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寻药启智 守护初心

访药学院寻药忆峥嵘岁月专项团

1480
分享

发布时间:2021-08-23 08:55阅读次数:1480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余小乔

“小朋友们好,我是来自南通大学药学院的大姐姐张永珍。你们是不是已经从口音听出我不是南通人?是的,我的家乡在甘肃,遥远的大西北,那里遍地都是中药材。今天,我想带大家一起认识我家乡常见的中药材,同时也给大家讲一讲中国共产党人在缺医少药的抗战年代是如何发掘并利用身边中药材的,好不好?”

7月的一天,参加南通大学寻药忆峥嵘岁月专项团实践活动的药学181班张永珍,在南通市崇川区博文教育课堂的一段开场白,很快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这节课上,张永珍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有关药史与党史相结合的义务宣讲课。随着一张张电子图片在屏幕上划过,孩子们对党参、黄芩、冬花、柴胡等道地药材逐一有了基础了解。他们七嘴八舌地感慨:那些药材看上去像枯枝败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作用?好神奇啊!

屏幕最后定格的图片是柴胡。张永珍借机为孩子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柴胡被熬成汤剂在太行山根据地帮助八路军祛除流感、疟疾,研发人员为方便行军打仗时携带,设法将柴胡制成“柴胡膏”、“柴胡注射液”,以及部队官兵如何发扬大无畏精神、以身试药的故事。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

策划并组织实施这一次“药材中的党史”宣讲,张永珍不仅用上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把家乡的特色药材资源推介给异乡的孩子,更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通过红色故事与道地药材的嫁接,让城里的孩子们体会到了什么是药材之美、山川之美、党性之美。她说,这是她成为预备党员后,用所学知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一次个人献礼。

与张永珍留校为本地孩子普及药材知识、药材文化不同,更多参与寻药专项团的同学,在放假回到各自家乡后,带着“寻味道地药材,追忆红色故事”的初心使命,或踏访红色基地,听老一辈革命家讲述抗战时期中药材如何“性命相托”;或寻访当地有名的药材种植基地,感受中药材在当今社会如何“造福天下”——

药学192班的巫安媛老家在镇江,7月13日一早,她喊上爷爷专程前往当地的红色革命基地韦岗高骊山,一边听爷爷讲述新四军战士在高骊山打响“苏南抗战第一役”的惨烈,一边感受物资匮乏年代中药材的功不可没:高骊山上的乌饭草、柴胡、葛根草等药材,不仅被战士们制作成充饥的食物、运输的工具,还被当作药物救了不少战士的命。

经过查阅资料,巫安媛进一步了解到,当年一役,熟悉地形的游击队员就地取材充当物资,葛根草尤其受青睐。“葛根草在高骊山上野蛮生长,处处可见。其叶可直接熬煮充饥,藤可编织成绳子、草鞋,根可熬制成清热解毒水,晒干泡茶还有降血压之效。”她在线给同学们普及葛根草知识并感慨:漫山遍野葛根草,看着不起眼却浑身是宝,大家有谁能想到?

药学193班的宿迁同学曹颖,回到家乡后实地探访了泗洪县梅花镇的半边莲种植基地,从种植专家嘴里获知民间俗称“小鱼肠”的半边莲,因长于田埂、草地或沟渠边,且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效,而成为当地村民一直信赖的“土药草”。革命战争年代,“小鱼肠”更成为军民对抗蛇鼠虫蚁、治疗跌打损伤的一剂良药。

药学203班的郝骏同学,回到盐城后也特意来到射阳县洋马镇,听革命老区的先辈们讲解菊花在抗战时期的宝贵: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听洋马镇镇长介绍如何与药企达成合作,把菊花培育成当地支柱产业,变菊花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花”。

还有家在南通的同学,冒着暑热前往如皋市南门,寻到了曾亲历日寇烧杀抢掠罪行、后起死回生的两株百年银杏树,探听到八年抗战中被军民传为佳话的“藿香正气水犒军”的故事。

……

“中药材不仅在缺医少药的战争年代劳苦功高,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药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从书本中了解药理、熟悉药效,也要通过寻药活动增强对药学专业的自信,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人。”寻药专项团学生负责人、药学193班学生张雯在整理队员们的活动资料时,这样解读学院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

她说,中医药作为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文化积累,却在西医药的强势冲击下逐渐式微,身为新时代的药学生,有必要站出来为中医药“代言”,提高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而这,正是药学院分团委书记卫永霞在两个月前考虑组建这支暑期寻药小分队的用意所在。她坦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出台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更强调要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为实现中医药文化和红色基因‘双传承’目标,提升药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专业素养,同时也希望能借助活动将中医药文化拉进人们的视野,我们组建了这支寻药专项团队。”

回望专项团开展的这次寻药活动,卫永霞倍感欣慰。她总结,团队成员在寻药过程中,不仅了解到道地药材在抗战中发挥作用,也认识到先烈们奋不顾身造就了如今的和平与光明,更体悟到当代药学生应继承先烈勇于探索的精神,让每一味药充分发挥作用。

她认为,帮助学生启智明志,守护初心,是开展这项活动的最大意义。

(校报记者  余小乔)

寻药忆峥嵘岁月专项团成员张永珍给孩子们讲解抗战时期柴胡注射剂的诞生由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