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通大青年说(四十二)

艺术学院袁凡:风筝人生三部曲

3512
分享

发布时间:2020-06-30 10:42阅读次数:3512来源单位:学工处 宣传部 责任编辑:刘佳昕

大家好,我是来自艺术学院环境设计172班的袁凡,很高兴有机会能与大家分享我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柳条搓线絮搓绵 搓够千寻放纸鸢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诗就是我儿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初识风筝,我便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根风筝线,紧紧拴着我的人生。初入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成为了艺术学院风筝队队长。每场风筝比赛,都是竞技者们带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凭借长长的风筝线,在广阔的天空进行的一次次艺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起飞时,风筝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它对天空充满了未知的迷茫与兴奋。2016年9月,我成为了通大的一名新生。由于高考分数不理想,我与心向往之的环境设计专业失之交臂。

当了解到有转专业的机会时,我便开始为将来做起了准备。学习专业课程之余,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的相关信息。我还利用空余时间练习手绘等基本功,和学长交流学习经验,我始终坚信“成功只有一个,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人生”。

一路拼搏,怀揣着梦想与希望,我终于来到了梦开始的地方,顺利进入环境设计专业学习。

逆风前行鸢作友 且看风筝舞蓝天

风筝指导老师曾经告诉我,放风筝的时候,要先选择一块空旷的空间,观察风向,然后尽情地逆风奔跑,只有借力使力,风筝才能不断攀升,翱翔于广阔的天空。放风筝,往往不是一次就能顺利升空,必须耐心地反复尝试,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人生难免站在风口浪尖,别害怕,风大了,就做一只风筝,在逆风里起舞飞扬。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身兼数职,繁重的工作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但作为一名学生,我始终牢记“学习永远是第一要务”,从未忘记自己上大学的初心,也没有把工作忙作为放松学业的借口,更没有停过奋斗的脚步。

深知专业课程内容的繁多与复杂,我利用课余时间抓紧学习,最难忘的是期末复习的日子,我每天起早贪黑,勤人湖的亭苑、张謇像、孔子像附近都曾有过我背书的身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不懈努力,我在2018年获得智育与综合测评均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并获得南通大学漂流角设计大赛三等奖、金冠杯车库设计大赛三等奖等荣誉,2019年还获得“南通市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大二,我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除了协助团委书记管理学院团委事务外,还负责学院各团支部的工作。任职期间,我顺利完成全院1348名团员关系接转,组织学院61个团支部开展好民主评议会议以及主题团日活动86场,并获得两次校观摩团日活动二等奖。在这一学年,我被评为“南通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并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兴趣为生活着色,汗水为人生添彩。我始终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所有的理想插上翅膀都能翱翔,所有的青春只要奋斗都会变得精彩夺目。

夜静弦声响碧空 宫商信任往来风

想要使风筝飞得高,风筝线必须备得够长;想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知识储备和个人能力仿佛是风筝的线,放得越长,风筝也就飞得越高。所以我不断努力加长手中的“风筝线”,只待假以时日,迎来那恰逢其时的东风。

我始终坚信实践出真知。作为学院风筝队队长,我带领团队参加如东国际风筝赛、潍坊世界风筝赛以及两次岱山岛风筝锦标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潍坊比赛启程前,我与队员们进行了多次交流和商议,还多次联系指导老师探讨相关问题,交流意见;在慎重考虑了风筝类型、比赛种类等方面问题后,最终确定了参赛风筝与放飞姿态等方面的内容。比赛前夕,直到凌晨一点,我们还在探讨放飞技巧。

2018年寒假期间,为弘扬通大“莫文隋”精神,我组织策划了艺术学院“迎新送福”专项实践,共有100余人报名参加,覆盖6个省32市,送出“福”字近1000张,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策划“传颂绘”—挽救失落的民间故事专项实践,组织17支小分队前往全国各地搜集民间故事,共搜集到31篇民间故事,整理出一份拥有录音稿、故事稿、手绘稿相结合的作品集。暑假期间,作为“琴有所系之行”古琴调研团队队长,我还带领团队开展古琴社会实践调研,完成《琴有所系》调研报告一份,让当代大学生近距离接触了解古琴这一种浓缩了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同时传承和弘扬了作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古琴艺术。我也因此被评为“江苏省暑期实践先进个人以及南通大学优秀志愿者”。

临渊羡鱼,莫若退而结网。时光它步履不停,我会继续努力,以梦为马,用汗水浇灌青春,让理想在校园上空尽情飞扬,让人生像风筝一样“筝舞蓝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