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30余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科技成果服务企业8686家,每年的横向科研项目由124项增至1023项,项目经费从三千万增至2.7亿,授权发明专利达到2165件……十年来,我校服务地方工作成效显著。这一系列数据正是学校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落实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的生动写照。“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薪火相传的服务地方理念正在传承创新中不断焕发出新生机。
优化健全体制机制 按下发展“快捷键”
服务社会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理应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提升人才、学科、研究创新能力的推动力。早在创校之初,先校长张謇勇于开拓、敢为人先,非常重视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雏形。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融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真正彰显出一所地方大学的价值。
“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的角色定位从支持服务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元素和人才集聚地,我校在原三校合并办学之初,就在江苏省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服务地方办公室。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2014年学校进行机构调整整合,成立服务地方工作处,进一步整合服务地方资源,统筹协调各部门、学院的服务地方工作。2019年,服务地方工作处与部省共建办公室、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合署,不断健全服务地方工作网络,提高服务地方工作的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制度先行。学校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体制,构建起“学院分管领导—学院联络员—科技挂职人员—兼职技术经纪人”为主线的工作体系。学校先后出台了《南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南通大学横向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南通大学专利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了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的成果转移转化落地政策和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政策导向作用。为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为地方服务的积极性,学校根据不同学科的特殊性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在岗位聘任、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目标管理等工作中,逐步将服务地方工作列入重要考核内容。
扎根南通,辐射长三角。十年来,我校与南通地区所有县市、开发区建立较为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并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无锡、徐州、苏州、连云港等地,与各地重点企业建立起校企联盟422个、产学研基地486个,128名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在相关企业挂职。校企联盟、产学研基地、科技挂职等措施的有效实施,推动了科技人员主动服务企业,并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联合研发、平台建设、成果申报、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务转变,成效日益显著。近年来,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15项。在学校获得的省部级以上及行业科学技术奖中,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成果占到80%以上。
着力搭建服务平台 下好合作“先手棋”
在百十年办学历程中,我校长期以来坚持走大学与地方交融互通之路,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学校着力打造一批能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各类平台,构建了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服务地方工作处、国家大学科技园、资产管理经营公司“五位一体”的技术转移体系,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让及许可、横向科研管理、创业孵化管理、作价投资管理”的专业化工作链,实现了学校技术转移工作高效联动,将象牙塔顶端的科研成果,播撒到最需要的土壤中,有效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作为首批立项建设的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之一,我校技术转移中心于2014年被批准为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跻身国家级平台。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我校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施行“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新型技术转移机构运行机制,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立技术转移分中心20个,共组织技术交易活动超1000场次,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超10亿元,带动企业新增产值近500亿元。技术转移中心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中小企业“服务之星”等荣誉,并连续五年获评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
为了给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营造良好的“土壤”,作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我校大学科技园构建起“企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人才培养”的“四维一体”创新培育体系,建立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双创导师队伍,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项目筛选、培育、孵化等工作,加速高校优势资源与社会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十年来,科技园成功孵化企业411家,累计毕业企业93家、上市企业2家,获得各类政府扶持资金1.1亿元。园区先后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省级互联网众创园、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平台称号,并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考核。
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2020年,我校聚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南通市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需求,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深入推进学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建设,实现对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的综合管理。聚焦纺织等优势应用性学科,学校加速创新资源与南通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求深度结合,与崇川区政府、苏锡通园区等共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打造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圈。去年,我校作为江苏省专利转化项目承担单位入选第一批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单位,成功促成南通市第一件专利开放许可。两年多来,我校知识产权工作正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学校以第一申请人共申请发明专利4661件,授权发明专利2165件,专利成果在企业直接转化应用634件,获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3项,并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积极拓展服务面向 打好共赢“主动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给通大人的创新服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平台智库建设,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才优势,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在地方公共政策决策咨询、张謇研究、范氏诗文研究、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廉政文化研究等方面开展扎实工作,人文社科研究的社会贡献度不断提升。
作为江苏省唯一一家省会城市之外省重点高端智库,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以“对接国家战略 服务江苏发展”为宗旨,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凝练有8 大研究方向,与中央媒体、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部门、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国外科研机构紧密协作,协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并与光明日报社、国家高端智库上海社科院等单位联合主办6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获批省重点培育智库以来,智库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或活动45项,其中完成省部级以上部门直接交办课题27项,出版发表高水平著作10部,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内部刊物发表决策咨询报告刊发62篇,获得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主要领导的批示以及国家部委的高度肯定,主要观点被工信部、省发改委等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应用10余次,相关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江苏优秀理论成果奖4项、江苏发展研究奖3项。
为彰显通大特色,学校深度挖掘历史资源,整合校内、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张謇研究力量,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持张謇研究院的布局和建设工作。以培育特色为重点,学校全职引进多位权威专家,相继成立了海洋文化资源研究院、对外开放研究院、上海都市圈研究院,打造新文科增长极和特色品牌链,全面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度和显示度,在江苏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出通大强音、提供通大方案、做出通大贡献。
与此同时,学校不断加深与国家行业部门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部省共建桥梁纽带作用,主动顺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构建交通行业信息化技术科技创新平台、航海医学主干学科平台、交通纤维增强材料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平台、新一代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科技创新平台、物流工程与管理实训平台,在交通专用短程通信芯片的设计制造、道路状况监测与交通事故防范系统、大型桥梁主动防撞系统、交通指挥应急通信系统等方面扎实开展研究,推进省部共建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行业能力。建成国内高校首个饱和潜水模拟系统,成功承办两期交通运输部部机关处级领导干部调训班,通大效应在一次次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彰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是深埋在所有通大人血脉中的精神图腾。建言献策有高度、产学合作有深度、技术支撑有力度、智力支持有温度。学校将继续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服务中求发展,在服务中增效益,在服务中拓空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新时代诠释出“用必适于地”的精髓。
(校报记者 范苏)
我校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