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8日,2020年江苏省医学显微成像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在我校举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1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200余名师生参加大赛。我校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单琪、特种医学研究院研究生薛珂分别荣获一等奖。我校荣获最佳组织奖。大赛组委会主席、副校长董正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董正超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他说,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 “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他指出,一年一度的大赛,激发了医学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了科研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各兄弟高校研究生群体间的专业交流,促进了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他表示,学校将认真组织大赛的各个环节,努力将该项赛事持续举办下去。
省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蒋星红通过视频的方式致辞。她指出,大赛加强了江苏省与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在校研究生之间在显微成像方面的学术交流,推动显微成像技术的创新实践,为广大热爱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硬核”能力的舞台,促进显微成像技术在多学科交叉和研究领域的应用和人才培养。她希望大赛组委会将大赛打造成全国首屈一指的显微成像技术学习和交流平台,真正达到“以赛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行”的办赛目的。
本次大赛以“竞新斗巧 镜显神通”为主题,由江苏省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今年是我校第二次承办该项大赛。此次大赛采用了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共收到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内外12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146幅作品,经过公开网投和专家网评,最终优选出60幅作品参加总决赛,共决出一等奖3个。大赛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教授为本次大赛的评委会名誉主席,来自中科院、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所的9位专家作为决赛评委。选手通过海报和PPT汇报相结合的形式,从实验目的、实验流程、实验结果、创新性总结方面讲解自己的作品,并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评委从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四个方面进行点评和打分。专家组组长、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边玮代表大赛专家组,对大赛进行总结并宣读了获奖名单。省医学教指委委员、我校党委研究⽣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大赛组委会副主席朱俐为最佳组织奖的获奖单位颁奖,并代表大赛组委会致闭幕辞。
在赛前为期两天的云培训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多名专家、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资深编辑、以及徕卡、奥林巴斯、尼康等显微镜公司的技术顾问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四场专题报告。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102家高校和单位的700多名师生参加线上培训。
(袁圆/文 校报记者 陈妍/摄)
2020年江苏省医学显微成像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在我校举行。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