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化学化工学院助力毕业生就业纪实

1401
分享

发布时间:2020-06-24 17:09阅读次数:1401来源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刘佳昕

6月23日,环境161班的王韦程和化工16班的肖嘉慧收到南通江山农化股份协议书,6月24日,应化162班的高翔和环境162班的赵霞接到 中天钢铁集团的OFFER……每天络绎不绝地就业协议书,成了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茅冬华最快乐的事。这是化学化工学院针对今年就业形势,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紧密结合,积极施策,抓细抓实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结果。

 就业工作双轨制 每一位教师都是责任人

今年,对于化学化工学院毕业生论文指导老师来说,肩上又多了一项任务,除了指导学生写好论文,还要指导学生就业。环境工程系的欧昌进老师是学院引进的年轻博士,他带的10个毕业生中,有4名学生考研被录取,还有6名学生的就业问题未能解决。

一天,一向开朗乐观的马哲奇同学做实验时心不在焉、唉声叹气。欧昌进看见了问他“怎么啦?”原来她向好几家企业投了简历,都石沉大海,眼看宿舍的同学都有了着落,可她还没有收到面试通知,急得好几个晚上睡不好觉,也无心做毕业论文。欧昌进看了她的简历,指出她写的简历没有突出自身特点。欧昌进帮她修改了简历,并将其推荐给南通国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笔试和面试,马哲奇被录用了。

像欧昌进这样帮扶学生就业的老师在化学化工学院还很多,这是学院出台了新举措,围绕学院年度目标考核,就业工作实行学工系统和系室双轨制推进模式的成果。

化学化工学院将各项指标分解到班级、系室,各系室将毕业生就业目标落实到每一位老师,一一结对,一方面做好毕业生论文指导,确保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引导他们改变就业观念,积极求职,同时利用各自资源为毕业生推荐岗位,形成了学院党政齐抓共管、全员教师参与推进的良好氛围。

“面对毕业生就业出现的困难,每一位老师都是责任人。”学院院长胡兰萍这样说。

      构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多维模式助就业

化学化工学院建有大学生就业基地30余家,茅冬华一方面做好就业摸底,充分了解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强化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主动联系学院的就业基地,借助以往积累的招聘企业信息资源库,协助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云招聘”平台,举办空中双选会、空中宣讲会达30余场次。

为了寻找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爵宁利用各种资源,奔波于各个工业园区间。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园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区是以化工、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产业支柱的工业园区。张爵宁与启东市委组织部、人社局以及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人才办等单位取得联系,开展“校地人才合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系列活动。根据企业对学生专业的要求,学院和地方政府为毕业生“量身定制”。6月8日、6月13日,启东市人社局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排大巴将毕业生们接到园区,张爵宁还亲自带领辅导员、班主任陪同学生“点对点”到各个企业参观、洽谈。仅两地园区40余家企业为化院的学生提供了300余个岗位。“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专车接送我们求职,最后能进这么好的公司。”应化163班的黄玲、应化162班的刘明以及高分子161班的吴鑫被药明康德(启东)公司录用后说。

药明康德人事总监陈晓丽女士感慨地说:“因为疫情,我们没法举办校园招聘,没想到启东市委组织部和学校的合作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为企业办了件好事。”

              关心关爱到位  绝不让一个贫困生失业

化学化工学院将湖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学院戴红教授担任应化16级3个班共90名学生的班主任。他积极为班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主动联系与他有项目合作的单位,向对方优先推荐贫困毕业生。

为确保学生外出个人安全,他在教学科研之余,亲自驾车送学生赴如东、海门等地面试,签订就业协议。经过不断努力,他所带的班级贫困生就业率达90%以上,为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了就业难题。来自贵州边远地区应化161班张江云同学就是这样被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录用的。她感动地说:“戴老师不仅给我们精心指导毕业论文,还四处为我们找工作,让我们在疫情中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在毕业生离校之际,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总协议就业率达到75.7%,考研升学率达到32.6%,取得了疫情防控和就业工作的双胜利。“我们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提出‘就业有困难,学院帮你找’的口号,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抓细抓实。”  学院党委书记朱广华说。      

(俞文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