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大疫面前的学子担当

1839
分享

发布时间:2020-02-29 22:02阅读次数:1839来源单位:教育科学学院(与教师教育学院合署) 责任编辑:陈妍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这场战役中,一群群来自南通大学教科院的莘莘学子一直活跃在线上线下,他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方式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犹如春天的使者,向风雨中的人们传递着春的温暖、春的希望。

“防疫有我 我叫房艺”

在济南市槐荫区匡山大街的十字路口,满载着数个小区蔬果的运输车从远处而来,由各小区志愿者组成的防控疫情小分队已经准备完毕,测温、登记身份证、办理出入证,一切有条不紊。

其中有一个女孩一直活跃在志愿事务中,耐心地宣讲防疫知识和注意事项,她便是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的182班的本科生房艺同学。

房艺家庭所在的槐荫区匡山街道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西部的城乡结合部,来往人员复杂,很多人缺乏防护意识,不会主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给防疫带来不少安全隐患。2月初,该街道成立疫情防控小分队,房艺就自愿加入,成为第一批志愿者。防控小队的所有成员在进行集体讨论后,决定按照“分片包干,守住卡口;严防死守、不漏一人”的方针,形成了一个针对本地区特点的行动方案。房艺和其他成员们一起每天进行往来人员的体温检测、家庭住址信息登记、出入证、通行证的办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同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尽可能地运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做好防疫宣传、帮助居民做好心理防护,及时汇总上报每天登记的人员往来信息。每天晚上,她还要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分管的包干区域走访各家各户,扫码登记每个家庭的实时健康状况,叮嘱居民出门戴好口罩,不要轻易的放松警惕。像这样白天守候在卡口上,晚上入户登记,房艺已经连续干了二十多天。

由于名字正好与“防疫”谐音,志愿者们总取笑她“房艺一来,病疫走开”。房艺总是会心一笑,摆出调皮的pose:“没错,防疫有我,我是房艺!”大家开心的笑声,让略显琐碎沉闷的志愿服务增加了一点亮色。

“我的名字就是要求我冲在防疫第一线!”房艺对对此很自豪:“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信任自己的群众,真的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仅仅是收获了感动,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对应用心理这个专业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以及对未来从事职业的使命感。

 

医院门口的守护天使

徐勖,是一名从小在大海边长大的活泼女生,也是一名定向师范生。自新冠病毒出现以来,她就一直高度关注。28日,徐勖所在的启东吕四港镇社区招募志愿者,她兴冲冲跑过去报名,可惜只招募男青年,只好失望而归。后来她又得知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也在招募志愿者,且不局限在医院内部,就第一时间赶去报了名。

启东第二人民医院曾经收治过一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转入定点医院治疗。因此,医院对于出入人员的管理格外重视。徐勖被安排的工作是在医院门口负责测量体温、信息登记、防疫宣传等工作。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医院大门这个特殊的场合也成了社会的缩影。有的人没戴口罩,却要往里硬闯,一旦阻拦他,他甚至会破口大骂,这时就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工作;也有的生病的老人实在买不到口罩,徐勖和其他志愿者就从分给自己的值班口罩中拿一个给老人;还有一些市民不知从哪里听一些医院收治了确诊病例的小道消息,便总是纠缠着志愿者求证,徐勖也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

大部分来医院的人都是服从大局、积极配合的。有的老人跟徐勖她们比较熟了,就开玩笑说:这个枪打一下我们就知道没有病咯。徐勖她们就陪老人说笑一下,拉拉家常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时只需要简短的一句问候,只要我们用真诚去关心别人,没有做不通的工作。”徐勖说。

 

防疫双胞姐妹花

 王苏苏和王南南是一对双胞胎姐妹,都就读于教科院小教17级定向师范班。在本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中,她们加入江苏如东县大豫镇大豫社区志愿服务队以及大豫镇青年突击队,积极主动参加“阻控疫情,志愿同行”专项行动。

124日,媒体报道如东县发现南通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给沉浸在过年喜庆氛围中的人们带来了恐慌。在全县的统一部署下,大豫镇立即行动起来,面向镇区招募青年突击队。苏苏和南南一商量,就和爸妈提出,想要报名参加。爸爸很支持,但妈妈却有些顾虑:“我们如东已经发现了病例,谁知道这个人到过哪里?都跟谁接触过?万一你们被传染了怎么办?”苏苏和南南就轮番做妈妈的思想工作,答应妈妈一定做好自我保护,终于得到妈妈的同意。

在防控疫情一线,姐妹俩忙碌而充实。她们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积极主动发起和参加募捐;协助社区进行体温检测,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社区进行疫情防控封闭管理;坚守哨卡、协助做好公共场所疫情人员排查、公共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维护等疫情防控工作等工作;登记出入社区车辆和人员信息、测量体温、监督群众佩戴口罩并且劝阻不戴口罩的居民,并及时记录汇报。

当年姐妹俩同时考上南通大学定向师范生时,在镇里就成了“网红”。如今,姐妹俩又一起在一线投入防控疫情工作,更是成为当地的美谈。

谈到这次参加防疫志愿服务的感受,姐妹俩有自己不同的角度。苏苏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成长:“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好些都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而南南却更多感受到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奉献精神令人折服,关键时刻有责任担当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以上只是教科院众多线上线下志愿者中的优秀代表。据悉,疫情发生以后,教科院有30多名志愿者线下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他们身着“红马夹”,在交通要口,在居民社区,为防控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另有以学生党员为主体、以大四年级学前与小教专业学生为主的27名线上志愿者积极响应团省委“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为18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公益家教,开展线上课业辅导和亲情陪伴。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这些志愿者在大疫带来的大考面前,书写着通大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徐红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