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通大党史人物之郁晓民:信念不息,奋斗不止

2683
分享

阅读次数:2683发布时间:2021-05-18 17:01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范苏

郁晓民,1944年考入原南通学院农科,1950年毕业,从早期党的外围组织学生活动积极分子,历经坎坷逐步成长为全国教育管理的专家。她的一生信念不息,奋斗不止。


1927年,郁晓民出生在风雨动荡的年月。她的父亲郁华是著名的爱国法官、法学家,三叔郁达夫是著名的爱国主义作家,都是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革命烈士。百折不挠、才杰辈出的家族,给了郁晓民不断奋发努力的动力源泉。

“书念到肚子里,谁也抢不走,要成为有文化、有抱负,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小时候,父亲经常对郁晓民说的话。父亲的牺牲对十二岁的她冲击很大,更是成为激励她发奋读书的动力。“不要忘了父亲为什么会牺牲,要像父亲那样,做个正直、有骨气的爱国者。”知书达理的母亲也是这样教育郁晓民。

由于生活艰苦,郁晓民在初中时便开始勤工俭学,用业余时间做过家庭教师,也当过电影院的广播播音员。这些活动让她提早接触社会,更锻炼了她的意志。受到大姐郁风的影响,郁晓民念高中时就开始参加学生运动。起初瞒着母亲,怕她担心,但不仅没受到母亲的阻挠,而是得到她的支持,只是再三关照:晚上要早点回来,注意安全。

1944年,郁晓民考入原南通学院农化系,并加入当时党的外围组织女同学会和农之友团契,积极组织文娱晚会,参加助学、游行等活动。那时抗战胜利,由于国民党反民意打内战,促使学生运动风起云涌。1948年8月正是国民党内外交困、战场上又节节败退的时刻,他们丧心病狂地竟向进步的学生下毒手,郁晓民上了大逮捕“黑名单”。

“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还是去解放区,那是个真正能呼吸到自由空气的地方”。郁晓民休学后在党组织安排下,走了三天三夜来到了苏北解放区,进入华中革命大学学习。“进入解放区是我新生活的开始,它是我进行思想改造、确立革命人生观的关键时刻。”正是在解放区,郁晓民学会如何对待挫折,如何经受考验。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只有树立坚定的意志,决不退缩,才能挺过困难,赢得胜利。”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郁晓民作为军管会工作人员,冒着风险渡过了长江,来到上海接管三青团,被分配到华东团委青年文工团工作。为填补心中的遗憾,完成父亲的期望,1949年9月,经组织批准,郁晓民重返原南通学院学习未学完的课程。老师们的关爱,同学们的帮助,让她坚信,只有融入集体,依靠群众,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民服务。

“好儿女志在四方,国家有需要就往哪里去!”郁晓民毕业后选择到哈尔滨农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俄语。作为班级中唯一一名党员,她带领同学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将苏联农业大学全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教材译成中文,分发至全国各农学院试用。在哈尔滨农学院的二十七年时光,郁晓民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团委书记、党总支书记。虽然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但她没有动摇,没有消沉,一直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

1977年底,郁晓民被调入中国科学院,负责研究生和学位工作,率先在全国制定出有关研究生培养条例、建立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各项培养体系。1982年全国首评高级管理人员职称,郁晓民被授予教育管理高级工程师。1983年全国人大设立教科文卫委员会,她成为首届委员,参与起草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技业教育法等草案,直到1990年正式离休。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2002年,郁晓民回到南通,出席原南通工学院90年校庆学生干部座谈会,深情回顾了她的成长历程。她说:“我一直没有丧失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坎坷,为自己没有虚度前半生而感到欣慰。”

历史的胜利和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中流砥柱,像郁晓民这样的前辈们完成了曾经的历史使命,为新一代青年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校报记者 范苏)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