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南通大学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共青团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重温一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弘扬伟大的五四爱国精神,表彰一批学校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引领全校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伟大复兴梦的生动实践,凝心聚力为学校早日实现“8050计划”贡献青春力量。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校长施卫东,副校长董正超,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佩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杨宇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大会在嘹亮的国歌声和《百年青春情 追梦赤子心》视频中拉开帷幕。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岁月沧桑。一百年前的五月,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人,高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嘹亮口号,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浦玉忠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青年师生致以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他指出,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伟大五四精神至今仍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宝贵财富。他强调,要深刻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精神内涵,强化使命意识,弘扬爱国情怀,激励全校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到新的伟大征程中来,投身到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把五四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浦玉忠向全校青年师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百年通大报国为民的创立初衷,牢记先校长教育救国的责任情怀,以主人翁姿态投身改革建设和发展,让理想信念成为思想的压舱石、前进的源动力,为通大人的使命担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要明德向善,砥砺品格,要自觉把修身立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百年砥砺奋进的校史校情中、从夏元贞、“莫文隋”等身边的道德典型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以“道德优美”的青年品格构筑“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新时代通大精神;三是要博学笃行,增长才干,要把学习视作第一要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敢于质疑、养成批判性思维,能以“祈通中西”的世界眼光,“力求精进”的卓越精神,达到“学术纯粹”的境界,投身社会实践,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提高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本领,增强服务社会人民的才干;四是要开拓创新,敢为人先,要大力弘扬先校长张謇的创新创业精神,在推进实施“8050计划”、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进程中,找准创新坐标,发扬首创精神,展现通大青年创新发展的新作为。
2018年,南通大学共青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团十八大和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跟进式教育,全面服务青年师生成长成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组织建设、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南通大学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校团委挂职副书记王舒雅获得“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文学院董博文同学、医学院吴英成同学、化学化工学院郝梦迪同学获得“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外国语学院团委获得“南通市五四红旗团委”,艺术学院美术师范162团支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团支部获得“南通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大会对过去一年在学校共青团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会上,我校优秀校友、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处长刘军,马克思主义学院蔡娟教授,杏林学院范凯旋同学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信仰公开课,他们用自身经历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呼吁广大青年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奋斗谱写青春华章;外国语学院英语162团支部展示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特别主题团日活动《相约2035》;我校大学生艺术团演绎了《子孙满堂》情景剧。
大会在全体合唱《歌唱祖国》中圆满落幕。各党委部门、群团组织、附属医院党委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校直属二级团组织主要负责人,受表彰团组织、青年学生代表近500余名师生参加纪念大会。
我校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共青团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校党委书记浦玉忠讲话。
与会领导为获奖集体、获奖个人颁奖。
我校优秀校友、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处长刘军,马克思主义学院蔡娟教授,杏林学院范凯旋同学为观众带来信仰公开课。
现场表演。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