辛,拥有了这种快乐,并且正用心感悟着这份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