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欢迎你们,新通大人”

5005
分享

发布时间:2021-10-07 18:18阅读次数:5005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范苏

十月的通大秋高气爽,校园里处处都是“花式”迎新横幅,浓浓的迎新氛围扑面而来。10月2日至4日,7102名2021级本科生离开了父母的羽翼,步入了百年通大,开启新的人生历程。他们当中,有些同学或特长丰富,或独立自主,或与通大有着“特殊缘分”。自带“光芒”的他们将共同在通大成就更好的自己。

他们多才多艺

据新生大数据统计,超过33.3%的新生在中学阶段获得过各类大奖,其中20余人曾获国际赛事奖项、266人曾获国家级奖项、225人曾获省级奖项。此外还有364名新生有乐器、舞蹈、书画等特长。

中国香港国际音乐节金奖、南通市声乐比赛一等奖、南通市江海合唱一等奖……文学院的新生顾旸从小就喜爱唱歌,获得了许多声乐类的奖项。高考后,她走进了南通大学综合评价考场,凭借着优秀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学业能力,最终被中文师范第一志愿录取。“在大学里,我很想加入一些社团,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平衡好自己的学业和爱好。”她认为,专业学习和特长爱好都很重要,作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会学习,也要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教育科学学院的新生孙语艺与顾旸一样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高中时的她就已经取得了舞蹈十级、钢琴十级证书,并还有软笔书法的特长。她坦言一开始是父母要求学的,但后来也慢慢变成了兴趣爱好。作为南通人的孙语艺选择了家门口的大学,她希望不负大学四年时光,学到专业本领,追逐自己成为一名“才学双全”老师的梦想。

除了丰富的兴趣爱好,同学们还有着崇高的情操和奉献精神。来自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新生任李燕在暑期主动报名参与了家乡的疫情防护志愿服务工作。“能在社会需要的时候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卡口测温、查验两码、协助核酸样本采集,她的积极行动得到了所在社区的高度评价和感谢。任李燕希望自己今后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来能为国家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独立自主

跨越了近5000公里,来自新疆阿图什市的新生杨丽背上沉甸甸的行囊,拒绝了家人的护送,独自一人登上了飞机,从祖国最西边来到了祖国最东边。“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是有点想家,但下了飞机,从机场到学校再到宿舍,一路都有学长学姐帮助,瞬间被学校的温暖感动到。”

“为什么会选择报考南通大学?”杨丽的回答跟许多人都不一样。“我第一次了解江苏,还是因为我的高中地理老师从江苏来援疆。他给我们分享了许多江苏的风土人情,这让我十分向往。”填志愿时,她综合了地域、师资、校史等因素,最终选择了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希望以后也能成为一名地理老师,回到家乡将大千世界讲给学生听。

在新生中,还有273位少数民族的面孔,其中文学院新闻学专业新生玉叫坎是布朗族、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新生石昆珊是毛南族,抱着锻炼自己独立能力和体验不同地区的生活的想法,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南通大学。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玉叫坎说她会跟同学们分享家乡的风俗人情,虽然无法和家人一起庆祝桑巴节,但是如果能够在大学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过节也是一种幸福。来自贵州的石昆珊将带来的家乡特产糯米糍粑与同学一起分享,并向他们展示精美的民族刺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我们来自天南海北,但通大以后就是我们共同的家!”成长在新时代,他们更愿意用开放、独立、自信来证明自己。虽然刚步入大学校园,但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信心十足。

他们在通大收获“缘分”

“我和我的父母成为校友了!”这一声兴奋的呼唤,来自医学院的新生潘玥。她的父母是1997届原南通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两人在大学时还是同班同学。从小就在医学氛围中长大的潘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南通大学医学专业,最终被口腔专业录取。

“医者能够利用自己的学识消解患者的病痛、拯救垂危的生命,所以它是一种很崇高的职业!”能和父母成为校友,潘玥充满了骄傲。“我最向往大学里的图书馆,大学五年,我一定要把自己‘沉’在书海里,多学知识。”面对新的生活,她踌躇满志,希望能追随父母的脚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除了与父母成为校友,还有高中的时候就是同班同学。他们是交通设备专业的新生朱建国和朱柳治,高考分数相同的他们更是一同填报了南通大学交通设备专业。“我们在高中时就一起学习玩耍,相互鼓励,特别是高考分数出来时,其他同学都说我们是‘双胞胎’。” 这对“双胞胎”相约在大学里也一起备战四六级,一起考研,争取再次成为同学。

特殊的身高也可以成就特殊的缘分。在此次医学院报到的新生中,有着这样一个人均身高190cm以上的“巨人宿舍”,他们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刘铖、临床专业的保天成和临床定向专业的张书恒,一直被身高所困扰的“巨人们”,得知学校专门为他们定制了床铺,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表示要认真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争做学习上的“巨人”。

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句句懵懂的询问,一份份感谢的心意,来自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们,将在这里度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这个逐梦的舞台上,他们将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朝着目标走去,通大将会见证他们的蜕变。

(校报记者 范苏  校报学生记者 陈乐延 陈卓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