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顾晓松院士为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2020级硕士研究生上信仰公开课

2325
分享

阅读次数:2325发布时间:2020-09-17 17:54来源单位: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与神经科学系、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合署) 责任编辑:

 9月1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教授应邀为实验室2020级硕士研究生上信仰公开课,寄语研究生们要笃学砺炼,胸怀天下,大医精诚,恩泽民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用造福民生的新技术新产品,为国家的发展和崛起做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顾晓松院士以《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为题,回顾了百年的科技发展史,指出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性保障。他用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带大家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年“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依然对科研充满了热情,艰苦奋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了爱国奉献、永攀高峰的卓越精神。顾晓松院士简要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团队二十年磨一剑,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领域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在推动智能医学和工程技术发展方面所做的相关工作。他表示,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大力推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科技发展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提供了保障。他要求实验室全体师生谨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求真育人,传承创新;祈通中西,力求精进;传美誉于后世,创伟业于寰中的大学精神。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社会重大需求,面向人类健康事业,面向世界科学高峰,培养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

本次活动是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信仰公开课,是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公开课反响热烈。2020级研究生张竣杰说,这堂特殊的第一课让我明确了方向,选择成为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正是我们新的开始。今后我们将带着顾院士传承给我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去攀登,去揽月。2020级研究生黄婷婷说,听了顾院士的课,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使命感。我们要诚实文明做人、踏实勤恳做事,戒骄戒躁,专心科研。我们要扛起历史重担,投身于复兴伟业,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努力实现更多的创新成果,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黄丽)

顾晓松院士为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2020级硕士研究生上信仰公开课。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